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7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7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受试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进行测定,并予以组间比较。结果轻度乙肝、中度乙肝、重度乙肝、重症乙肝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指标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而显著升高。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疾病分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慢性乙肝 临床意义和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实验组,选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当中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IgM、IgG、IgA要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处理,实验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2例,治疗无效的有18例,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要低于治疗无效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过程当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对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中选取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病程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程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7.5409、15.9688、20.6958、17.8857、16.669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3,P<0.05。结论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利于提高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可推广。

  • 标签: 静脉注射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支气管哮喘患儿采取三伏天灸治疗对其肺功能和免疫球蛋白远期影响。方法本次的8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三伏天灸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功能状况和对免疫球蛋白远期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PEF、FEV1/FVC等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gA、IgM、IgG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取三伏天灸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提升血清中IgA、IgM、IgG等指标水平,使机体免疫能力提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三伏天灸 哮喘儿童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球蛋白是近年来临床疾病治疗与预防的常见药物类型,以丙种球蛋白为例,在抗体活性上明显,可结合抗原特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从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文献中均可发现,丙种球蛋白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明显,特别因其抗病毒IgG抗体,得到广大医学者的青睐。本次研究将结合既往研究文献资料,对丙种球蛋白临床应用进展做综述分析。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输血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减少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除外单纯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常规治疗加用激素,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上加丙球治疗。所有病人均随诊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对照组中有22患儿出现紫癜复发,而治疗组仅有10例出现复发。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复发率(26.31%)明显低于对照组(59.45%)(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显著减少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儿童 过敏性紫癜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咪替丁,观察组采用西咪替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西咪替丁 丙种球蛋白 联合治疗 小儿过敏性紫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尿素(BUN)联合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高血压肾病诊断中的参考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5月,观察组病例为1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为60名健康人员,测定血清CysC、Cr、BUN、β2-MG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Cr、BUN、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小球滤过率患者在血清CysC、Cr、BUN、β2-MG水平方面也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C、Cr、BUN、β2-MG水平检测能够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作出判断,从而提高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ysC Cr BUN &beta 2-MG 临床检测 高血压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G)、踝肱指数(ABI)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出100例,根据患者的β2-MG水平和ABI分别分成两个亚组β2-MG≥2mg/L组和β2-MG<2mg/L组,ABI≥0.9组和ABI<0.9组,收集亚组之间的血压变异性等指标值。结果β2-MG≥2mg/L组患者的24h舒张压变异性、24h收缩压变异性高于β2-MG<2mg/L组,且24h平均动脉压低于β2-MG<2mg/L组,P<0.05;ABI≥0.9组患者的24收缩压变异性、24h舒张压变异性以及血浆β2-MG水平均低于ABI<0.9组,P<0.05;血浆β2-MG水平、年龄与24h收缩压变异性和24h舒张压变异性均呈正相关,ABI指数与24h收缩压变异性、24h舒张压变异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β2微球蛋白和踝肱指数的检测有利于早期预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预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情况。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beta 2-MG AB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联合检测在老年人群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胃癌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病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PG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PGⅡ和G-17水平和对照组的明显偏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的指标异常,可用作胃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胃癌筛查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价值以及质控措施。方法观察组为检验科进行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血样100份,对照组为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血样100份。将两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NS、AFP、血清C-P、CEA、CA199、CA125、CA724等免疫生化指标的变异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应用在临床免疫检验中能够减少数据偏差,促进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免疫检验分析 质量控制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13年某地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性,以指导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以2013年某地5个县区相关四种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为基础资料,应用秩和比法比较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3年某地五个不同县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Ⅴ>Ⅲ>Ⅰ>Ⅳ>Ⅱ,除Ⅱ与其他四个县区两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两两县区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较差,其他县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措施提高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OPV、JEV和M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保护性抗体滴度水平。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 加强免疫 接种率 综合评价 秩和比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取110例研究时段内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同时段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观察组,后者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分析两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水平,并对比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检验中,既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又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风湿免疫病包含一组疾病,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临床上与多个学科均有交叉,早期表现为单一系统而未表现为多器官系统损害时,容易收治相应专科,未及时收治风湿免疫科,造成误诊误治。鉴于目前多数临床医生对风湿免疫病知识欠缺的现状显现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脑脊液、血清免疫抗体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以及脑电图等情况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60例患者首发症状是癫痫,占比为55.0%(33/60),精神行为异常占比为31.7%(19/60),认知障碍占比38.3%(23/60)。脑脊液白细胞数量为(5.10±3.12)×106/L。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颞叶和海马信号异常、脑电图没有出现痫样放电。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最初症状是癫痫,脑脊液没有异常情况,对患者的自身免疫相关抗体进行检测可以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 脑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常规免疫治疗与冲击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依从性。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8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50例本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5)、对照组(n=25),给予实验组患者冲击免疫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常规免疫治疗与冲击免疫治疗效果明显,但冲击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治疗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冲击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常规免疫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法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实验组,另择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都施以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综合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低值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高值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低值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中值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作出明确的判断,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清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5月10日—2017年5月11日),对三组受检者均实施尿微量清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三组受检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UA、Cr、BUN指标高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P<0.05),观察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清蛋白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检出率90.00%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尿微量清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利于患者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以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尿微量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来调节人类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度”的哲学。中庸即是适中,也就是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状态。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在各种因素(污染的环境、日益增强的精神压力等等)的影响下,会引发各种疾病,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免疫功能正常和适中才能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由此看出免疫功能维持在适中状态是关键。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尝试着将中庸的理论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分析两者之间内在的关联,采取恰当的方法,从而达到保持机体长久的健康状态的目的。

  • 标签: 免疫 中庸 疾病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