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腹部外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都经由医护工作者院前急救处理,入院后进行手术。结果有1例患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死亡,有1例患者由于伤势严重在转运过程中死亡,死亡人数共2例,其余的66例患者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成功,院前急救有效率高达97.05%。结论给予腹部外伤患者积极、恰当的院前急救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腹部外伤 院前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眼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择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8例,对对照组中的48例眼外伤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眼外伤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中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的患儿;观察组中患儿及患儿家属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0.8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眼外伤患儿进行护理后有利于患儿的康复,获得了患儿父母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眼外伤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的婴儿立位腹部X线片,合理的体位可为诊断采集最大限度的信息量。方法50例,年龄0~12个月,男30例,女20例。患儿家属侧立于胸片架旁,其近胸片架侧膝关节呈90度屈曲,足下踩一垫脚凳,使股骨干与地面平行,股骨干的中点对准胸片架纵轴。患儿取前后位坐于股骨干中点,家属双手握住患儿相对应侧上臂,并使患儿双臂上举,以减少体重对脊柱的压力,双手拇指固定患儿头部,使其头部和背部同时靠于胸片架,中心线通过脐垂直射入胶片中心。结果50例婴儿立位腹部平片均一次拍摄成功,结论我们通过多年的总结发现此种体位可以很好的解决腹部立位摄片问题。

  • 标签: DR 婴儿立位腹部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眼外伤后交感性眼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56例眼外伤后交感性眼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78人,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78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达到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眼外伤后交感性眼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眼外伤 交感性眼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乡镇医院诊治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探查,并且分析患者的手术方法、治疗方法以及临床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腹部超声探查,结果显示3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91.67%;36例患者中,26例行急诊手术,10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8例无效行中转手术;36例患者中32例痊愈,占88.89%,4例转送上级医院,3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乡镇医院在诊治闭合性腹部损伤时,根据腹腔穿刺和B超检查结果,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也是降低死亡率的一个关键。

  • 标签: 乡镇医院 闭合性腹部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外伤性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11例,其中7例行脾切除,4例行保脾手术,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急性外伤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抢救成功的保障,诊断中应以临床为主,应注意多发伤、复合伤和延迟性脾破裂;治疗应根据患者伤情选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应据脾损伤情况、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决定。保脾治疗占有重要地位,但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遵从挽救生命第一、保留器官第二的原则。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腹部手术脂肪液化临床诊断的效果与妇产科腹部手术产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方法把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妇产科手术出现脂肪液化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患有脂肪液化的病人在诊断过程中的效果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观察病人在接受临床诊断后的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在对100例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后,患者的脂肪液化情况有一定的改善。结论通过对100例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观察,可以看出临床诊断应用在妇产科腹部手术脂肪液化中,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找出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腹部手术 脂肪液化 临床诊断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风险事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78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ADL评分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为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P<0.05),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临床风险事故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外伤 护理 风险事故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4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实施综合急诊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抢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78.38%,好转18.92%,死亡2.70%,对照组基本痊愈56.76%,好转29.73%,死亡13.51%,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实施临床急诊综合护理方案,可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外伤 肝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机制、诊断要点、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12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胃瘫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17~40d全部治愈,胃液引流量明显减少,腹部症状体征消失,胃排空功能恢复正常。对所有患者复查胃部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胃蠕动波正常,造影剂排空正常,造影剂可顺利通过吻合口。7例(58.33%)患者治疗2~3周后症状恢复;3例(25%)治疗3~4周症状恢复;1例(8.33%)治疗4~5周症状恢复;1例(8.33%)治疗后5~6周症状恢复。结论术后胃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部手术的术后近期并发症,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等辅助检查,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但对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不能完全排除机械性梗阻者,应考虑手术探查。

  • 标签: 腹部手术 胃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缝合术方法保脾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0例缝合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外伤性脾破裂经缝合手术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3~18天。结论对裂口小,未伤及大血管的I、Ⅱ级脾破裂,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脾外伤病人,应用缝合修补技术进行止血比较安全有效。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式及经验探析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共72例,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8月~2015年4月之间,将72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有36例。对其中一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设定为常规组,另一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全面急诊护理,设定为全面组。结果两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均抢救成功,全面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疼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数值,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急诊护理能够有效对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严重胸部外伤 急诊护理方式 经验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研究观察其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发异同,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有30例,对照组有30例,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辅助以心理护理服务,对照组是一般的常规护理治疗,对两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研究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结果是实验组的研究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6.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0%,两个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外伤急诊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之后,极大的促进了患者治疗康复的速度,减轻了患者肉体的疼痛,增强了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患者的住院期有所减少,结果值得采用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外伤急诊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外伤患者急诊手术前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2012~2014年所收治的75例骨科外伤患者,按照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和心理疏导组。基础护理组行急诊手术常规护理;心理疏导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基于急诊手术前患者心理反应施加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价(1)患者家属满意度;(2)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3)不良心理改善率。结果(1)心理疏导组患者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比基础护理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心理疏导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显著比基础护理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心理疏导组不良心理改善率显著比基础护理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外伤患者急诊手术前多存在紧张、焦虑不安、恐惧、悲观、猜疑等不良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疏导护理措施,可减轻和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提升家属满意度,对构建良好医患、护患关系有利。

  • 标签: 骨科外伤患者 急诊手术前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螺旋CT诊断应用与腹部疝中的重要临床价值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部疝中患者18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9)和实验组(n=9),给予对照组患者X线片诊断,给予实验组患者螺旋CT诊断,其后比较两者腹部疝中患者的诊出率和漏诊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出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部疝中应用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同时使误诊率得到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腹部疝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应用在异位妊娠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8月被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共有50例,对所有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经过检查,50例患者均符合异位妊娠诊断标准,其中,陈旧型患者12例,破裂型患者14例,流产型患者6例,未破裂型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经手术复核,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符合率为100%。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患者早期诊断中,可提高病人的确诊符合率,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确诊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部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患者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监测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min、45min、60min以及手术结束后体温,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86.7%,远高于对照组的51.7%,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缓核心体温下降,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 腹部手术 核心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腹部大手术体温、术后麻醉及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腹部大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干预组给予保温毯、输液加温仪、术中用37℃盐水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体温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24小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术毕拔管时间、术后寒战评分。结果干预组的各项手术情况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保温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腹部大手术的患者术后低体温、寒战的发生率、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麻醉的恢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