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的发生情况和具体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析血清胆固醇检测值异常的发生情况和具体原因,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果500例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中,157例患者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总发生率为31.40%。其中14例患者检测结果降低,占8.92%;143例患者检测结果升高,占90.08%。继发性原因是导致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重要原因,以肝脏病变、糖尿病、药物原因、肾病综合征、类脂性肾病、慢性肾炎和甲减较为常见。结论医务工作者要明确可能导致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及早发现异常结果,并及早采集血样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检测结果 异常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酯酶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酯酶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酯酶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732例患者乙肝病毒的血清标志物(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的含量,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HBsAg(+)、HBe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7.4%,平均含量2.49E+07IU/ml;HBsAg(+)、HBeAb(+)、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2.1%,平均含量5.15E+06IU/ml;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0.8%,平均含量1.32E+04IU/ml。结论HBV-DNA水平和HBVM的表现模式存在关联,大三阳患者的标本HBV-DNA值较小三阳组与HBsAg(+)、HBcAb(+)组的标本更高,说明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HBeAb(+)、HBcAb(+)乙肝病毒复制并非完全停止,只是其复制水平明显降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可表达HBV感染和病毒复制水平。

  • 标签: 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确诊为AKI的患者90例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RBP,同时检测早期肾损伤指标胱抑素C(Cys-C),综合分析结果。结果试验组血清RBP和Cys-C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随着病情加重而呈现升高趋势;各组患者的血清RBP和Cys-C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且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BP如同Cys-C一样对于AKI早期辅助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血清BDNF和5-HT水平及其焦虑和抑郁的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80例和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血清BDNF、5—HT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状况。结果疾病组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当中的BDNF和5—HT血清浓度无相关性,但是在健康组当中两者呈现正相关;疾病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DNF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的发生当中有一定的生化机制作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显著,但是主要表现在疼痛感所导致的继发性状态,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生化机制无明显关联性。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mdash 羟色胺
  • 简介:摘要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1。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据报道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27.3%,且便秘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便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与诸多因素有关,目尚未完全阐明。近期研究表明,胃肠道动力下降、血清肠道神经递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5羟色胺等含量异常是慢性便秘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目前iNOS及5-TH对慢性便秘在影响、形成机制及治疗方面还欠缺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就iNOS及5-TH对便秘形成可能关联及机制进行综述,初步探索便秘的血清学量化指标。

  • 标签: 便秘 iNOS 5-TH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中的诊断意义。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清孕酮、HCG检查的孕妇中,按照妊娠结局随机抽取45例先兆流产患者作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健康孕妇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酮及HCG检测结果。结果在孕6周时,观察组血清孕酮、HCG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血清孕酮联合HCG诊断先兆流产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92.9%,准确度94.3%。结论血清孕酮联合HCG检查对先兆流产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预测孕妇妊娠结局,需予以重视。

  • 标签: 先兆流产 血清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分析维生素D与ADH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42例新诊断的ADHD患儿和6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血清25(OH)D水平的检测,比较两组儿童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ADHD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51±7.23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69±9.25nmol/L)(P<0.05),ADHD组患儿维生素D缺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患儿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25(OH)D水平与ADHD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维生素D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106例和健康体检者96例,设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组和正常对照(Normal)组,分别对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油三脂(TG)、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GB)进行检测,两组结果间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CRF组血清TG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F组血清TBIL、DBIL、ALB和HG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F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减低,其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清胆红素 血红蛋白 白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的5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250例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设定为观察组,另250例为健康体检人群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一晚8点后禁食,第二天早上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稳定性较好,可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清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健康人群血清CA50含量以及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华东疗养院健康体检的2000名体检者,根据年龄分成5组<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用化学发光法分析各组血清CA50水平。结果<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组间两两比较,CA50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分别与≥60岁组CA5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增加CA50对不同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应采用多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

  • 标签: CA50年龄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40例为胃癌组,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患者32例为胃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测定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对三组受检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及其比值(PGR)进行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结果胃蛋白酶原Ⅰ在胃癌组分泌最低,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高;胃蛋白酶原Ⅱ在胃癌组分泌最高,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低。PGR在胃癌患者明显降低。结论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指标,而且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为无创性检查,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可以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研究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了解甲减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研究者的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水平进行测定,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容量(SHBG)进行测定。结果睾酮(T)、雌二醇(E2)和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容量(SHBG)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组间数据相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当女性患者发生甲减时,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紊乱。

  • 标签: 女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清性激素水平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35例,将同一时期内在该院体检正常者35例划入对照组,对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进行对比。结果CHD组的UA值为(399.47±53.01)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CHD组的IBiI以及TBiI与DBiI的值分别为(5.49±0.91)、(8.16±1.03)、(0.63±1.37)mol/L,显著小于对照组,该两组的TBiI与IBiI、以及UA和DBiI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UA指标会出现明显的升高,TBiI指标又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应当在临床检验诊断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同时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为依据将观察组分为不同积分组,并对比观察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而尿酸水平则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内不同积分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尿酸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酸与血清胆红素检验可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尿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然而,血清脂蛋白a水平是否同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有关,暂无相关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明确血清脂蛋白a水平同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首次缺血性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a浓度。随访12个月,明确12个月时患者复合性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机梗塞和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322例患者,其中失访及资料不完善72例,最后250例纳入到被研究中。26例患者发生了复发性血管事件。将复发和未复发进行比较,复发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血清脂蛋白a水平增加是缺血性卒中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azardratio,2.60;95%confidenceinterval,1.19–5.67;P=0.016)。结论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脂蛋白a 缺血性卒中 复发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血清IL-18的含量。结果观察组发病后第1d、7d的血清IL-18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两组差异对比P<0.05;而发病后第14d、21d的血清IL-18含量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第1d血清IL-18含量与第7d、14d、21d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而第7d则显著高于第21d,且差异比较P<0.05;而其余各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间,可能存在IL-18的参与,而通过对患者IL-18的水平改变进行动态观察,有利于对其病情变化进行监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清白介素-18 改变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的。方法选取我院已被确诊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应用PCT监测,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按照推荐剂量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剂量及炎性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7.1±1.4)d,明显优于对照组(10.0±1.9)d,同时研究组药物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的各项炎性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减轻了医院的床位周转压力。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监测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CHD合并OSAHS患者30例、单纯CHD患者3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D合并OSAHS组患者的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OSAHS加重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因此可通过监测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