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浙江海宁314400)摘要在英文中抚触与按摩是同一个词-Touch,因此也可叫做婴儿抚触。婴儿抚触并不是一项时髦活动,它是一种医疗方法。因为抚触从一开始就是和医学探索联系在一起的。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儿都接受了母亲产道收缩这一特殊的抚触。为此我们对200例产妇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婴儿抚触 婴儿 产妇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17-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婴儿与儿童的药物治疗。对药物选择使用药物制剂种类和采用给药方式,给药时间、剂量及服药依从性与病人教育进行分析。根据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和临床个体反应状况加以调整,使其药物剂量个体化。儿童药理学在儿童治疗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用药时,各有其特点。

  • 标签: 婴儿与儿童 药物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的婴儿立位腹部X线片,合理的体位可为诊断采集最大限度的信息量。方法50例,年龄0~12个月,男30例,女20例。患儿家属侧立于胸片架旁,其近胸片架侧膝关节呈90度屈曲,足下踩一垫脚凳,使股骨干与地面平行,股骨干的中点对准胸片架纵轴。患儿取前后位坐于股骨干中点,家属双手握住患儿相对应侧上臂,并使患儿双臂上举,以减少体重对脊柱的压力,双手拇指固定患儿头部,使其头部和背部同时靠于胸片架,中心线通过脐垂直射入胶片中心。结果50例婴儿立位腹部平片均一次拍摄成功,结论我们通过多年的总结发现此种体位可以很好的解决腹部立位摄片问题。

  • 标签: DR 婴儿立位腹部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运行护理病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旨在提高运行护理病历质量。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运行病历60份,运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护理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运用QCC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其得分的原因,并制定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运行护理病历质量得分由开展前的95.54±2.14分提高至97.98±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P<0.05)。结论将品管圈方法应用于运行护理病历的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运行护理病历质量。

  • 标签: 运行护理病历 护理病历得分 品管圈活动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孩子全面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在婴儿哺乳期让其家属全面了解营养与护理的相关知识,对婴儿做好正确的营养护理,是现代条件下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在这里我结合护理工作,和我自身的一些经验与认识,总结了婴儿哺乳期的营养与护理相关知识。

  • 标签: 哺乳期婴儿 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疗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氧疗用品300份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份,对照组氧疗用品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观察组由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对比两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前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清洗后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氧疗用品进行集中统一消毒清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降低致病菌的检出率,提高消毒合格率,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疗用品 集中消毒 分散消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过敏素质相关的皮肤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及炎症性的特点,一般10~20%的婴儿都会患上此症状。该炎症的发病机制和病因都非常的复杂,甚至涉及到免疫、环境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对婴儿的皮肤屏障功能造成严重的削弱及破坏影响。具体表现为婴儿表皮总丝聚蛋白开始减少或缺失情况,这是婴儿发病的主要因素。该炎症发病的主要特征是出现慢性湿疹样皮炎、皮肤剧烈瘙痒、干燥等,并且保持一种反复发作的情况。文章主要针对婴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并未此简述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婴儿 特应性皮炎 发病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人体维持健康离不开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肠道早期菌群的多样性对机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婴儿期是肠道菌群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婴儿肠道菌群具有动态性和脆弱性的特点,且易受多重因素影响。本文从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影响因素,及其相连疾病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疾病 影响因素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初生婴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选定本院出生的初生婴儿90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甲组(30例,采纳母乳与配方奶联合)、乙组(30例,采纳纯母乳喂养)、丙组(30例,采纳配方奶喂养),比较睡眠质量优良率。结果甲组睡眠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乙组、丙组的,P<0.05。结论母乳与配方奶联合喂养可有效改善初生婴儿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喂养方式 初生婴儿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品管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74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开展研究,依据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37),以及开展品管圈活动的研究组(n=37),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探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品管圈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基础护理(96.70±8.15)分、操作技能(96.61±7.11)分、病区环境(97.48±7.32)分、护理记录(98.54±7.43)分、护理满意度97.30%,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临床中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护理 品管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治疗计划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内瘘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在随机抽查的90名血透患者中,活动前后内瘘穿刺成功率由84例到87例,穿刺成功率93%增加到97%,患者穿刺成功率有所上升。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品管圈 动静脉内瘘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对母亲及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某社区的产后妇女15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仅给予产后护理指导,实验组产妇根据国家对孕产妇的健康服务规范进行系统性的产后访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出现率(5.2%)明显比对照组(13.3%)低,通过SPSS19.0分析本次研究的数据发现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产后访视能提高母亲及婴儿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产后访视 母婴 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护士PICC导管延伸护理随访执行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提高护士PICC导管延伸护理随访执行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况调查和要因分析,根据“5W1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QCC活动提高护士PICC导管延伸护理随访执行率。结论品管圈活动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了提高护士PICC导管延伸护理随访执行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延伸护理期对PICC维护依从性,适时掌控围PICC期相应并发症的处理,体现了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

  • 标签: 品管圈 PICC导管 延伸护理 护理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约束肢体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约束肢体肿胀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肢体约束肿胀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8.8%降低至实施后的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有效降低了约束肢体肿胀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约束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伴随着当前医疗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护理理念的转变也提升到一定层面上来,在婴儿护理工作当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以医院儿保科的婴儿游泳抚触护理工作为例,分析了人文关怀在其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当中对于以往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地分析,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有效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

  • 标签: 婴儿游泳 抚触护理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科肤宁联合氧化锌软膏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的病例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蓝科肤宁湿敷后再外涂氧化锌软膏,对照组46例,予外涂氧化锌软膏,两组均1日2次,疗程均为2周,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总积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5.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蓝科肤宁联合氧化锌软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儿湿疹 蓝科肤宁 氧化锌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