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酶法用于中药提取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有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故酶法不失为一种最大限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一,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新技术。

  • 标签: 总黄酮 酶法 垂盆草 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糖血症”患儿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半乳糖血症”患儿1例,对其血尿常规、肝脏ECT、肝脏B超、透露核磁共振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其家庭成员遗传代谢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肝脏ECT提示肝脏摄取功能减低,肝脏B超提示肝脏增大,头颅磁共振检查可见异常信号。遗传代谢基因检测发现患儿GALT基因出现复合杂合核苷酸变异,且其父母均为杂合子,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确诊为“半乳糖血症”。结论经遗传代谢基因检测可确诊“半乳糖血症”的患儿,在日后临床治疗其日常喂养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指导性作用。

  • 标签: 半乳糖血症 回顾性分析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血清中钙和离子钙的升高或降低趋势是否有一致性。方法统计分析同一样本血清钙和离子钙的测量结果,比对两种结果的降低或升高的趋势性。结果血清钙和离子钙下降趋势不一致。结论离子钙和血清钙的测定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有必要两者同时进行测定。

  • 标签: 血清总钙 离子钙 钙的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压迫首次解压时间及时长压迫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91例,按照术后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时间及压迫时长不同分为四组。首次减压时间分别设为1h和2h,压迫时长定为4h和6h,每次减压时间定为1h进行对比。结果四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一组出血,血肿,水泡与二三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一二组肿胀发生率、疼痛程度均小于三、四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h开始减压,压迫时长4小时,患者肿胀疼痛程度较轻,是合适的首次减压时间和压迫时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桡动脉压迫器(Radid Arlery compressor) 血管并发症(Complication)
  • 简介:摘要目的紫草是常用的中药,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收敛止痛、解毒透疹作用。紫草中主要的药用成分是紫草,紫草类中药含有十几种紫草素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以左旋紫草素为主的羟基萘醌类色素,临床上常用植物油浸泡紫草来制作紫草油或者紫草膏使用,新疆紫草和滇紫草资源较为丰富,但习惯以新疆紫草较为常用,现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两种紫草中左旋紫草素的含量,比较二者的差异,为紫草油原料药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现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市面上新疆紫草和滇紫草中有效成分左旋紫草素的含量,以便筛选药效较高的药材来制备紫草油或紫草膏。结果新疆紫草中左旋紫草素含量和滇紫草左旋紫草素含量相同。结论新疆紫草和滇紫草均可作为紫草油和紫草膏的原料药材。

  • 标签: 新疆紫草 解毒透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乳腺腺样囊性癌(ACC),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形态、临床特点及ER、PR、Cerb-B2的表达及其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乳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大体观察及辅助检查。结果乳腺腺样囊性癌大体观察为界限较清楚的肿块;光学显微镜检查组织形态相似于涎腺的同型肿瘤,具有双相性组织形态特点,由腺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样肌上皮细胞构成。免疫组化结果ER(-)、PR(-)、C-erbB-2(-)、E-cadherin(+)、Ki-67(20%+)、CD117(+)、Vim(+)、CD10(—);CK7、P63、S-100、calponin、P53部分细胞阳性。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预后好,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受累少见。

  • 标签: 乳腺腺样囊性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报道6例肿瘤患者继发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析其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AML潜伏期分别为16年、4年、4年,其中2例随访48及10个月均处于缓解状态,另1例随访2个月死亡;1例MAL潜伏期为4年,随访18个月死亡;1例MDS潜伏期为2年,随访7个月死亡;1例ALL(ph阳性)潜伏期9年,随访15个月处于缓解状态。结论肿瘤患者采用烷化剂、蒽环类、紫杉醇类药物化疗以及放疗可导致发生s-AML/s-MDS。部分药物累积剂量超过标准剂量时风险进一步提高。s-AML/s-MDS临床特点与原发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似,预后差。

