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缓解静脉滴入七叶钠所致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前臂或手臂处静脉滴入10%Gs500ml加入20mg七叶钠消肿治疗及输液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增加护理干预,减轻输液时局部疼痛。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度有明显差异,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应可行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静脉滴入七叶钠造成的局部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静脉输液 疼痛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20(S)-人参Rg3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50只Wistar大鼠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CON),异丙肾上腺素组(ISO),20(S)-人参Rg3(5、10、20mg/kg)组.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除CON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0mg/kg)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末次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h后麻醉大鼠,取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力,取大鼠左心室制备匀浆后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GSH-Px)活性、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ygencapabilit,T-AOC)及丙二醛(malonaldehyd,MDA)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ISO组血清CK-MB、LDH活力明显增高.与ISO组比较,20(S)-人参Rg3(5,10,20mg/kg)可显著降低血清CK-MB、LDH活力;与CON组比较,ISO组SOD活性、GSH-Px活性及T-AOC降低,MDA含量增高;与ISO组相比,20(S)-人参Rg3(5、10、20mg/kg)可显著提高SOD活性、GSH-Px活性及T-AOC,降低MDA含量.[结论]20(S)-人参Rg3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20(S)-人参皂苷RG3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自由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芍(TGP)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对47名连续服用白芍时间在1-5年的红斑狼疮患者和29名服用白芍时间在5年以上的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择患病时间、年龄、SLE活动性指数以及尿蛋白与TGP1和TGP2两组相匹配的20名红斑狼疮患者作为对照组。经过5年的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CTX(环磷酰胺)总量、日平均泼尼松用量、尿蛋白、复发例数、SLEDAI评分以及感染情况。结果TGP组有1名患者复发,TGP2组有9名患者复发,对照组有7名患者复发。感染情况5年的治疗中,TGP1有3名患者发生感染,TGP2组有17名患者发生感染,对照组有18名患者发生感染。结论白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比较确切,能够减少CTX总量和日平均泼尼松用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感染情况和病情复发,特别是服用时间在5以上。

  • 标签: 白芍总苷,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感染,尿蛋白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清热解毒软胶囊中绿原酸、栀子和黄芩的含量。方法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2%冰醋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栀子和黄芩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分别在0.01092~0.4368μg(r=0.9999),0.01020~0.4080μg(r=0.9999)和0.04256~1.7024μg(r=0.9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7%,99.02%,98.70%,RSD为1.57%,1.42%,1.52%。结论本方法操作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清热解毒软胶囊的质量评价。

  • 标签: 清热解毒软胶囊 绿原酸 栀子苷 黄芩苷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复方甘草酸联合光化学疗法对斑秃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单独采用复方甘草酸或单独采用光化学疗法对斑秃患者进行治疗与采用复方甘草酸联合光化学疗法对斑秃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斑秃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5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联合光化学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进行治疗的患者为50例,采用光化学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为50例,对其治疗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复方甘草酸联合光化学疗法治疗斑秃患者具有有效性,其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的两组患者而言明显要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联合光化学疗法在治疗斑秃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光化学疗法 斑秃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中肝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肝淋巴结清扫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肝淋巴结转移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68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8277枚,平均清扫27枚/例,淋巴结转移率为55.87%(381/682),淋巴结转移度为7.87%(1438/18277)。在所有清扫的淋巴结中,贲门旁淋巴结、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胃小弯淋巴结、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肝淋巴结转移率最低,并且无单独肝淋巴结转移,全部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682例患者共清扫肝淋巴结1480枚,平均清扫2枚/例。24例患者发生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3.52%(24/682),淋巴结转移度为2.16%(32/1480)。胸上、中、下段食管鳞癌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3%(1/43)、3.76%(16/425)、3.27%(7/2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5,P〉0.05);T1、T2、T3期患者的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5%(2/85)、5.46%(10/183)、2.90%(12/4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50,P〉0.05);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63)、3.50%(16/457)、4.94%(8/162),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9,P〉0.05);肿瘤直径≤3em、〉3CA且≤5cm、〉5cm的患者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9%(6/232)、3.02%(11/364)、8.14%(7/86),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7,P〈0.05);N分期中N0、N1、N2、N3期患者的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301)、2.53%(

  • 标签: 食管肿瘤 肝总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