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悬浮红细胞血液用量,探讨临床血液用量与血型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2015年攀枝花地区临床用各种血型悬浮红细胞比例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数据比较,每年各种血型所占临床比例出现规律性变化。结论利于了解临床对各血型的需求,建立合理的供血计划,利于采血计划的制定,保障临床供血。

  • 标签: 血型 比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在心包积液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心包积液患者超声心动的检查诊断表现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少量心包积液12例,中等量心包积液11例,大量心包积液7例。所有患者匀有心包纤维化,单层或双层心包增厚,各别局限性增厚。四腔切面可见小室腔受压变小,心包腔左室后壁、心尖区可有5~20mm的无回声区。结论超声心动可较全面的观察心包积液的空间分布状态和宽度,估计液体量的多少,确定积液的性质和病因,预测病情的转归,特别对少量及包裹性心包积液诊断的意义更大。

  • 标签: 心包积液 超声心动图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冠心病患者,166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50例正常人超声心动检查的临床资料,比较三者心脏形态及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的心脏形态异常率分别为59.04%、56.58%,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7%(P<0.05)。高血压组与冠心病组的左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的LAd、LVDd、IVSTd、LVPWTd、IVRT、A峰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峰流速、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对左室舒张功能变化较敏感,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功能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检查的影像表现。方法对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普勒观察动脉导管的分流状态以能够显示导管的切面为基础,其中胸骨左缘肺动脉长轴切面声束与血流夹角最小,容易获得理想的血流图像用于评价分流方向、流速与压差。结论二维心动直接显示降主动脉峡部与肺动脉分叉部相通,或彩色多普勒发现两者间的分流可确立诊断,左室增大不是诊断必备条件。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TTE)和(或)经食道超声心动(TE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和术中封堵器大小的关系。方法有封堵治疗指征的成人房间隔缺损78例,术前经TTE和(或)TEE明确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及周围房隔组织情况,估测封堵器型号并在X线引导和心超检测下进行封堵。结果成人房间隔缺损78例,封堵成功76例,其中一次性放置成功70例,10例经1次或1次以上更换封堵器后成功;另外两例巨大ASD因封堵器无法挂住失败,后行外科修补治疗。结论超声心动可较准确指导成人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尤其是经食道超声心动对封堵器大小估测更为准确。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成人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肌电图、面神经电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指导作用与预后评估。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单位收治的4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检查肌电图、面神经电,并使用量表评分,分为轻中重三级,治疗后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45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轻度组11例治愈10例,显效1例;中度组25例,显效7例,有效18例;重度组9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9%。结论肌电图、面神经电的检查可以为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与预后提供一种比较客观、准确的临床依据。

  • 标签: 肌电图 周围性面瘫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心动技术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应用超声心动(TTE)诊断的1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GEVivid7、GEVivid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发生情况及部位、大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超声心动的检查,对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形态、部位、大小、破入心腔方向及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做出明确判断。结论超声心动检查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诊断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主动脉窦瘤破裂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1~2016.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为观察对象。抽签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5照组181同时进行超声动检查,将两组的心脏房室腔与左室的舒张功能变化进行对比。结果Ⅰ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Ⅲ级高血压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室间隔增厚比例以及左室厚壁的增厚比例与正常比例相比明显高于正常比例;研究组VE、E/A、VA、IVRT与对照组VE、E/A、VA、IVRT相比,前两者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后两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利用超声心动的诊断方式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左室厚壁增厚、室间隔增厚的相关评价数值准确率极高,在疾病的早期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超声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唑吡坦在治疗失眠症时对多导睡眠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弥勒市中医医院在2015年8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对于失眠症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进行持续3晚的多导睡眠描记,在第三晚给予患者服用唑吡坦,剂量为10mg,记录30例患者在用药之后的多导睡眠改变情况,同期选取正常对照组30名进行为期1夜适应以及1夜基础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和基线睡眠对比,患者在服用唑吡坦之后的睡眠效果显著提升,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觉醒时间显著降低,S1降低,S2提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失眠症患者给予口服唑吡坦,对其夜间多导睡眠图存在影响。

  • 标签: 多导睡眠图 失眠症 唑吡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胸骨旁切面组、胸骨上窝切面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0例,对胸骨旁切面组进行超声心动胸骨旁切面检查,对胸骨上窝切面组实施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长度、主动脉侧内径、肺动脉侧内径水平及动脉导管未闭分型结果。结果经过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导管长度、肺动脉侧内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窗型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上窝切面组主动脉侧内径显著大于胸骨旁切面组(P<0.05),胸骨上窝切面组患者的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骨旁切面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更具有准确性,其价值意义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胸骨上窝切面 动脉导管未闭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缺血性脑血管病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异常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例患者出现心脏并发症,主要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观察组78例患者超声心动异常,主要有瓣膜异常、室壁运动异常、左室肥厚、心功能减低、左房增大等;观察组中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超声心动在鉴别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急诊重症病房胸片中双肺显示有渗出性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小于0.50,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其余25例是进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对照组)。使用超声心电图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以及下腔静脉直径进行测量,然后将所有患者的肺动脉高压以及左房高压发生率的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超声心动在这两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利用超声心动进行检测,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以及下腔静脉直径在明显减小的同时,患者左房压升高的情况明显降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超声心动在鉴别和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急性心力衰竭中,肺动脉高压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没有价值。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房压以及下腔静脉直径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超声心动、肌钙蛋白Ⅰ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5年8月急性肺栓塞患者84例,预后进行随访,按照3个月内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成两组预后好转或稳定为Ⅰ组,发生不良事件为Ⅱ组,比较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四腔心切面右心室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之比(RV/LV)。结果Ⅰ组59例,Ⅱ组25例,两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NT—proBNP、cTnⅠ、RV/LV三项阳性例数明显高于Ⅰ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NT—proBNP、cTnⅠ、RV/LV两项以上阳性例数也明显高于Ⅰ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NT—proBNP、cTnⅠ、RV/LV均高于Ⅰ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超声心动、肌钙蛋白Ⅰ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声心动图 肌钙蛋白Ⅰ 急性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TEE)引导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心外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共71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引导非体外循环小切口封堵术治疗。按照封堵术超声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TTE组32例和TEE组39例。结果TTE引导心导管法封堵成功30例,失败2例;TEE引导经胸小切口法封堵成功38例,失败1例。结论TTE与TEE在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均可采用,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非体外循环 封堵 房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