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探析。方法选出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的100例确诊为膝关节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方式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方式进行检查的患者正确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的患者的74%。结论核磁共振(MRI)诊断膝关节损伤,有更高的准确率,有助于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 X线平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5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做课题研究,采取关节镜与核磁共振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评估核磁共振技术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52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9例(17.3%)属于半月板裂痕性受损,26例(50.0%)属于韧带断裂或拉伤,17例(32.7%)属于骨挫伤。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核磁共振的检查准确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安全、无创。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核磁共振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强迫症是一种反复出现强迫行为或者是强迫观念等症状的一类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表明可能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改变有关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弥散张量成像(DTI)逐渐应用于强迫症的检查与治疗之中,本文就DTI在强迫症患者脑区病变成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强迫症 弥散张量成像 F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海马波谱成像产生的效果。方法30例志愿者分别利用传统单源发射和双源发射进行左右两侧海马T2WI横断位成像和扫描,对比分析图像中海马平均信号强度。结果所有海马T2WI能够将海马形态和大小显现出来,从而满足画感兴趣区和定位MRS的实际需要。单源发射左侧高于右侧,差异十分显著(P<0.05);双源发射左右两侧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双源发射技术能够将两侧海马区域平均信号强度差异消除,对波谱成像至关重要,对海马区域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双源发射技术 海马波谱成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与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测;以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7.03%。结论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具有安全性、准确度高等特点。

  • 标签: 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DSA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但由于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问题,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影响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现就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标准 诊断 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盘植入采用产前超声和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2月间产检怀疑胎盘植入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在产妇分娩后进行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与产前超声、MRI检查结果比较。结果66例患者选择剖宫产手术治疗,经病理确诊均为胎盘植入,胎盘大部分附着于子宫前壁40例、后壁16例、侧壁10例,其中黏连型胎盘植入13例、植入型胎盘植入30例、穿透型胎盘植入23例。产前超声检查胎盘植入41例,占62.1%,MRI检查胎盘植入57例,占86.4%。结论产前超声与磁共振检查均能为胎盘植入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磁共振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

  • 标签: 产前超声 磁共振 胎盘植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术前行MRI、高频超声检查,对影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对比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MRI诊断准确率为82.50%,误诊率为17.50%,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5.00%,误诊率为15.00%,MRI、高频超声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7.50%,误诊率为2.50%,明显高于MRI、高频超声单一检查诊断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高频超声单一检查诊断率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更优,值得借鉴。

  • 标签: 磁共振成像(MRI) 高频超声 乳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技术探讨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脑部微结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将研究组按照患者昏迷时间再分为>30d组和<30d组,同时选取在我院接收健康体检的人员5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应用磁共振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脑干组织进行检查,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磁共振波普检测值(MRS)以及>30d组和<30d组MRS值。结果研究组MR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昏迷时间>30d组MRS值低于<30d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诊断过程当中应用利用磁共振技术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有效地分析研究患者脑部微结构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技术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MRS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CS)的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胎儿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筛查出胎儿心脏肿瘤的8例病例,进一步联合MRI确诊其中4例为结节性硬化症,分析其超声图像和磁共振成像(MRI)图像特征以及随访结局。结果产前超声筛查心室内、室间隔或心房内结节8例(2例单发,6例多发),4例发现脑部结节;4例MRI表现为结节状或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颅内结节定位于脑室室管膜下、侧脑室旁。产前超声联合MRI诊断胎儿结节性硬化症4例,均引产,1例失访,3例继续妊娠,产后2例结节消失,1例结节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在胎儿期主要表现为心脏肿瘤、颅内结节等病变,产前超声在心脏肿瘤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是在颅内结节方面仅起到一定的作用,MRI在颅内结节方面有较强的优势,然而超声与MRI联合检查,优势可以互补,当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内有心脏肿瘤时,应行产前颅脑MRI检查,以便早期诊断结节性硬化症,为是否继续妊娠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心脏肿瘤 结节性硬化症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心功能评价中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实施心脏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检查方法左心室基本功能参数数值相比较,差异较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心功能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左心功能评价中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这两种方法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均可以作为评价左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左心功能 64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入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同时选取期前列腺正常者22例,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借助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对所有人员进行扫描,观察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分组患者与前列腺正常组者的影像检测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明确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例分别为37例(59.68%)、25例(40.32%)。前列腺癌组在b=50s/mm2、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的信号强度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癌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比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能够尽早发现并诊断前列腺癌,值得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检测 DWI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观察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8年1月—9月收治的50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所选患者使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结合患者病例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与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诊断考虑为恶性肿瘤转移瘤者17例,良性肿瘤者16例,脑梗死者5例,脑出血者6例,炎性病变者5例,未见异常者1例。结论使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病变部位,区分肿瘤的良恶性,结合临床可进一步作出更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指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CTMRI室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120例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分析终板骨软骨炎以及邻近骨质的信号改变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结果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显示,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很大一部分出现终板骨软骨炎且累及多个终板。在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中,信号出现异常的区域包括终板及终板邻近的椎体内斑片状或者带状区域,所有终板及其周围的椎体低场磁共振成像信号正常与异常区域存在比较明显的边界,能够清晰了解其终板骨软骨炎分布。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变患者中,产生腰痛的主要原因是终板骨软骨炎,采用低场磁共振成像能够更好的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终板骨软骨炎 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患者分为一期缝合组(A组)100例,T管缝合组(B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A组补液量少于B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效果优于T管引流,但在胆管狭窄、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怀疑有残余结石等情况时T管引流为首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2010年1月-2018年12月发表的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行胆管I期缝合(PS组)与T管引流(TD组)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索胆总管结石术后胆管I期缝合与T管引流疗效对比的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S组在术后疗效上优于TD组,但两组在胆漏发生率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示PS组与TD组相比具有优势,临床可考虑应用I期缝合。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I期缝合 T管引流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肺癌患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拟行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开放式肺癌根治术,观察组则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免疫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以上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指标水平与术后第1天相比略有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的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观察组的CD4+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两组CD8+T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更小,且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更好。

  • 标签: 肺癌 开胸手术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A)与T2DM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6例T2DM慢性并发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按有无SCA将其分成两组,探讨SCA与T2DM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及血脂、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促甲状腺激素等属于T2DM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CA是T2DM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重视。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2型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相互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镜下多囊卵巢打孔术治疗PCOS,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性激素、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PCOS患者经腹腔镜下多囊卵巢打孔术治疗后LH、T、左卵巢体积、右卵巢体积、左窦卵泡数、右卵泡数、CRP、TNF-α、IL-1β、IL-6、IL-8、IL-18、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F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E2、CD3+和CD8+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PCOS发病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显著改善PCOS患者炎症反应及T淋巴细胞免疫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腹腔镜打孔术 炎症因子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亚群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106例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肺功能FEV1predicted、血气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次数/年等指标不同分为多个亚组,同时选取26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计算CD4+/CD8+比值,比较每个观察指标各亚组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同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功能Ⅲ级组和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降低,而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比例也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也较Ⅰ级肺功能COPD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繁急性加重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亚群较正常对照组及非频繁急性加重组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频繁急性加重组CD3+T淋巴细胞亚群与非频繁急性加重期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呼吸衰竭组中CD3+T淋巴细胞及CD3+CD4+T淋巴细胞与无呼吸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而在所有组别中CD3+CD8+T淋巴细胞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肺功能越差,病情越严重,急性加重次数越频繁,其免疫功能损害越厉害。说明细胞免疫异常在呼吸道炎症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T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