  • 标签: 肿瘤 继发性 恶性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浆中钙与离子钙测定在诊断肿瘤性高钙血症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素锂抗凝血浆,主要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及邻甲酚酞络合酮法对78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中的钙和离子钙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清蛋白及pH值,计算校正钙和校正离子钙,根据数据进行统计指标。结果测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cTCa浓度、ICa及nIC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a升高阳性率高于cTCa,分别为18.18%和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断中,ICa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高钙血症的诊断率。

  • 标签: 高钙血症 总钙 离子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黄芩黄酮对高血脂小鼠降血脂的研究。方法把高脂小鼠随机分为高脂组(9只,生理盐水),辛伐他汀9只,6mg/(kg.d)组,黄芩黄酮9只,80mg/(kg.d)组,黄芩黄酮80mg/(kg.d)+辛伐他汀6mg/(kg.d)组,辛伐他汀9只,12mg/(kg.d)组,喂养30天,分别测定小鼠TC,TG,LDL-C,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6mg/(kg.d)辛伐他汀联合有效剂量的黄芩黄酮的降血脂疗效与12mg/(kg.d)相当。结论联合治疗比单用辛伐他汀或黄芩黄酮能更好降血脂,黄芩黄酮可作为他汀类降脂药的理想补充剂。

  • 标签: 辛伐他汀 高血脂 黄芩总黄酮
  • 简介:摘要水质氮含量是富营养化状态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水质检测要求对水质氮进行重点的分析。而对于水质氮的相关检测方法中,最常用的是紫外分光光度法,但这种方法的实际运用中,常出现出现一些不稳定问题如空白值偏高、样品测定值不准等,测定值往往存在较大的波动。本研究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氮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法,以求提高测定值的准确性。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水质总氮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对高颈段脊髓室管膜瘤的认识。方法报道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累及高颈段脊髓的室管膜瘤1例,观察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及其治疗方式和预后。结果该病例颈椎MRI平扫显示第1至5颈椎椎体水平脊髓内见条带状低T1WI、T2WI周围高信号、中间低信号,增强扫描提示颈2~4段脊髓肿块环状强化,计算机测量全部病变范围15.1×7.7×52.4mm,全麻下行脊髓内病变切除术,术中病理诊断为胶质瘤室管膜瘤(WHO分级Ⅱ级)。结论该病例是室管膜瘤,手术宜选取有明显强化囊变的肿瘤全部切除。

  • 标签: 脊髓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囊性变神经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Miller-Fisher”“儿童”“抗GQ1b”为关键词,对2010年至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就此结合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儿2例女孩,1例男孩,发病年龄分别为15岁、2岁1月和6月5天。3例患儿为亚急性起病。Miller-Fisher综合征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当感染、疫苗接种后出现共济失调等表现时应高度考虑;该3例病例首要临床表现分别为步态不稳、饮水呛咳及双眼睑下垂;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为眼球运动障碍、饮水呛咳及四肢无力;主要神经系统体征为眼外肌麻痹、水平性眼震、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辅助检查脑脊液(CSF)蛋白-细胞分离2例;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3例;抗GQ1b抗体阳性1例;头颅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3例均予以人免疫球蛋白为主,辅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均有效缓解,3个月后随访3例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Miller-Fisher综合征临床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脑脊液、神经电生理及抗GQ1b抗体等检查可协助诊断。予以大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标签: Miller-Fisher 综合征 抗GQ1b抗体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四项及胆汁酸随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而变化的情况,并探讨联合检测凝血四项及胆汁酸的意义。方法采用Dimension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1例肝病患者及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胆汁酸(TBA)测定,同时用赛科希德SF—8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TBA在各型肝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TT、FIB四项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慢性中、重度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及重症肝病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检测PT、APTT、TT、FIB及TBA能较好地反映肝功能状况并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可以从多方面为肝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依据。

  • 标签: 总胆汁酸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汁酸及肝功指标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肝病患者100例以及在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正常人10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血清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病组患者的血清TBA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其中以急性肝炎组增高幅度最显著,而肝病组患者的CHE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以肝硬化组降低幅度最显著。结论血清TBA、CHE可较好地反映出肝细胞的受损情况,联合肝功常规指标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总胆汁酸 肝功指标 肝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