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高温作业工人早晨空腹血糖浓度探讨高温环境下工作对工人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氧化酶法测定高温作业工人早晨空腹血糖浓度。结果高温作业工人空腹血糖浓度为5.64±0.57mmol/L,非高温作业工人空腹血糖浓度为5.36±0.85mmol/L,高温作业工人空腹血糖浓度高于非高温作业工人,但是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环境对糖尿病的患病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高温作业 空腹血糖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状况,分析其长期住院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7月1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共计396例,其中男患者287例,女患者109例。住院时间≥2年者213例;用自制的调查表对≥2年者精神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性别与住院时间、婚姻状况及住院时间与探视次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要缩短他们的住院时间,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注重精神康复,改善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十分重要。

  • 标签: 精神病人 长期住院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温作业人员的血压、心电图、血脂等心血管系统情况。方法对2009年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检查的某单位职工1413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将其中高温作业人员473例的血压、心电图、血脂等资料与同期体检的该单位非高温作业人员940例的资料进行对照,并比较不同工龄组的心血管系统影响。结果高温作业组的血压增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各异常发生率随工龄增加而增加,血脂异常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温作业工作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 标签: 高温作业 血压 心电图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2.8%(1/36),对照组总发生率22.2%(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4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护理中,不但可显著减少压疮发生,而且可改善其精神状态,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压疮 长期卧床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需要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年前在我院收治确定高血压诊断的患者,并且在这两年内定期复诊共60名患者进行回访。将其分为两组,长期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患者31名称之为依从好组,长期服药依从性较差和长期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共29名称之为依从差组。将两组血压分级诊断情况和长期服药后近期每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压达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近期测量血压,依从好组平均收缩压(131.3±3.4)mmHg,平均舒张压(87.6±3.5)mmHg,依从差组平均收缩压(149.7±3.9)mmHg,平均舒张压(92.6±4.1)mmHg。依从好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依从差组,两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好组血压达标22名患者,血压达标率为70.97%,依从差组血压达标7名患者,血压达标率为24.14%,依从好组血压达标情况优于依从差组,两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服药控制血压的高血压患者,其依从性良好可提高血压达标率,使得患者血压更佳稳定。

  • 标签: 长期服药 高血压 依从性良好 依从性差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是否会对心电图OTc产生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8例,所有患者均需要长期服用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008年和2014年患者的心电图OTc值。结果58例患者在2008年和2014年的心电图OTc值差异不明显,以P>0.05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的心电图OTc值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长期服用 心电图OTc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家庭氧疗(LTDOT)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深圳市8家综合性医院住院的1600例COPD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1600例患者中475例(30.1%)未实施氧疗,1125例(69.9%)实施氧疗;完全达到LTDOT治疗标准的只占22.5%;患者是否氧疗与患者的文化程度(r=0.83,P﹤0.01)、疾病状况(r=0.69,P﹤0.05)、病程(r=0.72,P﹤0.05)呈正相关,而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进行氧疗的主要原因包括害怕对氧疗产生依赖性(71.3%)、病人不了解正规治疗的要求(46.5%)、不了解氧疗的重要性(45.7%);影响每日吸氧时间的因素主要包括未被告知具体如何去做(75.0%)、影响日常活动(62.6%)。结论深圳市COPD患者LTDOT的比例高,这与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可能有关,完全达到LTDOT要求的依从性仍较低,医务人员应加强LTDOT知识宣传教育。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长期家庭氧疗(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LTDOT) 深圳(Shenzhe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促红素后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高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对不同组别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促红素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一个月对患者的动脉血压以及血红蛋白值进行监测分析,同时在治疗一个月后由Hct指标将患者重新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之间的血压情况。结果经过一个月治疗期后,高剂量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经t检验表明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Hct指标分为A、B两组,经分析可发现B组患者的动脉血压明显高于A组,且增长幅度相比较于A组较大,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使用促红素的同时控制△Hct<4%,可以部分避免患者由于促红素的使用而带来的血压增高的现象。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促红素 动脉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期应用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的影响。方法将50例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成研究组(以肝素加尿激酶混合液定期封管),对照组(以纯肝素封管),观察与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kt/v,堵管次数、血流量是否充足,出血等指标。结果规律性尿激酶封管组患者导管血流量、kt/v、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常规肝素封管组。结论规律性尿激酶封管可使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延长,同时可提高患者透析血流量,提高透析效率及充分性。

  • 标签: 规律性尿激酶封管 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80例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至少12个月,X线骨密度仪测量其腰椎L1-L4及双侧股骨颈的骨密度;同时选择8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于骨密度降低的患者,根据相应病情选择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骨密度。结果与健康老人相比,长期应用PPI会使老年患者骨密度降低。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显著升高由于长期使用PPI抑制剂导致的骨密度降低。结论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会使老年患者骨密度降低,可以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防治。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消化性溃疡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尿潴留等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需长期导尿的患者越来越多,但长期导尿易引起尿路感染、尿管滑脱、血尿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如何避免这些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长期留置导尿的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长期留置导尿 并发症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 标签: 长期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plate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和溶媒对照组。每周给药三次,连续给药四周,恢复期四周,观察给药期间大鼠状况。分别于停药期、恢复期各剖杀一半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免疫学等指标检测,称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中、高剂量动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部分指标有显著异常,停药后各指标恢复或有恢复趋势。结论Nplate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但毒性变化具有可逆性,临床使用时需注意毒性靶器官的毒副作用并控制剂量。

  • 标签: Nplate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授权理论健康教育在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110例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剔除后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观察组(授权理论健康教育)49例。记录家属并发症知信行得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知信行分值更高,并发症发生率(3.64%)更低,护理满意率(98.18%)更高。P<0.05。结论授权理论结合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科住院患者家属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授权理论 长期卧床 家属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芪补血颗粒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考察西芪补血颗粒临床拟用量的安全性。方法大鼠给药相当人临床拟用剂量50倍的剂量,通过观察给药后大鼠的一般反应、体重、摄食与饮水、血液学及生化学、脏器重量及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研究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食水量、凝血功能、主要器官的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影响,也未见与药物毒性反应相关的明显中毒靶器官及停药后的毒性延迟反应。结论西芪补血颗粒的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 标签: 西芪补血颗粒 长期毒性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换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对两种换管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泰兴市人民医院使用TCC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因故不能使用原TCC须行TCC更换,共更换TCC24例次,其中常规原位换管组10例,改良原位换管组14例;比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征,术后感染发生例数。结果原位换管二组24例均成功,常规组术中见1例心律失常,两组未见空气栓塞、血气胸及血肿形成并发症,改良原位换管组出血量,手术用时小于常规原位换管组。结论改良的原位更换TCC操作简单、安全、可避免新的血管损伤,延长TCC的使用,同时出血少,手术用时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原位换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使患者更加懂得保护内瘘和自我锻炼的方法,以保证更好的透析质量。方法内瘘术前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人造血管内罗的使用时机;内瘘穿刺的物品准备;穿刺原则;自我锻炼步骤及方法。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内瘘的护理,使患者更加明确内瘘的重要性,良好的血管通络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透析患者 内瘘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