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基于形变模型(DeformableModels)的LevelSet分割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介绍了在图像域的实现方法,实现并改进了基于该模型的NarrowBand快速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流程是:先在需要分割的目标内或外给定一封闭的初始曲线,通过Gaussian滤波后计算图像的梯度,最后通过NarrowBand算法完成轮廓线的抽取.该算法应用于医学CT/MRI影像以及显微图像的目标分割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非常适合于对具有分支、突触以及拓扑结构变化的目标进行快速精确分割.文中给出了算法实现的基本流程、相关参数的选取准则和部分实验结果.实验发现算法中涉及的参数对提取的轮廓线的精确和光滑程度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形变模型 Level SET NARROW Band算法 图像分割
  • 简介: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以下称烧伤血清)、痂下水肿液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ECV304随机分为:A组,用含体积分数30%正常人血清的培养基培养;B、C组,分别用含烧伤血清、痂下水肿液(体积分数同A组)的培养基培养.6、12、24、36h后采用Hoche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3组细胞核形态学改变,并计算细胞凋亡百分率.培养12h后采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8、9的活化情况.培养12、24h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的特征性DNA梯状条带.结果A组各时相点下可见胞核呈弥散均匀荧光,B、C组细胞培养24h后胞核呈现深染、致密的颗粒块状荧光.培养12~36hB、C组的凋亡百分率均高于A组(P<0.01),其中36h时B、C组的凋亡百分率分别为(38.9±7.3)%、(49.5±6.5)%,明显高于A组(2.2±0.3)%(P<0.01).B、C组培养12h后caspase-3、8、9活性均高于A组(P<0.01).B、C组DNA琼脂糖电泳出现明显梯状条带,A组未见此现象.结论烧伤血清、痂下水肿液通过同时激活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通路导致ECV304细胞凋亡.

  • 标签: 烧伤 血清 痂下水肿液 诱导 内皮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根据大白鼠皮肤碱烧伤创面早期病理组织学观察复制Ⅱ、Ⅲ度碱烧伤模型,研究碱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Wistar纯种健康大白鼠20只,以不同浓度2mol/l、2.5mol/l、5mol/lNaOH,作用时间分别为30秒、45秒、60秒、75秒,涂抹于脱毛后的表皮。结果2mol/L(60s)、2.5mol/L(45s),5mol/L(30s)即可直接造成Ⅱ度-深Ⅱ度烧伤;2mol/L(75s)、2.5mol/L(60s)、5mol/L(45s)即可造成Ⅲ度烧伤,其烧伤深度与NaOH溶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结论Ⅱ度、Ⅲ度碱烧伤均为渐进性烧伤,与文献中介绍的潜拙样损伤似乎不同。另外,不同浓度NaOH溶液在相同时间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及同一浓度NaOH溶液在不同时间对大白鼠皮肤的损伤病理学变化均有差异。

  • 标签: 碱烧伤 模型复制 组织病理学
  • 简介:目的为了对电损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一个以非热为主、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模型。方法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新西兰大白兔75只,45只用于极板大小、击伤时间、间隔时间和损伤程度筛选,其余30只建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临床解剖探查、烧伤指数(IDBI)分型和^99Tc^m-MDP同位素扫描γ照相等进行研究。结果模型条件为损伤场强17000V/m,电流强度554mA,平均电流密度小极板下137mA/cm^2,大极板下21mA/cm^2。组织温度平均仅升高1.73℃,排除了热性损伤。产生了轻、中、重、特重和毁损5种不同程度的损伤模型。早期没有肉眼可见的皮肤坏死。重度以上3个模型分别在伤后12、7、5d伤肢丧失。结论非热因素是该组模型电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

