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将水栀子通过五种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栀子的含量对比,并比较五种炮制品的栀子含量。使在临床应用方面更加方便,其药用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方法 把水栀子通过炒黄、炒焦、制碳、姜制、甘草水制的方法进行炮制。采用HPLC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测定水栀子炮制后栀子的含量差异。并进行对比。结果 在炮制工艺中,栀子的含量随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姜制和甘草水制的炮制品都有降低栀子造成的肝肾毒性。结论 由于水栀子栀子化学成分分布相似,但含量差别较大。且水栀子栀子的含量较大。所以可以通过提取的方法来进行栀子的提取,以达到资源的利用。栀子中都含有肝肾毒性,可以通过炮制的方法来降低此毒性。

  • 标签: 水栀子 含量对比 栀子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测定黄栀子栀子含量的UPLC方法。方法采用UPLC方法,通过对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试验进行考察。结果栀子含量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及稳定性等指标均符合药典要求,建立了黄栀子UPLC含量测定方法,且相比于现有测定方法有更为高效便捷。结论黄栀子栀子含量的UPLC测定方法准确、便捷高效。

  • 标签: 黄栀子 UPLC 栀子苷
  • 简介:目的研究传统药黄连-栀子配伍后黄连对栀子在家兔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栀子组和黄连-栀子组(1:1)分别灌胃给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的血药浓度,DAS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栀子单独给药、药对黄连-栀子配伍给药,栀子在家兔体内代谢模型均呈二室开放模型;配伍组栀子的t1/2α、t1/2Ka缩短,tmax和V1/F减小,K21和CL/F增加。结论黄连中的化学成分可对栀子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产生影响。该研究可为传统药对体内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黄连 栀子 配伍 栀子苷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前,关于栀子镇痛抗炎药理作用分析研究颇多,栀子有抗炎镇痛、抗哮喘、抗肿瘤、抗病毒及保肝利胆等作用,且栀子对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治疗也有良好效用。通过相关实验证明,栀子本身具有产生细胞黏附分子、促进生成黑色素及抗氧化等一些药理作用。综述研究新进展的栀子药理作用,给栀子药理作用的利用开发提供真实依据。

  • 标签: 栀子苷 镇痛抗炎 药理 作用
  • 简介:摘要:当前,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中药材及其制剂当中成分的具体含量,仪器的灵敏度、定量方法、重复性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HPLC法对栀子提取物当中的栀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得知,当栀子在24.5~98.3mg·mL-1之间时,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99.0%,表明HPLC法所得结果可靠且准确,有着较好的重复性,有助于控制栀子提取物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栀子苷 栀子提取物
  • 简介:栀子50mg/kg剂量组和12.5mg/kg剂量组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栀子50mg/kg剂量组和12.5mg/kg剂量组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杜冷丁阳性组小鼠给药300min后即阴性组及给药组给药1h后

  • 标签: 抗炎作用研究 栀子苷 苷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五淋散胶囊中栀子和芍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5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栀子及芍药2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五淋散胶囊中栀子和芍药的定量控制质量标准。

  • 标签: 五淋散胶囊 栀子苷 芍药苷 HPLC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茵芍平肝颗粒中栀子、芍药和橙皮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SB-AQ(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栀子、芍药、橙皮分别在3.02~30.18、1.00~10.00、1.25~12.00μg·ml-1(n=7)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99.95%、99.5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作为茵芍平肝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

  • 标签: 茵芍平肝颗粒 栀子苷 芍药苷 橙皮苷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HPLC测定茵花洗液中栀子的含量。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结果栀子在10.40~52.00μ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6%,RSD=0.6%(n=6)。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茵花洗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茵花洗液 栀子苷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鸡骨草片中栀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BDS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甲醇-0.5%磷酸为流动相(21∶79),流量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室温。结果栀子在20.04~120.2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48%(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鸡骨草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鸡骨草片 栀子苷 HPLC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清热解毒软胶囊中绿原酸、栀子和黄芩的含量。方法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2%冰醋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栀子和黄芩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分别在0.01092~0.4368μg(r=0.9999),0.01020~0.4080μg(r=0.9999)和0.04256~1.7024μg(r=0.9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7%,99.02%,98.70%,RSD为1.57%,1.42%,1.52%。结论本方法操作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清热解毒软胶囊的质量评价。

