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局限于上腹部的腹痛,可归纳为局限性、缓慢性和节律性。胃溃疡的局限性疼痛多位于剑下正中或偏左;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疼痛多在餐后1/2~2小时发作,经1~2小时胃排空后缓解,其规律是进食→疼痛→缓解。当溃疡较深,特别是穿孔性者,疼痛可涉及背部。本病呈周期性发作,与季节有关,秋末冬初最多,春季次之,夏季少见。

  • 标签: 胃溃疡症状病因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癔症状态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6例癔症状态患者,平均年龄28岁,针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我院精心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完整的身心护理,可使癔症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癔症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的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 标签: 孕期 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昏厥为突发症状的病例,以便于后期的治疗。方法采集我院2008年4月—209年6月收治的140例以昏厥为突发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140例中,心源物昏厥的患者有21例,反射性昏厥的患者有40例,排尿行昏厥的患者有24例,脑源性昏厥的患者有18例,运动性昏厥患者有15例,其它原因引起的昏厥有22例。结论昏厥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一过性的意识丧失而昏倒。造成昏厥的原因有心源物昏厥、反射性昏厥、排尿性昏厥、脑源性昏厥、运动性昏厥其他原因类昏厥。

  • 标签: 昏厥 突发症状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与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的各自临床特征,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患者20例作为焦虑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20例作为抑郁组。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抑郁和焦虑评估,并对两组间的HAMD和HAMA评分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的Spearson相关系数r=0.677(P<0.001);焦虑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的Spearson相关系数r=0.568(P<0.001)。结论HAMD总评分对于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与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典型症状的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无典型症状脑干梗死患者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50例无典型症状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分析。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以头晕或眩晕和头痛为主,二者达到66%;对50例无典型症状脑干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诊断脑干梗死方面MRI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CT的阳性检出率仅为38%,明显低于MRI,卡方值为41.3603,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无典型症状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以头晕或眩晕和头痛为主,MRI检查阳性检出率优于CT检查,患者应尽早进行MRI检查明确诊断。

  • 标签: 脑干梗死 典型症状 MRI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作为基层医院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及后期并发症。方法总结2015年我科诊治8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史,临床特点,检验结果,随访1~3月,了解有无后期并发症。结果发现近年手足口病婴儿病例增多,皮疹形态多样化,脱甲现象增多,体温持续39.0℃以上,呕吐,肢体抖动,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升高,手足心疱疹少,出疹晚,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后期并发症 重症
  • 简介:摘要如何保障肾病护理与治疗的高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议题,对深受肾病折磨的患者和家庭尤为重要。因此,肾病护理的研究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卫生事业目标的实现。笔者在文中分析了目前肾病常常出现的症状,就护理应该采取的针对措施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实现的策略。

  • 标签: 肾病 护理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片对骨折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选择30例骨折患者,所有病例均作石膏固定。在此治疗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丹参治疗组15例,予口服丹参片,服用2周,对照组15例,不使用口服药物。患者骨折后一周随访疼痛情况,骨折后两周随访观察肿胀及瘀斑情况。疼痛,肿胀,瘀斑按量表予分级。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丹参片对于骨折病人疼痛改善不明显(P>0.05)。丹参片可改善骨折患者局部肿胀,但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瘀斑症状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片可较明显改善骨折病人的瘀斑症状

  • 标签: 丹参 骨折 症状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症状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饮食护理、日常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患者的症状、心理和情绪变化情况予以症状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治疗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运用症状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显效7人,治疗后康复总有效率为92.8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康复效果,观察组运用症状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患者及家人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人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症状护理运用于急诊护理中,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治疗后康复情况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症状护理 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可防可控的动物疫病,不仅临床能够识别,实验室能够确诊,而且有专用疫苗能够预防。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对患羊进行果断处置,就能控制或扑灭小反刍兽疫疫情。

  • 标签: 小反刍兽疫 疫苗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症状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类型,病情及转归。方法对32例无症状高血压脑卒中(观察组)与同期43例有高血压及治疗史5年以上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发病类型无区别;观察组病情重,转归(无变化,恶化及死亡合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症状高血压易被患者及非专科医师忽视,不能及时发现和防治,使其脑血管、心脏及肾脏等靶器官长期受损害,脑卒中后病情多较重,转归不良。应通过人群普查,及时发现无症状高血压,积极进行防治,以减少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小儿症状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5例小儿症状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儿症状性癫痫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脑发育异常、围产期损伤等是导致这种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6%。结论脑发育不良以及围产期损伤是诱发小儿症状性癫痫最常见的病因,由于在症状性癫痫在发病初期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往往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可以实现对小儿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控制甚至痊愈。

  • 标签: 小儿症状性癫痫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与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25例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组)和25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患者(抑郁症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抑郁和焦虑进行评价,并且对两组患者的进行关联性的分析。结果焦虑症组和对照组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与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应采用HAMD量表进行评分,两组的区别对于临床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 临床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发展,加之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及饮食方式出现较大的改变,患上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老年糖尿病(DM)是21世纪的大众重点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2001年我国31省区经过大范围的抽样调查研究后数据显示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机率为6.8%,直到2008年我国14省年龄>60岁的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机率为已经涨到20.4%,数据显示糖尿病症已经是导致老年人病死、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不断提高对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及时管理,有助于延长他们的生命期限,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DM 临床症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产儿症状性贫血及输血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治的38例症状性贫血早产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输血后患儿的Hb、HCT以及RBC均高于输血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5例患儿输血后心率稳定,呼吸平稳,体重正常增长,未出现喂养困难等情况。结论输血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贫血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腹部不适症状与HP根除治疗关系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以来我院收治的64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应用14c-UBT尿素呼气HP检测实验实施研究、分析。结果HP阳性患者经过HP根除治疗后,症状在6个月内明显缓解;仅采取对症治疗的患者多数在不足6个月中不适症状又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症状缓解与是否采取HP根治治疗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多有胃脘疼痛、反酸、上腹烧灼感、嗳气、口腔异味等症状,而且患者上腹不适症状与HP根除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上腹部 不适症状 HP根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