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生胸部损伤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胸部损伤患者38例的临床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治愈3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抢救护理,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患者及家属相信正确、及时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士对胸外伤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 标签: 急性胸部损伤 抢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患者预防心脏损伤的有效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06例胸部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方式进行积极的护理配合。结果实施放疗护理后,绝大部分患者对放疗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恐惧和焦虑水平下降、心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持续时间明显减少,除了4例患者由于其它并发症不能坚持治疗外,其它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整个放疗过程。结论有效准确的护理配合可以改善胸部肿瘤术后放疗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减少心脏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及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护理 心脏损伤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胸部创伤引起骨折特点,通过胸片检查,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方法500例确诊病人,男420例,女80例,年龄19~78岁,均行正位与斜位胸片。结果500例正位胸片检出230例,斜位为390例,二者均检出为120例。其中93例合并有气胸、血胸、皮下气肿、肺挫伤等,4例合并有膈疝。结论对于有胸部外伤患者,除正位胸片外,应针对不同伤病部位,进行不同角度的斜位摄片,才能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 标签: CR X线诊断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模拟放射技术检查,观察组患者应用数字放射技术检查,评价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结果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诊断准确率分别76.7%、90.0%,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分别20.0%、6.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数字放射诊断技术应用在胸部创伤患者临床部诊断中,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放射诊断 胸部创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创伤的护理方法与实施心得。方法选择胸部创伤患者(96例),依据不同患者的治疗方式分每组48例的对照组、研究组,前组常规护理,后组全面护理。对体温、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体温、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的各项数据指标均比对照组低,但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O.05,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面护理应用于胸部创伤患者中可加速凝血功能恢复进度,利于尽早清除内部乳酸。

  • 标签: 胸部创伤 手术治疗 全面护理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胸部肿瘤手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胸部肿瘤手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胸部肿瘤手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肺栓塞 胸部肿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胸部CT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检查的97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X线以及胸部CT检查,对比X线检查同胸部CT检查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临床效果,尤其是二者在诊断肺炎时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阴阳性预测值的差异,进而评价胸部CT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无论在肺炎诊断的检出率、特异性、敏感度方面,还是在肺炎诊断的阴阳性预测值方面,胸部CT检查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X线片检查手段,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肺炎的诊断,胸部CT检查不仅检出率高,而且特异性、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炎 CT诊断 检出率 特异性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胸部摄片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60例受检者,均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产原装进口全自动YsioMax型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进行胸部摄片,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别统计DR胸片阳性结果,根据X线照片质量等级标准进行照片分级。结果560例受检者的DR胸片分析发现正常者有544例,占97.14%,陈旧性病变11例,活性性病变5例,老年组的DR征象正常比例最低,照片质量分级显示甲级片498份,占88.93%,乙级片51份,占9.11%,丙级片11份,占1.96%,无废片。结论DR胸部摄片在健康体检中的优势显著,尤其在老年群体中的阳性率最高,对于老年人胸部健康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照片质量高,有利于临床诊断。

  • 标签: DR胸部摄片 健康体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式及经验探析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共72例,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8月~2015年4月之间,将72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有36例。对其中一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设定为常规组,另一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全面急诊护理,设定为全面组。结果两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均抢救成功,全面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疼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数值,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急诊护理能够有效对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严重胸部外伤 急诊护理方式 经验探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胸腔镜这一新的微创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对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小,伤口美观等优点,收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被认为是自体外循环以来胸外科的又一重大技术革新1。而单孔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现将我科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测量室间隔差值诊断贫血的价值。方法选取心室腔密度明显低于心肌、室间隔的150例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组,同期选择非贫血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CT检查,记录室间隔差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记录贫血患者的贫血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贫血组的室间隔差值为22.99±7.02HU(范围为3.92HU~89.22HU),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的2.48±0.47HU(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贫血与室间隔差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在贫血组患者中,轻度贫血患者的室间隔差值为12.14±3.58HU(范围为3.92HU~23.10HU),中度贫血为25.29±6.64HU(范围为9.22HU~45.10HU),重度贫血为54.91±10.16HU(范围为29.32HU~89.22HU),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部CT平扫测量室间隔差值可辅助诊断贫血,可作为常规诊断的补充手段,总结室隔差值最大阈值和贫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也可让诊断贫血的形式多样化。

  • 标签: 胸部CT 室间隔差值 贫血 左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在2011年10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2例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本组22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胸部外伤疼痛评分与满意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n=49,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n=49,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以及满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其睡眠时间明显较长,满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不仅能降低疼痛程度,还可改善其睡眠质量,对维持护患间良好的关系也有着促进的作用。

  • 标签: 胸部外伤 综合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外科手术对严重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0例严重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患者,医护人员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数据检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主要手段包括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开胸手术等,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5例送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患者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死亡率为10%。75例患者抢救成功,治愈率为90.0%,住院3~8周,平均(13.2±3.1)d,均康复出院,出院后患者基本无复发。结论尽快将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去,治疗疗效显著,实施开胸手术的患者,术后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MDCT胸部扫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对自2010以年来在我院行胸部DR片、常规剂量MDCT及低剂量MDCT随机抽取各800人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方法检查阳性率。结果低剂量MDCT扫描发现胸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DR片检查(P>0.05),而与常规剂量MDCT扫描发现胸肺疾病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低剂量MDCT受检人员辐射剂量却大幅减少。结论低剂量MDCT检查技术应用于健康体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MDCT 低剂量扫描 健康体检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在治疗后证实为单纯胸部创伤疾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常规模拟放射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采用数字放射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诊断检查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诊断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1%,高于对照组的61.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同时缩短检查所需时间。

  • 标签: 胸部创伤 数字放射技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存在关联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我院100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分析,探究其可能导致肺炎发生的因素,1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患者肺炎发生率为10%,放疗剂量、是否合并全身疾病(本次重点讨论糖尿病)、是否有肺部疾病等方面因素均会对患者的肺炎发生率产生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治疗胸部肿瘤的过程中,放疗剂量、是否合并全身疾病(本次重点讨论糖尿病)、是否有肺部疾病等方面因素均是导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因此需引起临床注意。

  • 标签: 胸部肿瘤放疗 急性放射性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胸部CT表现及其在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10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观察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100例患者中良性结节28例(28.0%),恶性结节72例(72.0%);两组结节直径、在肺叶中分布、出现钙化、空洞几率等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结节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1或P<0.05)。结论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可尽早对其形态特征做出分析,进一步加以良恶性定性诊断,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

  • 标签: 胸部CT 孤立性肺小结节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体检中CT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6月到2015年7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9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所有患者行胸部CT体检,分析CT检查结果的正确率。结果浸润性导管癌有64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有12例,腺癌有16例。CT图像可见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病灶有细沙粒样钙化表现,腋下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脂肪间隙受累。结论乳腺癌患者胸部CT有明显特征,临床可根据CT表现实现早期的准确诊断。

  • 标签: 乳腺癌 CT 胸部体检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胸部创伤检查中实行CT检查与X线平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80例患者实行CT检查与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结果相比较CT检查来说,X线平片检查肋骨骨折等具有比较好的诊断效果以及检出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检查胸部创伤患者中实行CT检查与X线平片两种方式均具备各自优势,为了能够提高准确率与漏诊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合用两种检查手段。

  • 标签: 胸部创伤 X线平片 CT检查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