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现况调查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睡眠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评分;两组护理后睡眠状况调查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睡眠状况调查表情况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病伴眠障碍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可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注射用血栓通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院2013—2018不良反应数据库,对检索到的33例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及附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过敏样反应为主。结论血栓通注射液不良反应易发生,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反应,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注射用血栓通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病案作为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也被作为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病案利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了医疗纠纷与法律案件、医院经营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临床医教研、医疗政策的制定调整、监督与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病案、统计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

  • 标签: 医院管理 病案统计 作用价值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学分析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42例,统计学分析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过敏反应23.24%,特异性反应33.80%,毒性反应11.97%,二重感染30.99%;患者自身因素27.46%,药物自身因素47.18%,其他25.35%;静脉滴注76.76%,口服14.08%,外用1.41%,其他7.75%。结论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因素较多,应加强用药管理,合理用药,预防不良反应。

  • 标签: 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武威市凉州区3~6岁儿童的乳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卫生部门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院抽签选取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幼儿园3~6岁622名儿童,男性315名,女性307名。对其乳牙龋齿患病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主要检查3~6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3~6岁儿童不同牙列以及牙位患龋等情况,随后进行记录且存档,同时采取统计学科学处理。结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儿童乳牙龋病率不断提高,3岁儿童的儿童乳牙龋病率仅为43.20%,而6岁儿童的儿乳牙龋病率高达为50.48%,上下颌右侧V患龋率最高,为34.57%,Ⅲ患龋率最低,为8.04%,上下颌左侧V患龋率最高,为34.24%,Ⅱ患龋率最低,为3.22%。结论武威市凉州区儿童乳牙患龋率还是明显偏高。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传。还必须采取措施让患儿及时得到充填治疗,提高乳牙患龋充填率,以避免乳牙龋对儿童继替恒牙和恒牙列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 标签: 3~6岁 儿童 乳牙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临床上报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至2017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该统计时间内共计有20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上报,通过对不同亚组的分析,该医疗机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特点为男性女性=1.04951,男性和女性比率接近;其中50~70岁发生不良反应率最高,达32.37%;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发生率最高,有92例,占44.44%,其中以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最为多见;损伤的器官及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比例最大,占57.97%;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以已知一般不良反应较多,占63.77%;呈报不良反应的科室中,临床药学室最多,占17.87%。结论该医疗机构药物不良反应男性和女性发生情况基本一致,对年龄情况分析可知儿童和老人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相对于其他药物来说发生率最高;发生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最多是皮肤及其附件;已知的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也就是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呈报的科室中相对就是血液肿瘤科较多。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口腔相关情况,为提高小学生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7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小学生口腔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选取虹桥社区1所小学一年级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该学校一年级学生178人,问卷回收率100%;小学生每天做到刷牙2次者达90.45%,但使用含氟牙膏者仅63.48%,每天进食2次及以上甜食者占24.72%,过去12个月内发生牙痛者占45.51%,虽然家长文化程度及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小学生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不够。结论在加强对小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的同时,尤其应重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因为家长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 标签: 小学生 家长 口腔健康行为 口腔健康知识 关注程度 知晓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延续护理现状调查及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406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一般资料、延续护理内容、延续护理形式、延续护理时限及频次等内容,了解基层医院延续护理需求及解决对策。结果79.06%的患者需要延续护理,57.64%的患者希望得到药物知识的指导,93.10%的患者希望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情况。结论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对延续护理需求较高,应组建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需求采取针对性延续护理,真正深入到社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基层医院 延续护理 现状 建议
  • 简介:摘要失眠是由于入睡困难或睡眠持续障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不能满足个人生理需求,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失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身体及精神疾患。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失眠不仅是众多意外事故的促发因素,也是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促发因素,同时还是精神障碍的早期临床表现。失眠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关研究提示,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失眠患病率较高。为了解本辖区内该人群失眠情况,我们于2017年5月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标签: 失眠 睡眠障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明确眩晕患者的疾病谱系分别,回顾性分析眩晕患者的病因学诊断,以明确眩晕为主诉的患者的疾病的分布情况,误诊、漏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以来住院诊断为眩晕综合征的患者351例,根据最新疾病诊断标准重新完善病史、分析病史资料,将患者病情根据诊断标准重新进行病因诊断。结果根据诊断标准,诊断为良性复发性眩晕(benignrecurrentvertigoBRV)124例,良性阵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86例,前庭性偏头痛(VM)67例,梅尼埃病(Meniere)26例,前庭神经元炎(VN)22例,后循环缺血(SI)14例,无法归类的眩晕12例。其中为良性复发性眩晕(BRV)误诊为良性阵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68例。良性复发性眩晕误诊率2.7%,漏诊率72.8%,而良性阵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误诊率4.05%,漏诊率17.4%,前庭性偏头痛(VM)误诊率0.6%,漏诊率52.2%、梅尼埃病(Meniere)误诊率11.5%,漏诊率34.6%,前庭神经元炎(VN)误诊率5%,漏诊率36.4%,后循环缺血(SI)误诊率34.9%,漏诊率12.5%。结论在眩晕的诊治中后循环缺血(SI)误诊率最高,而前庭性偏头痛(VM)、良性复发性眩晕(BRV)、梅尼埃病(Meniere)漏诊率高,提示我们在诊断眩晕的患者过程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熟悉诊断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诊断,降低误诊率,漏诊率,正确诊断和治疗眩晕患者。

