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SPECT检查的最佳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核医学SPECT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12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核医学SPECT检查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核医学SPECT检查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接受医学SPECT检查的患者检查的成功率、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1.67%);且两组患者之间对比的检查成功率及护理后焦虑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行核医学SPECT检查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提高检查成功率,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 标签: 核医学 SPECT检查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23例患者则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5.1079;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9.6847;P<0.05)。结论对胃穿孔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的病痛困扰,整体的治疗效果非常可观,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中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最佳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将5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在急救基础上加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7例患者在急救基础上加用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74.07%,P<0.05。结论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急诊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急诊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经生理盐水稀释的0.5%布比卡因在腰麻剖宫产中的最佳剂量。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条件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50例。于L2-3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按照剂量不同,分为7.5mg组、8.5mg组、9.5mg组。将3组产妇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组腰麻后感觉阻滞达到T6的时间相对接近(P>0.05);硬膜外补充用药后麻醉效果均达到手术要求。三组麻醉效果优良率相对接近,均取得良好效果。8.5mg组及9.5mg组麻醉后5、10、15min血压较麻醉前明显下降,其心率明显增快(P<0.05),低血压发生率明显超过7.5mg组(P<0.05);相比之下,7.5mg组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7.5mg组的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8.5mg组和9.5mg组(P<0.05)。结论在经生理盐水稀释的0.5%布比卡因7.5mg腰麻状态下实施剖宫产术,可以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布比卡因 剖宫产术 不同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以及焦虑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及焦虑情绪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使最佳的护理干预,对早期先找流产患者心理进行分析,并且运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保胎成功率,改善患者心态。

  • 标签: 先兆流产 心理护理 保胎成功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结核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1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分析,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两者作用。结果CT和MRI在骨质、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者脓肿的检查中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RI在硬膜囊外或者椎管侵犯、韧带下扩散、骨膜强化的诊断中,诊断率明显高于CT,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钙化诊断中结果明显优于MRI,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全面反映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脊柱结核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立个性化膏滋质量标准提供探索依据。方法通过我院膏滋的生产进行汇总分析。结论膏滋质量标准和小包装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

  • 标签: 膏滋 小包装 出膏量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医患沟通在临床治疗和减少医患纠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生与家属及患者的沟通对该患者的诊疗及预后具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方式、方法相互理解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标签: 医患沟通 心理学知识 技巧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围术期最佳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和全面护理组。基础护理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全面护理组给予围术期全面护理措施。评价(1)手术护理满意水平;(2)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3)焦虑率、抑郁率、感染等并发症率。结果(1)全面护理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水平显著比基础护理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全面护理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基础护理组短,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全面护理组焦虑率、抑郁率、感染等并发症率显著比基础护理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围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其不良情绪,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且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全子宫切除 围术期最佳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高压氧不同剂量下及不同治疗时期NIHSS评分与血中自由基代谢物质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d评分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0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10d后血中自由基代谢物质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0d后两组患者血浆LPO、红细胞GSHPx活性与红细胞GSH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SOD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单人纯氧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理想剂量为0.22MPa,治疗次数以30次为宜。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最佳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共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参照组对产妇产后24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研究组对产妇产后2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结果研究组的首次泌乳时间和泌乳量均优于参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30例母乳喂养,概率为75%,参照组中有24例,概率为60%,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2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婴幼儿的免疫能力,还可以促进产妇自身的身体恢复,同时有效的缩短首次泌乳时间并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 标签: 产后乳房按摩 最佳时间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三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涉及的临床具体表现、不良反应名称、药品的名称和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上。累及10个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0例次,28.99%)、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66例次,23.91%)为常见。上报的不良反应以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142例次,48.30%)及抗癫痫药物(71例次,24.15%)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前3位分别是利培酮、奥卡西平、奥氮平。结论由于精神科及神经科疾病需要治疗的疗程较长,二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广泛,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上述二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促进临床更加安全、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

  • 标签: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抗癫痫药物 不良反应 总结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生化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样本,给予生化检验,自2015年1月起实施质量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的质量。结果质量管理后,检验符合率高于管理前,同时医护患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经分析显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与科室温度、湿度、操作规程、洗液更换、试剂平衡时间等有关。结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经质量管理,保证了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 质量管理 经验
  • 简介:摘要申春悌教授是孟河医派费氏传人,江苏省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病证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师学习期间,发现申教授对不寐的诊治颇具特色,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现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方面总结其独到的学术观点和宝贵的临床经验,以共享于同道。

  • 标签: 不寐 申春悌 病证结合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景建中主任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从事肛肠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在著名肛肠专家周济民老中医、史兆歧教授的言传身教下、刻苦钻研中西医肛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经过不断提高并加以完善,对肛肠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断与治疗形成自已的独到见解,运用于临床并获得患者的好评。

  • 标签: 肛瘘 远端旷置内口结扎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临床带教对护理教学理论和护理工作实践起着承接作用,是培养护生的关键阶段,如何有效帮助护生树立护理观念,培养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是临床带教的基本出发点,本文对多年带教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护生培养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 标签: 90后护生 临床带教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70例轻、重度窒息新生儿,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是否给予综合护理分两组,每组35例,传统护理对照组,综合护理实验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有34例痊愈,护理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14%,明显较对照组高,实验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促进新生儿窒息复苏,并且复苏后的护理能帮助患儿痊愈,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窒息复苏 复苏后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索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办法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负荷诊断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名,该一百名患者已经全部出院或死亡。方法对该一百名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老年性高血压疾病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分辨其发病特点、发病特征和用药规律,对指导当今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老年性高血压主要以收缩压增高型单纯高血压为主,由于血管硬化的问题常常出现脉压差增大的情况,在进行老年性高血压分级之后,利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和调整,结合中医理疗办法和生活的干预,有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缓解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临床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外科复杂感染一例的病原学证据分析探讨,找出总结这类严重疾病的微生物感染菌鉴定对明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起到积极的效果。方法对特殊一例外科复杂感染患者在就医,检查,诊断,手术,治疗,微生物鉴定,对症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这例外科复杂感染坏死性筋膜炎主要是由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导致的严重感染,是一个威胁生命,高死亡率的疾病。临床迅速的诊断和充分的治疗是必须的。外科清创、坏死组织的彻底清除、创面的充分引流以及抗生素的使用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高压氧、物理治疗等可以作为辅助的治疗手段,但是特别重要的是找到这例复杂感染的病原学证据。患者一开始就需采用3种大剂量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通常是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林霉素、甲硝唑、氨基糖苷类等联合应用,共同对抗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根据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敏感的抗生素,加强治疗和护理。患者最后痊愈。结论当前临床医生与微生物检验人员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合作的,临床医生需要我们,患者需要我们,我们及时有效地找到感染源头,我们也需要临床!明确诊断,对症治疗,认真检查,精心护理,密切协作,为患者解除病痛。

  • 标签: 外科 感染 病原学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