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采取切除切除数目低于3段,其余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的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采取切除术患者功能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肺部手术,进行切除术对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 标签: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完全胸腔镜 肺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切除术是肺部良恶性肿瘤占位性病变,肺脓肿、肺结核等肺部感染性病变和部分肺部先天性病变的常用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开胸术切口大,手术创伤重,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病情变化快,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有高质量围手术期护理的保证。

  • 标签: 肺切除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全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77%,死亡率为3.33%,并发症发生率为8.33%。结论全切除术应用于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手术治疗 全肺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32例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本组32例均完成胸腔镜手术,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均顺利出院。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正确的仪器使用,操作细节的创新能有效减少手术耗时,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下大泡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120例行胸腔镜下大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患者术前护理访视、术中护理干预等相关手术配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部1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均未出现医疗事故以及护理事故,术中护理工作配合默契,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结论手术护士必须积极及时学习新的手术知识,熟练、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围手术期工作中做到认真完善术前准备,通过术中熟练配合,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 标签: 肺大泡切除 胸腔镜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康复训练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于本院行肺叶切除术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均给予本科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加用围术期康复训练,采用功能仪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检测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第1s用力呼气量(FEVl)及FEVl/FVC。结果两组术前的FVC、MVV、FEVl及FEVl/FV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的1个月的FEVl及FEVl/FVC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康复训练可提高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功能,可在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中推广。

  • 标签: 围术期 肺康复训练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支气管胸膜瘘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交通而形成的瘘管,是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合并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闭合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因素有关,如长期大量吸烟、结核性脓胸、肺脓肿、大叶性肺炎和术后感染、低蛋白血症等。因其病程长,治疗比较棘手,所以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尤为重要。

  • 标签: 肺切除术后 支气管胸膜瘘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全切除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从而制定个体化的静脉输液护理对策,最大程度的发挥治疗方案的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分析我院2010-2014年来出现的22例全切除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52岁(31~75岁)。原发性肺癌20例(90%),肺部良性疾病2例(10%)。本组左全切除16例(73%),右全切除6例(27%)。全切除原因分别为为达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13例),术中损伤肺门大血管被迫行全切除(1例),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且无法明确出血部位需急诊手术(1例)。术中探及胸膜腔广泛粘连3例,行扩大性切除者17例(17%),平均手术时间3h(1~6h)。术后平均输入总输液量1500ml(500~2500ml)。22例全切除患者中外周静脉通道19例,中心静脉通道3例,输液滴速均控制在20-40滴分钟。22例患者中发生急性肺水肿2例,发生静脉炎1例,经积极处理好转,全部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输液反应多数是可控制的,严格控制晶体液入量(约25ml·kg·d),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 全肺切除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患者因77岁高龄患肺癌行左切除术,根据患者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高龄肺癌 左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气胸患者进行胸腔镜大疱切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诊的76例气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人。观察组使用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气胸,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气胸,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率为57.89%,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中显效率为42.11%,总有效率为73.68%,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复张性肺水肿1例,对照组术后复张性肺水肿3例,术后持续漏气7例。结论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气胸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
  • 简介:摘要目前对胸腔镜大泡切除手术的护理,主要利用双侧用气管插管、单侧通气使全身麻醉方式,进行胸腔镜大泡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后回护理室吸氧、血氧的饱和程度以及心电的示波检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保障胸腔导流管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35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一般在7天左右,手术结束后1至3天,拔掉胸腔导流管无相应并发症出现。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促使胸腔镜大泡切除术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肺切除 监护室护理 胸腔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全切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2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95%VS80%)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10%VS2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化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保证患者术后康复质量,护理效果突出,值得临床肯定。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全肺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肺癌患者共9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切除组行胸腔镜下切除术。肺叶切除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切除组术后的FVC与FEV1,高于肺叶切除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下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均具有安全有效性,相比之下,胸腔镜下切除术更能够保护患者的功能。

  • 标签: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胸腔镜下行袖状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术后的护理。方法我科在胸腔镜下对3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期间的相关指标,采用VAS评分评定术后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时间、胸管拔除时间、尿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下行袖状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变了人们对肺癌复杂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让更多患者愿意接受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 肺袖状切除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系统有效护理干预对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疗效观察,以便为今后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先进护理理念。方法本次切除围手术期研究对象均选自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切除患者76例,将7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不良反应干预、心理干预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6.85%,术后并发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切除围手术期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系统护理干预后能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切除围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全切除后的肺癌患者经临床护理干预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取8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全切除术治疗,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区别性护理方案,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参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围术期对全切除的肺癌患者实施肺癌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方面并发症的有效护理,并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以及合理的饮食指导,有利于手术效果的保持以及患者的良好恢复,对于预防和控制术后患者呼吸、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全肺切除术 肺癌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胸腔镜下大泡切除术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大泡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管道护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在综合护理下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手术时间平均(61.2±1.5)min;住院时间平均(6.5±1.1)天;出血量平均(71.5±1.9)ml;术后疼痛评分(2.2±0.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91.2±1.3)分。结论综合护理在胸腔镜下大泡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在直径小于2cm周围型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与胸腔镜切除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直径小于2cm的周围型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肺叶切除组20例和切除组36例。分别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全胸腔镜切除术整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期间的各项指标情况,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功能情况、2年复发转移率。结果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1.28±18.93min,明显长于肺叶切除组的(72.09±8.11min),但切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7.39±0.73d,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的(9.59±1.0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46.69±18.65ml,肺叶切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52.87±19.06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FEV1、FCV比较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FEV1、FCV较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切除组患者FEV1、FCV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2年内均无患者死亡,切除组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为5.56%,肺叶切除组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为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脑转移1例,肺叶切除组无转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2cm的早期肺癌,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者功能,全胸腔镜解剖性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能更适用于一些功能较差、耐受性较低的老年病患。

  • 标签: 胸腔镜检查 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对肺癌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肺癌患者100例,均实行全切除手术。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实行全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肺癌 全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入住我科行胸腔镜下大疱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各项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