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摆放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中采用摆放,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肌力分级以及生活自理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摆放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 标签: 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摆放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按人院先后将2013年1月—2O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入院后的早期,即重视和加强各种体位的摆放,并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内和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χ2=44.505,P<O.05)。结论重视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各种体位时摆放,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后遗症,且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 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中摆放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5月—12月本院接诊的脑卒中偏瘫病患106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A组和B组(n=53)。对两组都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同时对A组加用摆放措施。分析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A组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87.62±4.01)分,优于B组的(79.55±4.1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对康复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8.11%,比B组的83.02%高,P<0.05。结论于早期康复护理中积极采用摆放措施,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病患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应用价值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案改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摆放正确率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86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案改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摆放正确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摆放正确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案改善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摆放正确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专案改善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过程中摆放的应用价值,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摆放处理,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时,摆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良肢位摆放
  • 简介:摘要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在对康复医学和护理学资料进行研究之后对设计和摆放进行全面优化调整,希望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

  • 标签: 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后期实施摆放,试验组患者康复护理早期实施摆放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探究摆放的临床效果特点。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61~69岁,平均年龄为64±2.7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4.23±2.37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常规护理;治疗组15例,进行摆放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MBI、FMA评分平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前和后的MBI、FMA评分平均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高于治疗组。结论摆放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偏瘫后的生活自理功能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良肢位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观察。方法选取2011—2016年我院接收的患有脑卒中偏瘫的1026例患者,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康复人数有801例(78.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19.3±2.5)分,相比于护理前康复人数为496例(48.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0.9±3.3)分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的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促进患者早日进行正常生活。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早期良肢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结合姿摆放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取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结合姿摆放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第3天、品管圈活动后1月、3月的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护理1月、3月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结合姿摆放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偏瘫 脑卒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肢体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作用。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肢体位摆放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肌痉挛、关节痉挛以及肩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进行肢体位摆放康复锻炼,对促进患侧肢体活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良肢体位摆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控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位摆放正确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康复中心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品管圈实施之前收治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品管圈实施后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开展肢体位摆放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肢体位摆放正确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前肢体位摆放正解率为70.48%,实施后正确率为91.2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4,P<0.05);品管圈实施后护理满意率达到95.00%,较实施前的74.29%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位摆放正确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体位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许多疾病治疗的根本办法,但是由于传统手术的创伤面积比较大,恢复期较长,所以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患者的心理负担比较重。妇科手术是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的手术类型,对于比较重视自身形象的女性而言,手术疤痕的遗留不仅会对其身体造成影响,对其心理的影响也非常巨大。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地进步,妇科腔镜微创手术终于被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中,此种手术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微创和恢复期较短。虽然妇科腔镜微创手术优势明显,但是其操作难度相比于传统手术而言有所提升,手术体位的摆放就是难点之一。本文针对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指导妇科腔镜的手术实践。

  • 标签: 妇科 腔镜手术 体位摆放
  • 简介:摘要红斑性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更为少见,本病以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性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一例学龄期儿童红斑性痛症误诊1例,以期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红斑性肢痛症 周围神经损害 神经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四烧伤整形患者临床护理手段,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4月之间接收并治疗的87例四烧伤整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手段,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观察并分析两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91%,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所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四烧伤整形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康复速度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四肢烧伤整形 临床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同体位摆放配合对肛肠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88例肛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体位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截石配合优质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侧卧配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舒适度为93.18%,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为72.73%,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77.27%,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侧卧配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肛肠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率,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体位摆放 肛肠手术 舒适度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手术室低值耗材的超市化摆放与规范化管理的方法。方法我院于2015年3月开始实施手术室低值耗材超市化摆放与规范化管理,总结实施超市化摆放与规范化管理前我院手术室低值耗材的管理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比较实施超市化摆放与规范化管理前后我院手术室术前物品准备情况,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医师对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情况,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手术室低值耗材实施超市化摆放与规范化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在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低值耗材 超市化摆放 规范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俯卧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PPV)可减轻患者背侧肺组织压力,促进肺泡复张,改善气体交换。至今,PPV已被认为是纠正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难治性低氧血症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护理措施。俯卧通气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是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让病人选择俯卧式体位,可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肺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善胸壁的顺应性;以促进下垂不张部位的肺得以扩张,进而实现通气灌注比例的调节以及呼吸衰竭病人氧合情况的改善,最终确保肺功能尽快恢复以及早日脱机。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护理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