  • 标签: 眩晕 梅尼埃病 前庭神经 偏头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现行临床医学教育中虚拟仿真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方法对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50名负责当地院校或者医院规范化医师培训工作的医学教育管理者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开展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医院目前在临床医学教育缺乏虚拟仿真教学形式,但绝大多数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认为虚拟仿真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具有其明显优势,将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现代化趋势,在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目前开展具有局限性,应在现行条件下,大力开展虚拟仿教学,丰富我们的医学教育手段,提升医学教育质量。

  • 标签: 医学教育 虚拟仿真教学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85例门诊、急诊、住院患者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2015年度上报的85例不良反应报告,对ADR发生类型、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给药途径及发生ADR药品种类、抗菌药物所发生ADR构成比、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较多的是已知、一般的ADR69例占81.18%,极少数发生严重的ADR;85例患者中男性32例占总人数37.65%,女性53例占总人数62.35%;静脉滴注73例(85.9%),口服12例(14.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有57例,占全部ADR67.1%;85例ADR相关分析数据里,排名第一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48.24%),其次为胃肠系统,神经系统、全身性损害及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结论医院应做好ADR的监测及宣传培训工作,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临床药师和医护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高度重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胃肠镜中心基本设施和胃肠镜清洗消毒质量情况,以发现问题,提高胃肠镜消毒水平。方法2016年1月1日—2017年11年30日,采用调查表法进行现场调查,采用滤膜法和平皿倾注法检测消毒胃肠镜,共抽查49支胃、肠镜。结果胃肠镜消毒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我院胃肠镜消毒合格100%,灭菌59.2%,但质量控制方面尚有待改进之处。

  • 标签: 胃肠镜 消毒质量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腹痛患者在预检分诊的情况提出高效的预检分诊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500例急性腹痛患者询问病史并掌握问诊技巧,测量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结合实验室检查,运用视、触、叩和听对患者进行基本的体征检测。结果大部分的病患都能得到有效治疗,控制稳定病情。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可以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患者腹痛的原因,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因此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腹痛 预检分诊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孕妇产前采用血清筛查对三体综合征等指标的筛查效果与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9339例妊娠期孕妇,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正常妊娠期孕妇,其中2015年妊娠期孕妇例数为1018例,2016年妊娠期孕妇例数为3137例,2017年妊娠期孕妇例数为5184例,通过对妊娠期孕妇应用血清筛查判断其各项指标的异常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结果结果显示,21-三体40例,羊水穿刺诊断符合34例,18-三体15例、羊水穿刺诊断符合10例,13-三体11例,羊水穿刺诊断符合3例、引产3例,性染色体59例,羊水穿刺诊断符合18例,5号、8号染色体异常1例。2015、2016与2017年唐氏高危分别为269.525与754例,神经管缺陷高危分别为0、10、22例。18-三体高危分别为71、49与163例。结论针对妊娠期孕妇在产前需要采用无创血清筛查,明确妊娠期孕妇的唐氏综合征、染色体异常等情况,及早制定应对措施,对于提高妊娠结局至关重要,值得在产前进行应用。

  • 标签: 妊娠期孕妇 产前诊断 无创诊断 效果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导我院合理使用麻醉药品,保障我院麻醉药品科学管理,使用合理,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统计我院2017年12月份麻醉药品门诊处方527张,参考麻醉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处方一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正常使用的麻醉药品8种品规,共527张处方,其中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使用率为45.3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使用率为24.29%,盐酸吗啡片(10mg)使用率18.41%,其余使用量均小于10%,处方书写合格率为98.29%。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处方基本合格,但仍有书写不规范现象,医院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减少麻醉药品处方不规范现象,合理规范使用麻醉药品。

  • 标签: 麻醉药品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维西县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和现有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维西县201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1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维西县居民粗死亡率794.71\十万,标化死亡率为749.49|十万,男性人口死亡率为1013.62/10万(标化率为1018.85/10万),女性人口死亡率为563.98/10万(标化率为486.36/10万)男性死亡高于女性(χ2=96.54,P<0.05)男女性别死亡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801前五位死因顺位依次为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前五位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11%。结论维西县居民以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为主要死因。维西县全死因各年龄段的死亡率有0~1岁组和75岁组两个高峰,除1~35岁出现一个死亡低峰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死亡专率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75岁以上达高峰,且男性各年龄段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 标签: 高原 死因 死因顺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天疱疮患者的身心状态,同时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天疱疮患者30例实施研究,对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同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天疱疮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明显的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般情况下,天疱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对其治疗效果和预后都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天疱疮 心身状态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