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临床观察。方法从我院选取自2012年7月~2015年9月共收治的22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雾磷酸钠5mg/每次雾化吸入1天2次进行治疗。而对比组患者则使用泼尼松70mg/每次,1天1次进行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糜烂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3周后的治疗后,病情恢复效果要显著高于对比组,糜烂和疼痛症状有着明显缓解或消除。结论地塞米松雾磷酸钠可以有效治愈寻常型天疱疮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鼓室内灌注对耳鸣患者的听力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1日到2015年5月31日于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耳鸣患者共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45例,B组45例患者采用血管扩张药和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方法治疗;A组45例患者采用在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各自药物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耳鸣疾病治疗效果。结果A组45例患者在接受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的方法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1%;B组45例患者在接受血管扩张药和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方法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3.3%。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耳鸣消失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总有效率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耳鸣患者时,可以采用在患者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地塞米松 鼓室内灌注 耳鸣患者 听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根管填充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3%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于牙根尖周病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药源充足,价格低廉,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甲硝唑 地塞米松 联合 牙根尖周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硝唑和地塞米松糊剂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急性智齿冠周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都用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冲洗、吹干、隔湿,治疗组将替硝唑和地塞米松糊剂放入龈袋内,隔日复诊,连续3天。对照组用碘甘油治疗,连续3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替硝唑和地塞米松糊剂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比传统碘甘油治疗更好。

  • 标签: 替硝唑 地塞米松糊剂 急性智齿冠周炎中图分类号R78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11-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睑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眼膏涂布于睑缘,观察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布于睑缘。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总有效率逐渐提高,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眼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睑缘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睑缘炎 妥布霉素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在双硫仑反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双硫仑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以及痊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双硫仑反应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纳洛酮 双硫仑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单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5.2±1.3)w,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10.7±1.1)w,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3.2%,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不了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地塞米松 甲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法对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80例因慢性咽炎入院治疗的患者,病患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8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常规组,并对其实施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将剩余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并对其实施康复新液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雾化吸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显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雾化吸入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经过观察记录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对比常规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康复新液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法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 标签: 康复新液 地塞米松 雾化吸入法 慢性咽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口服泼尼松,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肿大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B超显像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R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头孢西丁钠联合地塞米松在治疗急性附睾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附睾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头孢西丁钠加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头孢西丁钠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及体温变化;治疗后4周进行精液质量检查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实验组精子质量分析中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而精子畸形率反而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西丁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附睾炎的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急性附睾炎 头孢西丁钠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和阿昔洛韦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90例72小时内发病的面神经麻痹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施地塞米松、阿昔洛韦及安慰剂治疗,疗程7天,所有病人常规给予维生素B1、B12及康复等治疗,以House-Brackmann为评分标准,观察病人的痊愈率。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3个月痊愈率为95%,阿昔洛韦组为70%,安慰组为65%。结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能有效改善早期面神经麻痹病人的痊愈率,无明显证据证明阿昔洛韦能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痊愈率。

  • 标签: 地塞米松 阿昔洛韦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芬太尼加入局麻药对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前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B组地塞米松250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C组芬太尼2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D组地塞米松250ug/ml+芬太尼2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C组、D组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组(P<0.05),尤以D组为甚(P<0.01),B组和C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芬太尼联合于臂丛阻滞显著改善麻醉效果,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地塞米松 芬太尼 肌间沟臂丛阻滞 麻醉效果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早期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试验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患者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和痊愈时间,并比较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和痊愈时间比较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眼部带状疱疹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和治疗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阿昔洛韦 地塞米松 早期眼部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舒血宁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针灸治疗)与观察组(地塞米松联合舒血宁),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ortmann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面神经炎采用舒血宁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但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极高,对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具有促进的作用。

  • 标签: 急性面神经炎 舒血宁 地塞米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A组35例,B组35例;其中A组应用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腔穿刺抽液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异烟肼胸腔内注射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异烟肼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胸腔积水的时间,促进其机体尽快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地塞米松 异烟肼胸腔内注射 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视神经炎的效果观察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8例视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试验,对照组(n=34)予以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n=34)均予以常规激素+眼药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P<0.05)。结论对视神经炎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可有效缓解视神经炎相关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视神经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慢性睑缘炎性干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睑缘炎性干眼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眼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慢性睑缘炎性干眼,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慢性睑缘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给予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0.67%),罗哌卡因(0.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的麻醉药物再加入地佐辛(0.1mg/kg)、地塞米松(10mg)。对比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同时段的VAS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局部麻醉中,应用地塞米松、地佐辛后,增强了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持续麻醉的时间更长。同时,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地塞米松 地佐辛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患者中分别采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9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9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对照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率达到了88.89%,而在对照组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率则达到了84.4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但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良反应之间,同样存在差异,但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患者中分别采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最终均达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甲泼尼龙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瘢的疗效。方法将35例过敏性紫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一组给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的总有效率为94.4%,地塞米松组的总有效率为88.3%。结论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面,甲基强的松龙的效果要好于地塞米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