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COPD)短期康复治疗与长期康复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只接受短期康复锻炼(8—12周),观察组在完成短期康复锻炼后,重新评估病情,制定长期康复计划,长期坚持康复锻炼。各组观察锻炼前及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FEV1占预计值%、6分钟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评分(Borg指数)、生存质量评分(SGRQ评分)、年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短期康复训练,FEV1占预计值%升高、6MWT升高、SGRQ分值、Borg指数均降低;在干预12个月时,观察组在6MWT、SGRQ分值、Borg指数、年急性加重次数等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可提高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长期康复治疗优于短期康复治疗。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生活质量 短期康复治疗 长期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部分肺癌患者可出现一些少见的非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主要出现在胸部以外的脏器,不是肿瘤直接作用或转移引起的,而是肺癌细胞产生某些特殊激素、抗原或代谢产物引起的,称为肺癌的外表现,又称为肺癌的副肿瘤综合征,10%-20%的肺癌患者会发生副肿瘤综合征1,小细胞肺癌最多见。

  • 标签: 副肿瘤综合征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波生坦对间质纤维化(PIF)大鼠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F组)和治疗组(T组),n=8;予博来霉素建立PIF模型;T组于第2天始予波生坦(100mg/kg.d)灌胃治疗,C、F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4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光镜下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1.C组、F组、T组血浆ET-1分别为0.11±0.04、0.41±0.13、0.27±0.04(ng/m1);2.F组比较于C组明显升高,(P<0.05),波生坦治疗的T组较F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血管病理C组大鼠血管内皮完整,基底膜线状连续;模型F组血管外肺泡充填大量炎性细胞,多处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内膜结构不清甚至断裂,管壁明显增厚,部分闭塞;治疗T组较F组血管内皮相对完整,血管平滑肌增殖及管腔狭窄明显减轻。结论波生坦可以通过拮抗并降低ET-1水平,减少血管损伤,延缓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 标签: 波生坦 肺间质纤维化 肺血管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石棉的临床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月~2013年12日收治的石棉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石棉I期10例,Ⅱ期14例,Ⅲ期6例。提高患者机体抗病力,纠正心肺功能衰竭,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结论一经诊断,即应调离粉尘作业,根据劳动能力安排合适工作。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或其他方法用于石棉的治疗,主要是预防和控制并发呼吸道感染。

  • 标签: 石棉肺 诊断 X线诊断 肺功能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如何实施正确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进行干预指导旨在为社区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如何进行的功能康复锻炼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人 肺康复锻炼 社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康复训练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于本院行肺叶切除术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均给予本科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加用围术期康复训练,采用功能仪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检测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第1s用力呼气量(FEVl)及FEVl/FVC。结果两组术前的FVC、MVV、FEVl及FEVl/FV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的1个月的FEVl及FEVl/FVC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康复训练可提高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功能,可在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中推广。

  • 标签: 围术期 肺康复训练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慢阻疾病患者功能检查中的运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科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0岁至72岁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基础上加用PDCA循环理论质量体系进行。结果观察组患者掌握呼吸方法的熟练程度,检查所用时间,通气功能完成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疾病患者功能检查中运用PDCA循环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实用性。

  • 标签: PDCA 循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检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节病的HRCT表现,以提高结节病的诊断率。方法通过对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27例病理证实的结节病的HR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多发结节9例,门淋巴结肿大1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内纤维化病灶者4例,胸膜增厚1例,胸水2例。结论HRCT可清晰观察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及其内细小病变,大大提高了结节病的诊断率。

  • 标签: 肺部 肺结节病 HR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灌注SPECT检查的方法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100例核素灌注SPECT检查的流程、注射技巧、显像方法、注意事项,探讨。结果与讨论灌注SPECT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的重要医疗设备,由于其示踪剂是放射性核素,所以在护理要求方面与一般临床护理有所不同。

  • 标签: SPECT 肺灌注 核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检查患者配合困难的原因。方法对162例功能检查配合困难患者进行心理测试问卷调查,并统计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诊断、检查前心理状态。结果162例功能检查配合困难患者中,男性60例(37%),女性102例(63%)。年龄段青年30例(18.6%),中年90例(71.4%),老年42例(33.3%)。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者10例(6.2%),中学者30例(18.5%),小学及以下者122例(75.3%)。心理状态紧张型70例(43.2%),焦虑型52例(32.1%),恐惧型40例(24.7%)。结论功能检查是一项需要配合的检查,配合困难患者以女性多见,文化程度低者多见,且多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 标签: 肺功能检查 配合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栓栓塞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9例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29例血栓栓塞患者中,有显著效果的21例,好转8例。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血栓栓塞患者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孕中晚期胎儿隔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孕中晚期胎儿行系统性畸形筛查,常规观察双侧肺部回声,有无异常病灶及病灶特征,并用CDFI显示病灶血供来源及内部血流情况,并追踪随访。结果对产前超声诊断的11例胎儿隔离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诊临床结果,产前诊断的11例隔离,9例产后病理或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隔离,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8%(9/11),误诊2例(1例为囊腺瘤,1例为膈疝)。典型声像图特征胎儿胸腔内或腹腔内强回声或稍强回声团块,呈三角形或叶状,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供血动脉来自体循环动脉或其分支。结论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隔离畸形较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胎儿 隔离肺 超声诊断 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3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40例,有显著疗效3例。结论结合相应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 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通气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全麻组(GA组,n=13)、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组,n=13)。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双通气15min、单通气15、30、60min时测定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血气,并计算出分流率。结果单通气时,PaO2较双通气时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Qs/Qt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随着单通气时间的延长,分流率有下降趋势。结论全麻复合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较不会影响患者单通气期间的氧合与内分流。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老年患者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