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归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治疗归情况分析,得出对肺结核患者归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方法。结果200例肺结核患者并对其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0例肺结核患者中治愈165例,治愈率为82.50%,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影响因素包括管理方式、劳动强度、营养状态、肺部病灶孔洞以及经济收入等因素;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强化归治疗的分析与调研,特别是要针对影响归治疗的各项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与调研,公共卫生组织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与抽查机制,进而真正做到高效防治肺结核,使得诱发疾病的几率得到极大的降低。

  • 标签: 肺结核 临床治疗 转归效果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幼儿童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及病情归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喘息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历资料,挑选出90例符合试验要求的患儿入组试验,根据患儿喘息情况,分为一过性喘息组(20例),持续喘息组(40例),晚发喘息组(30例);对比分析患儿出生史、鼻炎、湿疹、父母哮喘史、过敏相关指标、喘息起始年龄等研究指标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在既往湿疹史、近一年湿疹史、父母哮喘史3项观察指标方面,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既往鼻炎史、近1年鼻炎伴发情况方面,晚发组远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总IgE、吸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计数3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幼患儿的喘息发作与既往湿疹史、父母哮喘无明显的关联性,患儿过敏体质、鼻炎等因素与病情的归有着密切联系。

  • 标签: 反复喘息发作 转归 危险因素 表型 年幼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巴州2016年-2017年结核病患者登记情况,分析涂阳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和治疗归情况。结果复治涂阳患者非结核死亡率和治疗失败率明显高于初治涂阳患者,且初治涂阳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复治涂阳患者,均P<0.05。结论复治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仍然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核病的治疗管理,提高复治涂阳治愈率,控制结核病疫情。

  • 标签: 结核病 治疗 转归 分析
  • 简介:摘要互联网+在医学健康网络上所提供的机能,主要是以层次性的病患诊疗为核心的。其构建的方式是以实体化的的医院作为前提基础,在互联网络平台上提供给患者们咨询或者其他一些与医疗有关的事项,互联网+通过云数据技术以及现阶段使用较为频繁的网络技术,辅以无地域限制的自由架构、实现医院与患者共赢的方式,将各地的医学资源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整合,拉近患者于医者之间的距离。