  • 标签: 电损伤 动物模型 非热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建立和评价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简易方法。方法中国实验小型猪22头,开胸游离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主干,在左旋支近段放置Ameroid缩窄环,制作左旋支慢性闭塞的模型,术后5周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MR检查。结果22头中国实验小型猪中20头成活并成功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Ameroid缩窄环后5周可见左旋支完全或次全闭塞,左旋支支配范围(左心室侧壁或下壁)心肌室壁增厚率及室壁运动幅度明显下降(P〈0.01)。所有动物均示静息时和/或负荷后LCX支配范围内心肌灌注缺损。结论应用Ameroid缩窄环可以成功制作慢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模型 动物 雏型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研究穿支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初步探讨其微血管构筑的形式。方法建立大鼠腹壁上动脉穿支皮瓣动物模型,术后7天时比较其与随意皮瓣成活率的差异;乳胶灌注皮瓣,制作血管透明标本。结果穿支皮瓣成活率明显较随意皮瓣高(p<0.01),透明标本提示“穿支血管树”及树间吻合支是其微血管构筑的主要形式。结论在大鼠腹部建立穿支皮瓣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 标签: 大鼠 皮瓣 成活率
  • 简介:目的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建立临床颅骨缺损数字模型,探讨其在组织工程骨治疗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拟行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临床应用研究,全头颅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通过镜像复制原理及数据插补原理建立颅骨缺损的数字模型,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快速成型机制造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结果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可被快速成型设备数据读取并加工为个体化预制的修复体模型。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临床颅骨缺损建立数字模型,对未来以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复杂性颅颌面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骨缺损 组织工程 快速成型
  • 简介:人类癫痫(eplilepsy,EP)是一种常见病,据世界各国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约为35/(10万*年),患病率约为5‰[1].要弄清癫痫发病机制,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防治,但一般情况下,不能用活体人脑做实验,来进行发病机制和新药开发的研究,复制癫痫动物模型成了用于各种目的性研究以获得最新信息的最理想,最流行的方法,电刺激复制癫痫动物模型尤其是电点燃模型目前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模型.本文旨在评述不同电刺激方式所致的癫痫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病理机制的形成.

  • 标签: 电刺激 癫痫 动物模型 病理机制
  • 简介:目的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研究建立一种新型的动物模型。方法出生后4周的幼兔通过适应性训练和特定的悬吊,模拟人类直立行走,两条后腿负重行走。饲养至成年后用液氮将一侧股骨头冷冻,术后2周继续悬吊,定期拍X线片和取股骨头行组织切片了解股骨头坏死的情况。结果术后3d切片见股骨头完全坏死,术后3周X线片示骨密度增高,术后7周X线片出现典型的新月征和股骨头坏死塌陷的表现。结论液氮冷冻“直立行走兔”短期内复制出了与人股骨头坏死一致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模型 动物 股骨头坏死 冷冻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切割数据的用于虚拟手术的力觉模型建模方法。从能量守恒和状态转换角度,对真实切割力变化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确定生物体材料断裂强度,和粘弹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方法。研制了一种手术刀力采集装置,该装置能够同时采集手术刀刃上的受力,刀的位姿信息,以及运动速度信息,具有结构紧凑,精度高,使用方便的特点。为基于真实生物体软组织切割力的虚拟手术中力觉模型建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标签: 虚拟手术 力觉模型 力采集 断裂强度 应力-应变
  • 简介:目的用福尔马林病理疼痛模型观察虎纹镇痛肽硬脊膜外腔给药对家兔的镇痛作用。方法家兔经氯胺酮麻醉后,用12号硬脊膜穿刺针,从兔的L4-L5椎间隙进入兔硬脊膜外腔,留置12号麻醉导管于该腔内,经泛影葡胺造影证实后,在皮上做U型缝合固定,或将导管与特制注射盘连接,埋置于导管出口附近皮下,虎纹镇痛肽经注射盘注入家兔硬脊膜外腔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将5%的福尔马林液注入家兔后足底肉垫皮下,然后根据行为判断标准评估动物的疼痛反应。用此模型对虎纹镇痛肽,吗啡和生理盐水进行了镇痛效应的测试,结果,虎纹镇痛肽用药量从25-250μg/kg体重,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维持时间约3-6h,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在此剂量范围,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与盐酸吗啡比较,硬脊膜外腔注射盐酸吗啡250μg/kg,达到镇痛时间约为5-10min,持续时间约1-2h,该剂量的盐酸吗啡与100μg/kg虎纹镇痛肽镇痛曲线基本持平,盐酸吗啡镇痛作用起效略快,但维持时间明显短于虎纹镇痛肽。

  • 标签: 药效学 虎纹镇痛肽 福尔马林 硬脊膜外腔给药 镇痛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在有关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和改良化学性肝损伤模型,为防治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合适的试验方法.方法以血液生化、肝功能、肝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a)、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化学性肝毒剂致小鼠、大鼠肝损伤和卡介苗与脂多糖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根据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症和病机特点,成功的建立了类似于乙型肝炎的小鼠和大鼠"黄疸"动物模型、"高转氨酶"动物模型和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结论探索并建立的类似于乙肝的化学性肝损伤试验动物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防治乙肝药物的应用研究.

