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技术、高难度的特点。医院风险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其原因又呈现出多样化,其结果也具有相当的严重性。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医院的风险监测机制,将医院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提高医疗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医院 医院风险 医院风险监测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药物具有两重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能产生不良反应,给机体带来损害。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全球死亡的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与普遍性已不容忽视。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完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利于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保护患者健康。

  • 标签: 药学 不良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50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胎儿脐血流S/D值和胎心率进行测定,并对分娩后羊水情况、脐带绕颈率、胎儿窘迫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D组产妇发生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胎儿窘迫等的几率都明显高于A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剖宫产发生的几率显著高于C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剖宫产的发生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脐血流监测以及胎心监护监测,可增强对宫内胎儿状况的了解和评估,降低剖宫产、胎儿窘迫和围生儿死亡的几率,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胎儿脐血流 高危妊娠 胎心监护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梅毒母婴阻断监测现状,发现我市在梅毒母婴阻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阻断梅毒的母婴传播。方法对2011~2014年苏州市孕产妇梅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苏州市孕产妇梅毒感染率为0.11%,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病率2.45/10万,均处于较低水平;孕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上者梅毒感染率最高,为0.21%;本地户籍孕产妇孕期确诊率较外地户籍者高,规范治疗率及新生儿预防性治疗率本外地差异不显著;孕产期梅毒中隐性梅毒占99.05%;妊娠合并梅毒的围产儿死亡率约为非感染者的10倍。结论我市孕产妇梅毒感染率较低,但在梅毒的母婴阻断工作中还存在不足,应加强婚前、孕前及孕期宣教,提高早孕建卡率及孕期规范检查率,对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培训,加强部门合作,提高认识,掌握母婴阻断的方法,规范孕期保健服务,对高危人群提早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随访,阻断梅毒的母婴传播,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先天梅毒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梅毒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50例病人(月经周期28~40天,查体子宫形态正常,排除输卵管及其它生殖病变导致不孕患者)通过阴道彩超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排卵情况给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方法根据月经周期推测排卵期,月经周期正常者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卵泡,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大小、始基卵泡数目、优势卵泡大小、形态、张力、边界及卵丘等情况,从而指导患者性生活及临床用药。结果50例患者单侧正常排卵23例,占总数46%,双侧排卵3例,占总数6%,卵泡黄素化5例,占总数10%,无排卵4例,占总数8%,多囊卵巢5例,占总数10%,合并巧克力囊肿3例,占总数6%,小卵泡排卵6例,占总数12%,卵巢早衰1例,占总数2%。结论阴道彩超监测卵泡直观、准确、无毒、无害无创伤、可重复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不孕 阴道彩超 卵泡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街头献血屋空气细菌菌落培养结果,对空气消毒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完善工作方法。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和细菌培养法收集我站2014年广场街头献血屋消毒后的空气菌落,并计算其菌落总数结果。结果6、10月份有菌群超标的现象。结论街头献血屋空气消毒效果受气候,环境,人员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法,加强管理。

  • 标签: 献血屋 紫外线空气消毒机 紫外线灯管 消毒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夜间睡眠障碍打鼾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临床分析,提高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认识,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方法选取340例因夜间睡眠障碍打鼾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SG)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根据AHI将OSAHS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比较年龄与体重指数(BMI)、AHI与最低血氧饱和度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不同AHI组间BM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随AHI增大而增大,且P<0.05,各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夜间睡眠障碍打鼾患者,提高了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肯定了睡眠呼吸监测在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 标签: 多导睡眠监测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有创血压在临床工作中的效果与护理对策。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准确反映危重患者尤其是休克患者血压的真实变化,正确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监测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份两个阶段来调查某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第一阶段,84例透析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30.95%。经针对性防控措施后进行第二阶段监测,59例透析患者感染10例,感染率11.24%。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共发生36例医院感染,其中19例呼吸道感染,占52.78%,9例血管通道感染,占25.00%,5例泌尿道感染,占13.89%,3例其他部位感染,占8.33%。结论该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常见呼吸道感染和血管通道感染,感染率较高,经针对性防控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科 医院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生理学参数之一。近年来,腹内压监测在ICU危重患者的监护中得到高度重视,可为各类危重患者提供诊断、治疗依据,观察腹部重症及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效果。

