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心对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份随机门诊病人组和82份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标本β2-mg含量。结果随机门诊病人组尿液离心前后β2-mg的结果不同,具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β2-mg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尿β2-mg的结果更准确。结论建议在测定尿β2-mg时应将尿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以免造成误诊。

  • 标签: &beta 2-mg 离心 放射免疫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逼尿肌活动低下(DU)引起下尿路症状(LUTS)的诊治特点及方法。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4年我科56例由于逼尿肌活动低下引起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尿流动力学结果及随访资料,通过总结经验,结合参考文献及国内现有经验初步探讨逼尿肌活动低下(DU)引起的下尿路症状(LUTS)临床诊治特点及方法。结果56例逼尿肌活动低下(DU)患者均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要临床表现,逼尿肌活动低下(DU)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加,56例逼尿肌活动低下(DU)患者经治疗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发现逼尿肌收缩力有一定提高。结论逼尿肌活动低下(DU)是引起下尿路症状(LUTS)的常见病因,现阶段对逼尿肌活动低下(DU)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逼尿肌活动低下(DU) 下尿路症状(LUTS) 诊断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卵汤联合尿促卵泡素在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患者排卵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排卵功能障碍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尿促卵泡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服用肾卵汤,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排卵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促排卵时间、促排卵激素使用低于对照组,临床妊娠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卵汤能够有效的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卵巢动脉血流,减少卵泡刺激素使用,联合尿促卵泡素取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排卵功能障碍 肾卵汤 促卵泡激素 卵巢血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方法抽取在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87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冠心病患者入院后2天、出院时以及对照组展开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入院时、出院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尿白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出院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尿白蛋白水平较入院时发生明显降低(P<0.05);冠心病患者入院时白蛋白尿阳性者血清尿酸水平较阴性者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与血清尿酸、白蛋白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白蛋白尿阳性者血清尿酸水平会异常升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冠心病 白蛋白尿 血清尿酸 相关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92例尿常规蛋白检查为阴性的糖尿病组和56例健康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照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92例患者尿检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阳性率为39.13%(36/92);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阳性率为0。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不断升高。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定性阴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伤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并取同期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受检者上述检测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比较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见糖尿病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有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升高的情况。结论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利于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情况,操作简便,可靠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64)与观察组(64),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胰岛素进行抗凝、降压、降糖等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24h尿蛋白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24h尿蛋白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应用到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尿蛋白含量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贝那普利 前列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半乳糖检测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间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确诊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患儿180例作为研究组,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2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半乳糖检测,比较乳糖不耐受阳性率。结果轮状病毒主要侵犯1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及时进行半乳糖检测,换用无乳糖奶粉,以免延误病情。

  • 标签: 轮状病毒 乳糖不耐受 半乳糖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光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影响。方法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疗程均为14d,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清Cys-C、尿mALB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Cys-C、尿mALB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ys-C、尿mALB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Cys-C、尿mALB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黄芪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活血化瘀汤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及IP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或门诊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且自愿加入本项临床研究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个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西药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做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记录;最大尿流率测定;血清PSA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测定;经直肠测前列腺大小等。中药组给予我院自制活血化瘀汤;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哈乐)及非那雄胺(保列治);中西药联合组为常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哈乐)及非那雄胺(保列治),加服活血化瘀汤。用药四周为一疗程,四周后再次测定以上检测指标,通过对比来了解各组的疗效。结果在改善尿流率方面,特别是增大最大尿流率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及中医治疗组,且在降低IPSS评分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西医治疗组及中医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前列腺增生 最大尿流率 IP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患者尿蛋白与尿肌酐(UPCR)比值和24h尿蛋白(U-TP)定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两种检测指标在评估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的作用及相关性,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330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液标本,对所有患者留取随机尿采用终点法检测UPCR比值水平,并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进行24U-TP定量检测。结果按尿蛋白定量分组,将24U-TP分为四组,第1组<0.15g/24h、第2组<1g/24h、第3组<3.5g/24h、第4组>3.5g/24h、显示随机尿UPCR比和24U-TP定量结果随分组的增加有明显增加趋势,各组24U-TP定量与UPCR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第1、2、3、4组UPCR比与24U-TP定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2、0.881、0.951、0.844(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机尿标本检测UPCR比值可作为病理性蛋白尿患者方便、准确评估尿蛋白的方法,可替代24hU-TP定量应用于监测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或者对24hU-TP定量与UPCR比值结合分析,以更好的评估病情,协助临床诊断。

  • 标签: 24h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 尿肌酐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中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与分析。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相应科室随机抽取420例患者,采取其尿液样本进行检测研究。分别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检测患者样本,比较三种方法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检测方式对于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检测结果十分接近,均高于95%以上,组间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对于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高度基本一致,建议在临床中进行复合检测,以便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为患者的质量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变化特点,探讨T2DM合并OSAHS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风险。方法多导睡眠仪监测及代谢参数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Compumedics有限公司,澳大利亚)行整夜多导睡图监测,记录脑电图、心电图、眼动图、下颌肌动图、口鼻及胸腹式呼吸和手指脉搏氧饱和度。口鼻气流采用压力传感器,胸腹式呼吸使用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血氧饱和度使用Nellcor指尖血氧探头仪。结果T2DM合并OSAHS各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T2DM合并OSAHS患者与对照组的血尿酸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SAHS患者与对照组24h-UAE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AHI升高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尿酸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量均升高,说明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停呼吸眠暂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风险明显增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血尿酸 尿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