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方法选择可能存在气管插管困难的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M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M组表面麻醉+芬太尼2μg/kg+咪达唑仑0.04mg/kg+氟哌利多0.05mg/kg静注,D组表面麻醉+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继以0.2μg/kg/h的速度静脉维持.记录插管前后的SpO2,MAP、HR、变化;配合程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所有病人都顺利插管;插管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变化D组均小于M组,;对操作的配合程度D组少于M组.呼吸抑制发生率D组少于M组。结论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均可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右美托咪定在血流动力学和对呼吸的影响方面比咪达唑仑稳定,病人更能耐受。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咪达唑仑 清醒气管插管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31例小儿气管气管异物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体会,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出现术中并发症,无一例死亡,护理重点在于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做好各种急救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障。

  • 标签: 小儿 支气管异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气管结核的CT诊断。方法通过对7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75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通过临床和传统的诊断方法被诊断为气管气管结核,最后经过CT进行诊断后确诊为气管气管结核的患者共有70例。气管气管结核的CT检查主表现为气管或者支气管狭窄、气管或者支气管的管壁有增厚肥大表现、管道内产生闭塞,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核作为辅助诊断结果。结论在临床诊断中CT能够有效的帮助识别患者的气管气管结核病变,且CT诊断方法简便易行,诊断的正确率高,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医学诊断方法。

  • 标签: 气管支气管 结核 CT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无效注(PTR)的发生情况,它的发生与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免疫因素主要有HLA、HPA、ABH等抗体;非免疫因素主要有感染发热、脾肿大、骨髓移植、DIC等。方法对我院一年来临床患者注血小板后无效作一统计分析,对不同科别血小板无效注发生率与同行探讨。结果血液科血小板PTR发生率与其他科别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无效注与多种因素相关,尤其是多次接受注者无效率发生更高,这与产生血小板抗体等因素有关,还有免疫因素、非免疫因素、注方法的正确与否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血小板无效注的发生率上升。

  • 标签: 血小板 无效输注 免疫因素 血小板抗体
  • 简介:摘要目前,血小板无效注是困扰临床输血较为棘手的难题。然而,血小板注对治疗和预防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血液病、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支持,等等均取到重要的治疗作用。所以,分析血小板无效注的原因,避免无效注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血小板 无效输注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高频电凝等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对5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综合抗结核及雾化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镜介入进行病变局部冷冻等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镜下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以观察其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过平均治疗一个半月,4~8次/例的联合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气管、支气管壁病变绝大部分吸收,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狭窄的管腔通畅,阻塞性肺不张均消退。显效28例,有效27例,其中1例结核性气管瘢痕狭窄型患者,因治疗期内球囊扩张器未及时购入,仅应用多次冻融、高频电凝介入治疗控制支气管瘢痕狭窄的进展,后转外院应用球囊扩张术介入治疗,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8.2%,所有病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等联合治疗可使支气管结核患者迅速改善咳嗽、气短等临床症状,加速气管、支气管局部病变的吸收好转,有效解除病变造成的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治疗风险小。

  • 标签: 气管支气管结核 介入治疗 镜下注药 冷冻消融 高频电凝
  • 简介:摘要喉癌患者因肿瘤占位、肿物压迫气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从而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常需要进行气管造瘘来保障呼吸;造瘘后再进行放射治疗是治疗喉癌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1。气管切开造瘘后的患者可能涉及到众多疾病,当疾病或其他因素解除后,有多方面因素影响气管瘘的愈合,这里涉及疾病本身的因素,也有患者体质包括营养方面的因素。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多数是针对气管瘘的护理工作,而鲜有通过护理操作,而将气管瘘闭合的,我院推行伤口管理制度两年以来,处理相关病例较多,本文将总结实际经验,报道气管瘘闭合病例施治及效果分析。

  • 标签: 临床护理 气管瘘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报道一例术中气管插管致气管裂伤,本症发生少,易漏诊。本例气管裂伤较大,及时发现,予以气管裂伤修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气管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药设计创新理论。方法研习自然法则,归纳、整理、桥接、整合传统药与现代药物设计之间的关系。结果结合科学天然药发展,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天然药之药物设计——基于传统医药的启示和指引,结合现代药物设计的理论和成果,创造性地设计新结构,主要应用孪药设计、前药设计、软药设计等理论。结果科学天然药之药物设计可能是一条多快好省的创新药物设计之路,可以实现1+1+•••>n的结果。

  • 标签: 药物设计 新理论 科学天然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气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多年来收治的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病例资料。结果179例在全麻下经支气管镜成功取出,7例死亡。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重点预防,初步确诊后,应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术中麻醉应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异物 支气管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持续注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以及持续注维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持续注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皮质醇情况与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全身麻醉诱导患者进行依托咪酯持续注全身麻醉诱导,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皮质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高,麻醉效果明显。

  • 标签: 依托咪酯 持续输注 全身麻醉诱导 输注维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以及持续维持中应用依托咪酯持续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应用异丙酚维持麻醉,研究组采取常规麻醉诱导联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并将两组麻醉开始前、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和48h的皮质醇水平、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统计和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时,研究组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48h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其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时的MAP和HR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MAP及HR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6.3%)与对照组(20.9%)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明显肾上腺皮质功能缺陷患者以外,在手术患者中应用依托咪酯持续注都能起到很好的麻醉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全身麻醉诱导 依托咪酯 持续输注维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47例,均在急诊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对所有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取急救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儿术程顺利,术后给予积极有效护理,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术后有2例患儿出现喉头水肿,有1例患儿出现反复发热、咳嗽,考虑肺炎、支气管炎,该3例患儿给予抗感染及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明显好转,所有患儿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7天,47例患儿及其家属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7%。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是加强健康宣教,对于异物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准确、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异物 紧急处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于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由我院接收病治疗的100名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的资料显示,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的发病年龄在1~3岁之间最为常见,占整体发病年龄阶段人数的72%以上,其中男性发病几率68%左右,最为常见的为植物类异物,在进行支气管镜手术过程中,除一例患者死亡外,其他均得到治愈;结论小儿支气管气管异物的治疗关键所在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支气管异物 临床资料研究 治疗手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