  • 标签: 互联网+ 三级医院 双向转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口钢板对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根据就诊单双号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诊治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患者5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切口钢板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方法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切口钢板应用在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临床治疗中,效果突出,值得在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双切口双钢板 胫骨内髁骨折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所有患者宫颈癌复发及生存情况,对患者预后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HR-HPV阴患者≥3年生存率94.12%较HR-HPV持续阳性患者的62.50%明显升高,复发率5.88%较HR-HPV持续阳性患者75.00%明显降低(P均<0.05)。HR-HPV阴患者盆腔复发率40.00%低于HR-HPV持续阳性患者57.14%,远处转移率60.00%高于HR-HPV持续阳性患者42.86%,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宫颈癌治疗后HR-HPV阴提示患者临床复发及死亡风险可能会降低,HR-HPV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治疗后监测疾病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一项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转阴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完全性大动脉位的胎儿产前诊断过程中使用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2015~2018年期间分娩出完全性大动脉位胎儿的妇女4例,随机抽取妇产科孕有健康新生儿的产妇4例。将孕有完全性大动脉位胎儿的产妇称为实验组,将孕有健康胎儿的孕妇称为对照组。该8例妇女均经过产前B超检查。对比分析8例患者的产前B超检查结果与新生儿的实际情况,以得出产前B超检查对完全性大动脉位的诊断价值。结果孕有健康胎儿的孕妇B超检查均显示心脏正常,孕有完全性大动脉位的产妇产前检查时也均显示心脏有异常改变,其中三例明确诊断为完全性大动脉位,一例怀疑为动脉结构异常,其中两组孕妇的胎儿检查情况经统计学计算,两组胎儿完全性大动脉位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B超检查对于确诊胎儿完全性大动脉位的病变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度也较高,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产前诊断 B超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重症肺炎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治疗方案与治疗归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5年 2月 -2017年 2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伴电解质紊乱患儿 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析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临床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8.8%,对照组为 6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持对小儿电解质进行常规的监测,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可使小儿重症肺炎的救治率得到极大提高。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电解质紊乱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能量去骨血管成像(dualenergyboneremov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DE-CTA)对头颈部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动脉开窗畸形头颈部CTA影像资料和临床表现,观察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以及毗邻关系,所有病例均行源CT能量去骨CTA检查。结果28例均为单发开窗畸形,凸透镜型5例,裂隙型21例,重复型2例;基底动脉16例,椎动脉8例,大脑前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1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1例;男女各半,性别间无明显性差异。结论DE-CTA可以准确显示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关系,有助于指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双能量 头颈动脉 开窗畸形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将护理干预运用于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效果。方法此文开展分析资料为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本医院纳入治疗的20例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均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及观察胎儿存活情况及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不同类型胎儿的大、小胎儿出生质量。结果胎儿存活率为85.00%,Apgar评分在7分以下占11.76%,出生之后转入ICU占64.71%;sFGRI型、sFGRII型新生儿母亲分娩孕周、大胎儿出生质量相比,P>0.05,未显示数据间统计学意义,而sFGRI型小胎儿出生质量明显高于sFGRII型,P<0.05,显示出数据间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绒毛膜羊膜囊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呈现较优效果。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羊膜囊 双胎 胎儿 生长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影响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牙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30例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共计30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为观察组,一组采用咬合调整治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为(4.43±1.42)mm,全口平均附着丧失为(2.66±1.35)mm,平均出血指数为(2.21±0.65),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咬合时间的改变值为(1.21±0.46)s,咬合受力百分比改变值为(2.31±0.65)%,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与咬合调整治疗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在改善炎症表现、出血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牙力学情况。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 咬合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阴与预后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根据HR-HPV是否阴,对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n=15)为HR-HPV持续阳性患者,B组(n=35)为HR-HPV阴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宫颈癌治疗后的3年内,宫颈癌的复发率以及患者的死亡情况。结果宫颈癌患者接受治疗后,A组的复发率为73.33%,B组的复发率为8.57%。B组阴患者的复发率低于A组持续阳性患者,即两组患者的3年复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3年内的死亡率为40.00%,B组的死亡率为14.29%。B组阴患者的死亡率低于A组持续阳性患者,即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癌治疗后,HR-HPV持续阳性的患者,在治疗后的3年内,具有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其预后性较差。相反,HR-HPV阴患者具有相对于HR-HPV持续阳性的患者较低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在今后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上,HR-HPV可作为宫颈癌治疗后的检测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阳性 转阴 预后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正常胸、腰椎体能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标准值.方法对2016年8—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前瞻性胸、腰椎能量CT扫描,按年龄、性别分为〈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以及≥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4组各50人.在虚拟去钙技术下,测量获得T3~L5各椎体的骨髓CT值,再根据测得的各椎体的骨髓CT值的相近程度分成T3~T5、T6~T9、T10~L1、L2~L54部分并取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上述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分组及性别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45岁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9.00±10.62)HU、(-35.81±12.36)HU,均高于≥45岁组的(-41.67±17.16)HU、(-44.81±14.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6、-4.746,P值均〈0.01).〈45岁女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7.76±9.55)HU、(-37.56±9.05)HU,均分别高于≥45岁女性组的(-37.80±15.97)HU、(-45.45±14.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8、3.339,P值均〈0.01);〈45岁男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30.73±12.16)HU、(-33.91±14.64)HU,均分别高于≥45岁男性组的(-46.07±17.42)HU、(-44.68±14.8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653,P值均〈0.05);〈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5);〈45岁组和≥45岁组的男、女性间腰椎的骨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对象胸、腰椎体的骨髓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63、-0.402,P值均〈0.01).对于T3~T5、T6~T9、T10~L1、L2~L54段椎体平均骨髓CT值而言,〈45岁组的各段骨髓CT值均高于≥45岁组的骨髓CT值(P值均〈0.01);不同性别间比较,仅≥45岁组的T6~T9、T10~L1椎体节段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326,P值均〈0.05).本�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虚拟去钙技术 骨髓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差无几,观察组患者的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共有9例(18.75%)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有3例(6.00%)发生并发症,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切口钢板内固定均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但是后者预后良好,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同期侧颈清扫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55例行甲状腺全切同期侧颈清扫;对照组41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近全切除,一侧颈清扫;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无出血、无淋巴瘘,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声音嘶哑3例、手足麻木7例、饮水呛咳6例;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声音嘶哑2例、手足麻木5例、饮水呛咳5例。两组并发症均为暂时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同期侧颈清扫是安全的,要选择适当的清扫方式,术中应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和甲状腺被膜精细解剖技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ISS分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与归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ACIS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实施溶栓治疗分2组,各组30例,比较两组及不同CISS分型临床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溶栓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在溶栓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穿支动脉病症型、其他病因型在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均比心源性卒中型、不明病因型的评分低。结论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S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不同CISS分型的静脉溶栓效果具差异性。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rtPA 静脉溶栓 CISS分型 临床疗效
  • 简介:患者女,79岁。因“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乏力2d”门诊拟“急性脑梗死”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自述服药控制良好;无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查体:神志清楚,血压160/71mmHg(1mmHg=0.133kPa),心率78次/分,律齐;眼球活动正常,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偏左,颈软,左侧肌力4级、右侧肌力5级,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5分,洼田饮水试验4级。

  • 标签: 颈内动脉 咽后 CT血管造影 遗传变异
  • 简介:目的探讨全麻联合侧股神经阻滞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治疗的98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单纯组(各49例),联合组采用全麻联合侧股神经阻滞麻醉,单纯组采用单纯全麻麻醉。比较并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苏醒时间(停止应用麻醉药至意识清楚时间)、出血量、上止血带时间、总出入量、术后恢复情况及T0-T5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上止血带时间、出血量、总出入量、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纯组(P〈0.001),联合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单纯组(P〈0.05)。T1时刻2组患者HR次数较T0时增快,MAP降低(P〈0.05),联合组T2-T5时刻HR、MPA与T0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T2-T5时刻HR、MAP均高于T0时刻(P〈0.05),且同一时刻联合组HR、MAP均低于单纯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749)。结论全麻联合侧股神经阻滞麻醉可减少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带管回恢复室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其早期拔管、麻醉恢复及加快手术室和恢复室的正常周转,还可较好的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

  • 标签: 全麻 双侧股神经阻滞麻醉 双膝关节置换术 麻醉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