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导管部分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这期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47例,均采用经导管部分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方法,分析干预后患者的肝纤维相关指标、血常规变化、门静脉宽度变化以及脾脏大小变化等。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比干预前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经导管部分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有着极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各项临床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适宜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 经导管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经验及术后效果、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二年期间,所做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性疾病的手术进行分析:全组18例患者,18条肢体,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下肢动脉栓塞情况及病变范围,均给予急诊行股动脉或腘动脉切开取栓术。结果 术后第1-2天血运恢复17条肢体,足背动脉恢复搏动15条肢体。除1例肢体截肢外,余17条肢体随诊2月~1年,皮温、皮色、足部活动均正常,效果良好。 结论 下肢动脉取栓术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手术的关键是重建肢体远端的血供及术后远端动脉的通畅率。

  • 标签: 动脉栓塞 取栓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聚焦护理模式应用于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能否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将本院收治的40名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列为B组(对照组),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在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间,将本院收治的另外41名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列为A组(观察组),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加聚焦护理模式。然后对比A、B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心理状态。 结果 A组患者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出院时的心理状态则明显好于B组患者。 结论 对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聚焦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聚焦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观察聚焦护理模式 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患者 不确定感 心理状态 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肺栓塞(PE)患者开展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疑似肺栓塞(PE)患者为研究样本(94例)(2020年6月~2022年6月),患者开展病理诊断(已确诊92例),对患者开展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观察其影像学特征与栓子情况,计算诊断率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94例疑似肺栓塞(PE)患者经过病理诊断确诊:92例阳性,2例阴性,经过肺动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开展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录本院2020年8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院的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为样本,其中33例患者术后开展常规护理措施,相关数据录入对照组,33例患者术后开展延续性护理措施,相关数据录入干预组,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干预前组间自护能力评分差异小(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护能力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组间患者GAD-7、PHQ-89评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讨论: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实施,对冠心病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显著,在医疗干预后,联合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优化身心状态,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自护能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接受桡动脉入路PCI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近1年,研究对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样本例数选择100例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作随机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为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PCI术 护理风险管理 导管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肺栓塞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肺栓塞 满意度 情绪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样本,均行超声诊断,对其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参与研究的50例患者,病理学及MRI诊断均确诊,且均为原发灶,病灶共60个,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检出50例,检出率100%,检出病灶58个,检出率96.67%。结论:在肝癌诊断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理想,其可观察到肿瘤明显的超声表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术中血管外超声及动脉压力梯度测定对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血管进行精准评估,为股浅动脉病变支架的植入与否提供客观依据,探索一条精准、经济、客观的评价方式,最终达到少用或不用支架,提高病变血管远期通畅率。方法 回顾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20例(均为单侧病变)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均针对靶病变进行球囊扩张,其中10例囊扩张后依据DSA造影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支架植入,10例球囊扩张后依据术中体外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决定是否行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比例 2年期靶病变通畅率及整体花费,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皮温、跛行距离、ABI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DSA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12例,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6例,DSA组患者与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24个月靶病变通畅率分别为90%VS90%;DSA组患者与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平均花费4.34 VS 3.54万元;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 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对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组支架植入数量及整体花费显著少于DSA组的同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2) 术中B超评估联合压力梯度测量为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是否植入支架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可以在该类患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股浅动脉 术中B超评估 压力梯度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9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神经介入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9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神经介入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2020年6月到2021年7月,选取120例ICU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对应护理方案。结果:120例ICU患者中,VTE发生率是16.67%。其中发生VTE患者与未发生VTE患者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发生VTE患者的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72h、机械通气不当、合并基础病、血液高凝、下肢骨折发生率大于未发生VTE患者(P<0.05)。结论:明确ICU患者中的VTE发生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可预防VTE发生。

  • 标签: ICU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2020年6月到2021年7月,选取120例ICU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对应护理方案。结果:120例ICU患者中,VTE发生率是16.67%。其中发生VTE患者与未发生VTE患者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发生VTE患者的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72h、机械通气不当、合并基础病、血液高凝、下肢骨折发生率大于未发生VTE患者(P<0.05)。结论:明确ICU患者中的VTE发生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可预防VTE发生。

  • 标签: ICU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0月 ~2021年10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62例,按照患者接受护理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 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 22.58%,观察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髋部骨折患者开展早期预防护理能够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加快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髋部骨折 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进行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详尽了解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何种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方法: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总历时一年,起止日期为2021年4月,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共收纳8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此次医学专项研究将完全遵从随机均分的准则,将80例患者分为Q组与F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当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正式启动后,所有Q组患者在研究全过程中,均会统一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所有F组患者则会在研究全过程中,统一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最终依照不同护理措施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实际发生情况,来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实际价值。结果:通过分析整理研究数据可以看出,F组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要明显优于Q组。结论:经由我院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实际结果可以判定,当患者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遏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其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时,具备极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进行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详尽了解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何种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方法: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总历时一年,起止日期为2021年4月,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共收纳8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此次医学专项研究将完全遵从随机均分的准则,将80例患者分为Q组与F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当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正式启动后,所有Q组患者在研究全过程中,均会统一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所有F组患者则会在研究全过程中,统一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最终依照不同护理措施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实际发生情况,来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实际价值。结果:通过分析整理研究数据可以看出,F组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要明显优于Q组。结论:经由我院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实际结果可以判定,当患者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遏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其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时,具备极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进行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详尽了解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何种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方法: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总历时一年,起止日期为2021年4月,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共收纳8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此次医学专项研究将完全遵从随机均分的准则,将80例患者分为Q组与F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当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正式启动后,所有Q组患者在研究全过程中,均会统一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所有F组患者则会在研究全过程中,统一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最终依照不同护理措施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实际发生情况,来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实际价值。结果:通过分析整理研究数据可以看出,F组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要明显优于Q组。结论:经由我院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实际结果可以判定,当患者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遏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其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时,具备极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T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疗效较高,P<0.05。结论:当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CT介入可以提高治疗疗效,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CT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护理效果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72例入心脏介入导管室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在护理期间是否开展健康教育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未开展健康教育)与实验组(36例: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相关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 护理效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