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急性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内容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综合护理后,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梗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时需要注意从患者的身体、心理特点出发,给予患者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让患者心理状态良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老年患者 急性心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一款可穿戴腕式电记录仪和一款可穿戴动态电记录仪的电监测记录结果,评估前者的幅频响应的准确性和两款记录仪的人体实测信号的一致性。方法输入两组标准信号,幅度为1mV,频率分别为5Hz和10Hz,对比标准信号输出;选取6位志愿者受测者分别佩戴两款记录仪设备,将获取的电信号(QRS波振幅和波宽,T波振幅和波宽,QT间期)进行对比。结果第一款记录仪有较好的幅频响应特性;通过分析波形特征,未发现两种记录仪设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第一款可穿戴腕式电记录仪有较好的幅频相应特性;并且人体实测的ECG波形与已通过CFDA认证的第二款可穿戴动态电记录仪高度一致。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可穿戴设备 ECG信号
  • 简介:摘要笔者总结4例急性梗患者空中转运成功的护理经验,认为做好转运前准备,包括物品、人员的准备,充分评估患者,在转运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医护人员高效配合,有利于提高转运成功率。虽然直升机医疗救援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标签: 急性心梗 空中转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4例行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实施双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护理在PCI治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双心护理 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急性梗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入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梗介入治疗手术患者80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法,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法,分析护理之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卧床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6.2±2.2)%,对照组为(54.1±1.5)%。实验组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为(25.7±2.2)%,对照组为(23.1±1.5)%。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比实验组差,实验组焦虑(3.21±0.12)分,抑郁(2.34±0.12)分,对照组焦虑(6.77±1.23)分,抑郁(6.88±1.23)分。对照组卧床与住院的时间比实验组长,实验组卧床(5.12±0.44)天,对照组(7.22±0.44)天。实验组住院(7.56±1.33)天,对照组(11.35±1.33)天,P<0.05。结论在急性梗介入治疗手术之后,采用心理护理法开展相关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升满意度,预防焦虑情绪,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心梗 介入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脉搏指数连续输出血量监测对提升急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且未应用脉搏指数连续输出量监测法的急性心力衰竭病患47例为对照组,同时以2018年1月—6月本院接诊且应用脉搏指数连续输出量监测法的急性心力衰竭病患45例为实验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胸腔内血容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6%,比对照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和排血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力衰竭病患应用脉搏指数连续输出量监测法,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效果,改善胸腔内血容量等指标。

  • 标签: 护理效果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 有效率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双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6例临床观察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1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焦虑及抑郁评分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好,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治疗了患者的躯体疾病,还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绪显著缓解,总的来说,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 标签: 双心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实施双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表达法将102例高血压并焦虑患者分为51例对照组(氯沙坦钾片治疗)、51例实验组(氯沙坦钾片+盐酸帕罗西汀+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以及HAMA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8.5%,实验组DBP、SBP水平、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并焦虑患者,采取双治疗模式,降血压和改善焦虑情况显著。

  • 标签: 高血压并焦虑 双心治疗 负面情绪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宁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冠宁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87.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冠宁注射液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宁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活动和心电图活动影响。方法给予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MECT治疗8周,在治疗前、每次MECT治疗后监测脑电活动、电活动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PANSS总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周疗效明显,显效率为57.5%;MECT治疗后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31.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32.8%。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脑电活动和电活动有影响,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检查监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脑电活动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