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头颈部CTA中应用低剂量CT技术扫描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头颈部CTA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剂量CT检查。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CT检查。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辐射剂量水平、图像清晰度等数据。结果 低剂量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常规组,但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水平低于常规组,但P>0.05。低剂量组清晰度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 简介:目的:空勤体检数据库是一个基于微软Access2000的关系型数据库,它以“民航航空人员体检登记表”为雏形设计,项目简单明了。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强大的查询和报表设计功能、安全的数据库管理手段,并可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利用此数据库,可科学、高效地管理空勤体检资料,更好地为空勤健康和飞行安全服务。

  • 标签: 空勤体检资料 计算机化管理 数据库 空勤健康 飞行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疾病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核医学科拟行放射性碘治疗的DTC术后患者,在治疗前均行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基于其结果将不适宜立即行碘治疗的患者排除,剩余患者口服131I(100-200mCi)后2-4天行治疗后全身显像+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以后者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残甲、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检出的诊断效能。结果: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在残甲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3.8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而阴性预测值(12.50%)较低;在淋巴结转移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57.97%、100%、100%、92.89%、93.53%;在远处转移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1.11%、100%、100%、98.21%、98.21%。另外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剂量CT还发现4例无显像剂浓聚的典型肺转移。结论: 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DTC术后患者残甲、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在远处转移灶方面灵敏度较低,但断层融合显像中的诊断剂量CT能发现部分无显像剂浓聚的肺转移病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灵敏度,因此其在DTC术后疾病状态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高锝酸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融合显像
  • 简介:摘要:智能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给许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的全面普及,医学信息处理也应用了这一技术,有效提高了医学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计算技术被广泛使用在医疗多个方面,实现了医院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加快医疗工作迈向规范化的脚步,实现医疗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对于医疗科学领域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医学信息处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计算化认知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 连续收集年龄≥60岁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7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危险因素控制,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每周5天、每天30分钟、共7周的计算化认知训练。在干预前、干预7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析数据变化。结果 干预组7周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计算机化认知训练 认知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CT不同重建技术进行计算辅助诊断(CAD)肺结节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98),是我院2019.1~2021.1收治的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低剂量CT检查,对原始数据分析采用AIDR 3D(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IDRE(云迭代剂量降低重建)、QD(量子降噪)、FBP(滤波反投影)重建技术,观察各项技术平均SNR(信噪比)、平均CNR(对比噪声比)差异,并观察各种重建技术CAD诊断肺结节效能。结果:四种重建技术下,平均SNR值、平均CNR值上,IDRE较高,且假阳性个数少(P

  • 标签: 肺结节 CAD 不同重建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ET/CT显像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时段:2020.01-2020.08,选择我院接收的100例肿瘤患者,均实施PET/CT显像检查,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精细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50例,对比显像达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显像达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精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具有提高PET/CT显像检查达标率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精细护理干预 肿瘤患者 PET CT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动态显像诊断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 2017年 11月 ~2018年 6月我院所接收的 70例肾动态显像诊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根据护理干预的应用措施不同分为综合组和传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 35例。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统计综合组和传统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并且进行检测依从性以及显像失败率等指标的对比观察。结果:综合组的检测依从性 33例( 94.29%)显著高于传统组 24例( 68.57%), 综合组的显像失败率1例( 2.86%)显著低于传统组 6例( 17.14%),且对照均存在 P< 0.05则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肾动态显像诊断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显像失败的几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肾动态显像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上胰腺癌诊断中 18F-FDG PET-CT显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10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 60例胰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采取 18F-FDG PET-CT显像方法,诊断标准以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胰腺癌诊断过程中 18F-FDG PET-CT显像方法应用的敏感度、准确度和特异度进行观察。结果 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可以发现,在胰腺癌早期诊断过程中 18F-FDG PET-CT显像方法在敏感性和准确性方面明显更高,而且对于病灶较小肿瘤在检出率和检测准确率方面相对较高。

  • 标签: 胰腺癌 18F-FDG PET-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核素显像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助于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总计18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核素显像检查,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配合参与。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的准确度、漏诊误诊率、特异度、 敏感度情况。结果:恶性结节诊断准确度为98.03%、良性结节诊断准确度为96.00%、特异度为92.85%、敏感度为97.36%。结论:甲状腺核素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疾病诊断准确率高,助于临床治疗工作开展。

  • 标签: 甲状腺核素显像 甲状腺结节 诊断准确性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计52例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均在同期采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核素心室造影显像法,对比两组图像特征与心功能参数。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表现为室壁变薄、左室心腔扩大、左室增大,在静息状态下,放射性分布有所改善。核素心室造影显像法显示左室收缩、增大,相位呈现出不均匀分布。在心功能参数上,扩张型心肌病组与对照组也存在明显差异,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该种方式无创、准确性高,这一检查方式值得在疑似患者群体中推广。

  • 标签: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有效性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计52例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均在同期采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核素心室造影显像法,对比两组图像特征与心功能参数。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表现为室壁变薄、左室心腔扩大、左室增大,在静息状态下,放射性分布有所改善。核素心室造影显像法显示左室收缩、增大,相位呈现出不均匀分布。在心功能参数上,扩张型心肌病组与对照组也存在明显差异,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该种方式无创、准确性高,这一检查方式值得在疑似患者群体中推广。

  • 标签: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有效性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影像表现,并探究该显像技术在本病患者诊断鉴别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61例疑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我院接受系统化检查与针对性治疗,在入院一周内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同时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或排除多发性骨髓瘤,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表现,并就其在本病诊断方面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参照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在MM诊断方面的特异度为94.44%,灵敏度为90.70%,本组18F-FDG PET-CT检查示合并阳性病灶的40例MM患者,最大标准摄取值范围为1.42~16.21,SUV平均值范围为1.4~14.50。有34例合并骨质破坏情况,9例患者出现肾周肿块。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方面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能够从解剖结构、功能代谢方面提供清晰的影像学特征。

  • 标签: 18F-FDG PET-CT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在我国不同的行业发展过程中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对于医院来说,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数据,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必然要求,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云计算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云计算 医院信息化建设 应用
  • 简介:摘要:介绍并推导出一个简单的传染病人数计算公式: 式(I),以及该公式的一个推论: 式(II)。讨论该公式的意义及其应用。

  • 标签: 传染病人数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