  • 标签: 腹内压 腹腔间隙综合征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及时、准确掌握古浪县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方法按《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和《甘肃省碘盐监测方案》对全县居民户的食用盐进行抽样监测。结果10年共监测居民户碘盐2916份,碘盐合格率平均98.58%,由2005年的97.93%上升到2014年的98%,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古浪县碘盐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碘盐食用率平均达到了92.72%,非碘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 标签: 碘盐 监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模拟自然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通过重复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等简单的3个温度循环,能将靶DNA扩增数百万倍,获得极高的检测敏感性。但是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 标签: PCR 污染 扩增 气溶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监测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为未来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把3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监测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并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监测的患者中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检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心病时,动态心电监测比常规心电检查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照射是指为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使病人和受检者接受的放射照射,医疗照射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包括放射诊断、核医学诊断与治疗、介入放射学等多种实践,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成为现代医疗的支柱之一,标志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公众接受的辐射剂量水平逐年增加。因此,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剂量水平倍受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20世纪后期许多国家或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监测。放射线个人剂量计,可以有效测量受检者在各种放射检查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水平。

  • 标签: 医疗照射 放射诊断 辐射剂量 个人剂量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张湾区2012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情况,为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及人口统计方法对2012年心脑血管发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张湾区2012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1375例,发病率为567.38/10万;死亡病例491例,死亡率为202.61/10万。心脑血管疾病总发病率、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大有逐渐上升。讨论张湾区2012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延长期望寿命。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率 死亡率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勉县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方法2014年3月采集8月龄~12岁健康儿童血样,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分析抗体阳性率。结果本次共检测10672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麻疹95.03%、风疹81.67%、腮腺炎78.17%。结论本次调查显示我县12岁一下儿童麻疹人群抗体水平较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抗体水平偏低,开展大年龄组人群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二类疫苗接种十分必要。

  • 标签: 麻疹抗体 风疹抗体 流行性腮腺炎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江苏常州武进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监测结果,为日后的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苏常州武进区2010年-2014年期间的微生物监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5年的数据开展详细的分析,了解该区域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的监测结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从2010年-2014年,江苏常州武进区的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监测,其被检单位总数不断的提升,从2010年的111家上升至2014年的584家;样品数量从2010年的923份上升到2014年的5724份;样品合格数从2010年的798份上升至2014年的5314份,样品合格率从2010年的86.46%上升至92.84%,组间比较差异由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该地区的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不断的提升,当地的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管理工作较为突出。结论江苏常州武进区的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微生物监控工作控制良好,每年的合格率都在上升。今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公共场所的扩大,需进一步加强对微生物的监测工作,提高各方面的安全保障,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出更加优良的条件。

  • 标签: 公共场所 公共用品 微生物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孕酮(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孕4-10周孕妇100例,自孕4周阴道开始少量出血时起至孕10周,每周检测HCG和P浓度,分为正常早孕组、先兆流产组和难免流产组。结果正常早孕组HCG在约8周时达到高峰,P波动18-44ng/ml之间;先兆流产组HCG在孕7周后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难免流产组HCG无峰值出现,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值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结论妊娠早期血清P和HCG浓度变化可以初步预测先兆流产的发生并预测其预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血清孕酮 血清HCG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细菌分离按常规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12年版进行并判断结果。结果5231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1236株,占23.6%(1236/5231),革兰阴性菌2147株,占41.0%(2147/5231)。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分离菌株的第一位。葡萄球菌属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CNS(MRCNS)检出率分别为11.6%和39.5%,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VISA)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菌株。屎肠球菌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位居第1位(占32.1%),肺炎克雷伯菌位居第2位(占17.3%)。厄他培南对革兰阴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是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97%以上,呈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是3.7%和8.3%低于亚胺培南耐药率30.8%,对呋喃妥因、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的耐药率100%,并呈现广泛耐药株。结论微生物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用药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细菌耐药的关键。

  • 标签: 耐药性 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