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重庆涪陵408000
  • 简介:随着国内二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剖宫产率越来越高,术后镇痛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剖宫产术后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在于:切口痛、子宫阵发性宫缩疼痛、炎性疼痛。剖宫产术后镇痛不佳属于产妇对产科护理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导致有害信号持续传入,增加疼痛的敏感性,逐渐从急性疼痛进展为慢性疼痛。持续性疼痛会兴奋产妇交感神经系统,进而产生高血压、紧张等生理变化,使产生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而出现睡眠障碍,对产妇术后恢复以及母乳喂养产生影响。故术后应用合理镇痛模式十分重要。

  • 标签: 剖宫产;镇痛
  • 简介:摘要术后硬膜外镇痛作用强,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阻滞胸心交感神经,对缺血性心脏病和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病人舒适,可降低应激反应,稳定循环系统,有利于患者康复。综述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价值、对转归的影响、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等问题。

  • 标签: 手术后 硬膜外 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将本院收治的 1500 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 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硬膜外给予静脉镇痛, 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 两组术后 6h 的疼痛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比较,无差异 ( P>0.05 ) ;观察组术后 12h 、术后 18h 、术后 24h 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05 )。 两组镇痛前的 SBP 、 DBP 、 HR 水平比较, 无差异 ( P>0.05 ) ;两组镇痛 24h 后的 SBP 、 DBP 、 HR 水平低于镇痛前,观察组镇痛 24h 后的 SBP 、 DBP 、 HR 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05 )。 两 组术后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尿潴留、头晕、恶心呕吐 等 )发生,但患者可耐受,无需处理 。 结论: 剖宫产术后镇痛采用 硬膜外镇痛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 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剖宫产 疼痛 评分 不良 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止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恢复的影响,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00例。观察组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30小时后拔管,对照组B组术毕直接拔管,术后产妇麻药消退后,给予止痛栓止痛。观察两组术后的止痛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产后出血,产后泌乳情况,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泌乳情况无明显差别。尿潴留情况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皮肤骚痒情况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硬膜外持续镇痛与静脉持续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48例作为临床实践研究的对象,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方式,对照组采用静脉持续镇痛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状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状发生几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持续镇痛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受,相较于静脉持续镇痛具有更为迅速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硬膜外持续镇痛 静脉持续镇痛 剖宫产术后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实施镇痛措施患者的护理要点。回顾分析152例术后实施镇痛措施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152例,在手术后返回病房及时实施镇痛措施后,24小时113例患者达到轻度疼痛,36例达到无痛,2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在实施镇痛的过程中,有21人存在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有3例患者因呕吐剧烈,停止使用镇痛泵。结论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正确实施镇痛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更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术后疼痛 镇痛措施 护理
  • 简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一般仅通过单根硬膜外导管给药。鉴于某些手术范围很广,或需在两个不同部位施术,笔者采用双管硬膜外麻醉,术后经双管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twin-pipePCEA,t-PCEA),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术后 手术范围 硬膜外导管 镇痛效果
  • 简介:镇痛分娩或减痛分娩术已受到广大孕产妇及家属的欢迎,我院自2000年开展至今,病员反映良好,减轻了分娩过程中的恐惧及疼痛,降低了剖宫产率。但在术后的护理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问题,现小结如下。

  • 标签: 镇痛分娩 术后护理 分娩过程 剖宫产率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术后镇痛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足月妊娠产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A组多模式镇痛组—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与皮下自控镇痛(PCSA)相结合;B组(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术后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4、8hVAS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单次注射小剂量吗啡与皮下自控镇痛(PCSA)相结合的多模式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完善确切,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吗啡 舒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多模式镇痛 剖宫产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两组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睡眠时间,统计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刻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时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5-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产后泌乳,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镇痛 效果 不良反应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应用镇痛泵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液进行手术后镇痛的观察及护理。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接手镇痛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方法,结果表明两组使用不同方法后2h、4h、8h、12h、24h、48h,镇痛效果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提示镇痛泵硬膜外输注芬太尼镇痛液效果优于传统止痛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持续、稳定的镇痛方法。其安全有效性的可靠发挥尚需护士认真巡视患者,严密观察镇痛泵的工作情况,才能保证患者术后真正无痛康复。

  • 标签: 镇痛泵 术后镇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