  • 标签: 免疫性肝损伤 化学性肝损伤 小鼠 乙肝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猪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及其术中麻醉处理特点。方法选10头健康3月龄猪,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静脉-静脉转流,建立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经颈内动,静脉置管监测ABP,CVP;于无肝其,再灌注期抽取血气,血生化,观察血流动力学,内环境变化。结果实验5例,成活4例;无肝期,再灌注期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并伴有代酸;再灌注期血钾升高明显,体温下降明显,结论(1)本模型成功率高,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值得推广;(2)即使在良好的静脉转流下,无肝期,再灌注期血流动力学,内环境变化仍明显。

  • 标签: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 模型 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体内建立腹膜后荷人卵巢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卵巢癌细胞株H089101×10^6个细胞注射于SCID鼠腹膜后髂血管处,观察荷瘤鼠的生存状态。4周后处死荷瘤鼠,取出病灶,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种植的移植瘤保持了人卵巢癌组织学特征。结论成功建立SCID鼠腹膜后荷人卵巢癌的动物模型

  • 标签: 模型 动物 卵巢肿瘤 小鼠 SCID
  • 简介:x腰椎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既要求在视觉上与实际相似,又要求易于网格划分和数学求解。本文基于中国人体腰椎L4-5活动节段的系列二维截面CT图像,采用轮廓线的描述方式提取平面数据,通过将平面数据坐标进行三维化处理,获得腰椎节段的三维体数据,最后直接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方式重建腰椎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L4-5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数学求解能力。

  • 标签: CT图像 腰椎活动节断 三维可视化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本研究应用小鼠GVHD模型探讨异基因T淋巴细胞在移植受体体内的迁移和分布。将C57BL/6的骨髓细胞和转基因荧光C57BL/6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输入经8Cy全身照射的BALB/c小鼠,建立eGFP标记供体淋巴细胞的GVHD小鼠模型;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测GVHD模型中eGFP^+细胞的分布;ELISA法检测GVHD靶组织中趋化因子MIP—1α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①输入脾细胞和骨髓细胞第8天后出现GVHD临床及病理表现;②CVHD模型中,受体鼠肝、皮肤、肠、脾、肺、舌有eGFP^+细胞浸润;③GVHD小鼠肝、脾eGFP^+细胞中CD4^+、CD8^+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④GVHD鼠脾、肝组织中MIP—1α水平升高,脾中MIP-1α水平高峰出现于移植后第3天,肝中MIP—1α水平高峰出现于移植后第7天。结论:除肝、肠、皮肤外,肺、舌可能也是GVHD靶器官。肝、脾组织中供体淋巴细胞浸润伴随MIP—1α水平的升高。

  • 标签: 小鼠GVHD模型 T淋巴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 简介:目的 探索急性和较长时间溶栓作用的可靠评价方法。方法 改进125I-血栓致兔肺栓塞模型和方法,用实验结束时肺残留125I-血栓放射性评价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重组葡激酶(rSak)及复方益心康的急性溶栓作用;并用本模型和累积尿125I-放射性排泄率对益心康进行较长时间动态溶栓研究。结果 3个急性实验中,生理氯化钠溶液组的溶栓率在6%~8%;放射性总回收率为90%~97%;rt-PA和rSak均有剂量依赖性的明显溶栓作用;益心康无明显纤溶作用。较长时间实验中,肺栓塞后0~7.5d,益心康组累积尿125I-放射性排泄率明显高于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放射性总回收率为97%~105%。结论 本模型和方法的自发溶栓率低,肺残留125I-栓子和总放射性回收率高,结果可信度高。本模型和累积尿125I-放射性排泄率可作为动态观察与评价较长时间溶栓作用的可靠方法。

  • 标签: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重组葡激酶 益心康 肺栓塞 溶栓治疗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青藤碱(alkaloidsinomenine,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84只实验动物模型分为7组:生理盐水(NS)组、SIN组、环抱菌素A(CSA)组、SIN+CsA组、同基因移植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存活时间、泌尿持续时间,检测肾功能指标(sBUN、sCr)、静脉血IL-2及CD44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长期存活,NS组均在术后9d内死亡;SIN组存活时间平均为9.39±0.73d,延长了受体鼠存活时间,SIN组、CsA组与NS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SIN+CsA组,明显延长受体鼠的存活时间至16d以上,SIN+CsA组与NS组、SIN组、Cs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肾功能指标:SIN、CsA均抑制受体鼠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增高,SIN+CsA组的血Cr与NS组、SIN组、Cs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静脉血IL-2及CD44表达水平:除SIN组与CsA组的IL-2值相比P值〉0.05外,实验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各实验组与各对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IN能下调肾移植模型大鼠静脉血IL-2及CD44表达水平,从而干预参与急性排斥反应的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并与CsA有协同作用。

  • 标签: 青藤碱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IL-2 CD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