  • 标签: 清热解毒软胶囊 绿原酸 栀子苷 黄芩苷 HPLC
  • 简介:  目的通过筛选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对栀子进行发酵,使得其中的京尼平转化为京尼平,对转化栀子的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进行筛选

  • 标签: 中京平 平苷 微生物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日毛都-8中栀子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日毛都-8中栀子的含量。色谱柱EclipseXDB-C18(4.6×250mm,5μ);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栀子进样量在0.0304~0.9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97.98%,RSD=2.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栀子苷 沙日毛都-8
  • 简介:目的研究栀子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栀子低、中、高(5、10、20mg·kg^-1)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肾蒂1h,构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h后,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评估肾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病理形态;并检测血清和肾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栀子组血清中Cr、BUN和NF-Κb表达明显降低,肾脏CAT、GPx和SOD活性明显增高,而MDA含量明显减少,病理形态改变明显减轻;此外,肾脏和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栀子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相关。

  • 标签: 栀子苷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氧化应激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茹达-7中栀子的含量。方法以迪马-C18(250mm4.6mm,5µm)色谱柱,流动相以乙腈-水(1189)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结果线性范围为0.150μg~1.80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0.61%。结论该方法便捷、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该药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法 茹达-7 含量
  • 简介:父亲去世后不久,我接母亲来北京同住。她带着放暑假的19岁的弟弟一起来,他们是我生命中所剩余的最重要的两个人。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记得在哪里看到有人说,音乐是有气味的。我们也许会喜欢上一段音乐的旋律,也许会喜欢上它的演唱,但是更多时候,喜欢的只是那段音乐萦绕的过往——某时,某地,和某个人在一起。因为爱着这一切,也就记住并喜欢上了这首歌,以至于再听时还会热泪盈眶,仿佛昨日重现。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记忆的窗口,不知道何时开启,也不知道何时消褪。好在我们还有电影、音乐、文字去辅佐记忆。其实,记住很容易,忘记很难。

  • 标签: 每个人 桅子花 文字 音乐 记忆 栀子
  • 简介:栀(zhi)子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已有两干余年的栽培历史。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松软、肥沃的酸性土壤,栀子树的个头不高,最高只有2米,叶子呈长椭圆形,四季常青,生命力强,可以修剪成各种造型。

  • 标签: 栀子 栽培历史 中国 修剪
  • 简介:  从民政局出来,已经傍晚.他没有看她,她也没有看他.两人木纳.各自朝反方向行走.他在转弯处,停下,转身,悄悄望一眼,另一方向,她的背影带着些许沉重,看起来略显苍老,时光无情,如今,她已不是当年那个围绕在他身边,雀跃欢欣的少女.他的瞳孔中,是女子苍老困顿的步伐.远处,有大朵盛开的栀子.洁白的花,一簇簇,迎风摇曳.他嗅不到空气中,流转的花香.只见女人在花树下驻足,花瓣随风,扑落至女人肩头.他的目光有些发热,记忆是缠绕的线,拉扯着回忆.他又一次陷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栀子总环烯醚萜对脑出血大鼠内皮屏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总环烯醚萜(30、15和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48、72和120h时间点各组各取10只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周围血肿组织中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barrierantigen,EBA)和血管内皮整合素αV[33(etVβ3-Integrin)表达,ELISA法测定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栓调解蛋白(Thrombomodulin,TM)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4-120h模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增多,整合素etVl33平均光密度值增加,Ang-和TM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0mg/ks栀子总环烯醚萜组在术后24-120h各时间点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浓度降低。15mg/kg栀子总环烯醚萜组仅在术后24-72h有效。结论:栀子总环烯醚萜可保护或修复内皮屏障,减少EBA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水平。

  • 标签: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 脑出血 内皮屏障抗原 内皮整合素αVβ3 促血管生成素-1 血栓调解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