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复合高聚编织缝线(2#Fiberwire)柔性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25例使用复合高聚编织缝线(2#Fiberwire)柔性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Lysholm&Gillquist膝关节评分着重于评估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评分标准95~100分为优,86~94分为良,76~85分为可,<76分为差。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均未见骨折端分离及内固定失效,终末随访时,本组25例病例,优1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复合高聚编织缝线(2#Fiberwire)柔性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不需二次手术取除内固定,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髌骨骨折 复合高聚编织缝线 柔性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外科脊椎后路手术术后镇痛的复合镇痛药剂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复合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剂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椎后路手术术患者术后选择合理的复合镇痛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脊椎后路手术 术后镇痛 复合镇痛药剂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在粗隆间手术的应用。方法择期下行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选择喉罩静脉全麻醉后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B组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和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和气管导管后即刻(T2)、拔出喉罩和气管导管前(T3)、拔出喉罩和气管导管后即刻(T4)、SBP、DBP、HR。记录清醒时间、麻醉药用量、麻醉不良反应及患者术后1h、6h、VAS评分。结果A组患者T2、T4时SBP、DBP、HR显著低于B组(P<0.05),B组T2时比T1时SBP、DBP、HR显著高于T1时(P<0.05),B组T4时比T3时SBP、DBP、HR显著高于T3时(P<0.05),(见表1)。A组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术后VAS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2,3)。结论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复合喉罩麻醉用于粗隆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用药少,减少全麻不良反应利于术后镇痛和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化学萃取方法处理兔胫神经,并移植于wistar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观察大鼠早期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只作为神经供体,切取双侧胫神经各3cm,经化学方法制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其中15段用4500U/ml的NGF溶液4℃浸泡24小时;另15段置于无菌PBS缓冲液中4℃保存备用;选取witar大鼠45只,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实验组(A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复合NGF移植组、对照组Ⅰ(B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移植组、对照组Ⅱ(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分笼喂养,术后1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胫后肌群运动诱发电位,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大鼠胫后肌群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为平均为A组21.16±2.31m/s,B组为13.37±1.89m/s,C组为21.43±2.18m/s,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神经恢复效果优于B组。结论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个月,复合NGF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优于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效果更加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 标签: 鼠坐骨神经 NGF 异种神经移植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为热塑性脂肪族聚酯,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又因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可塑性好、便于加工等特点,现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生物医用材料。现对聚乳酸及其复合物的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羟考酮静脉麻醉在妇科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级或Ⅱ级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年龄25~45岁。Q组患者开始静脉给予丙泊酚2mg/kg+羟考酮0.1mg/kg,B组患者开始给予丙泊酚2mg/kg。如术中出现明显体动,则都追加丙泊酚1mg/kg。术毕送麻醉后恢复室(PACU)观察1个小时。记录患者丙泊酚的用量,呼吸,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恶心呕吐情况。术后1小时和4小时的疼痛评分(NRS-11评分)。结果Q组丙泊酚用量较B组明显减少,且术后平均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苏醒时间无明显延长,两组呼吸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羟考酮静脉麻醉能够安全应用于妇科日间宫腔镜手术,减少大量丙泊酚所致副作用,又可提供完善的镇痛与镇静作用,并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

  • 标签: 羟考酮 丙泊酚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运用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01月~2015年06月收治的40例需要进行无痛胃镜术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例患者采用丙泊酚来进行麻醉,作为对照组;另外20例患者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来进行麻醉,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在胃镜操作过程中出现呛咳、体动等的频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等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呛咳、体动的患者一共有3例,对照组中,出现呛咳、体动的患者一共有10例,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840;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术时,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来进行麻醉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情况较好,并且在胃镜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呛咳、体动的情况较少,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地佐辛 丙泊酚 无痛胃镜术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运用腰-硬联合麻醉,其中给予对照组鼻饲给氧,而观察组则运用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血气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的各项血气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气腹后10min以及气腹后60min,两组的PaCO2和PaO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无创正压通气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运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能够避免术中蓄积二氧化碳,降低出现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无创正压通气 腰-硬复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腰麻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曲马多-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组(TR组20例)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20例)。腰麻用罗哌卡因15mg。TR组于术后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盐酸曲马多10mg加0.75%罗哌卡因5ml;R组于术后在膝关节腔内注射0.75%罗哌卡因5ml。分别于给药后8、12、24h患者屈膝90°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完全无痛为0分,难以忍受的疼痛为10分。术后随访48h,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TR组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术后随访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膝关节内注射,观察到用药后患者仅在屈膝关节90°时感到膝关节有轻微疼痛,镇痛时间至少为24h,显著超过长效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未见任何副作用,达到了临床镇痛要求,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新方法。

  • 标签: 曲马多 罗哌卡因 镇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治疗,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治疗,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中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痛肠镜 地佐辛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接收的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活跃期给药后、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妇的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与出生5min时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各时间段疼痛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时,对母婴结局影响比较小,提高分娩结局。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无痛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