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报道的发生率差别较大,从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来看,加权平均发生率在术后23.8个月时为12.8%,但有报道对高危患者的前瞻性长期随访中,切口疝的发生率高达69%。报道中切口疝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研究的对象人群、腹壁切口类型、随访时间的长短和切口疝的诊断方法;切口疝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肥胖和腹主动脉瘤手术。

  • 标签: 切口疝 腹主动脉瘤手术 平均发生率 腹部手术 缝合技术 正中切口
  • 简介:为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弘扬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精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作者署名应遵守以下规范。一、作者署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作者署名 论文 杂志 科学道德 作者姓名
  • 简介:摘要护士是医院基层管理者,其领导能力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显示,护士领导行为水平偏低、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我国护士的传统领导风格以命令、考核、规章制度为主,缺乏对下属的支持、关怀,这种授权的领导风格使护士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不利于沟通以及护理工作的创新。面对不断深化的医疗改革形势,必须通过变革护士领导风格实现其领导行为的改善。鉴于此,本文对护士领导方式与其领导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护士长 领导方式 领导行为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介绍了护理人员在平常工作中要不断进取,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用正确的心态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以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态 竞聘 护士长
  • 简介: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是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的应用软件,该系统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稿件 系统 远程 编辑加工 流程管理
  • 简介: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编号:2016-0501项目名称:工业X射线多模式成像技术及装置开发完成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完成人:杨民,梁丽红,李兴东,郭文明,郭彬,韩旭编号:2016-0101项目名称:形态计量技术在辐射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国体视 会奖励 会科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另外25例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观察组),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肿瘤患者的焦虑值(25.32±0.13)分、抑郁值(32.54±0.25)分及护理满意率(9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肿瘤患者(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运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肿瘤外科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是一个可供全球期刊快速链接的管理系统,整个系统由国际DOI基金会(IDF)进行全球分布式管理。

  • 标签: 数字信息 中华医学会 发表论文 杂志 OBJECT 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需要的人性化服务和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研究组(n=5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78.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时,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人性化服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胃癌中母系印记基因3(MEG3)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87例胃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EG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比较MEG表达都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MEG3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有明显降低,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 简介:目的:探讨阿托品与托宁联合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将2013-07-2016-07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品治疗组)、B组(托宁治疗组)及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6例。动态观察患者胆碱酯酶(CHE)活力,记录其住院时间、中间综合征和不良反应例数,统计各组的治愈率。结果:1A组、B组及C组的CHE活力恢复70%时间分别为(101.86±9.2)h、(80.38±9.37)h、(74.66±7.25)h,3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3.11±2.48)d、(12.07±1.63)d、(9.76±1.80)d;C组的CHE活力恢复70%时间及住院时间较A组、B组缩短,且B组较A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C组的中间综合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其治愈率上升;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联合托宁治疗重度AOPP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托品及托宁单独治疗组,缩短了CHE活力恢复70%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了阿托品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阿托品 长托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胆碱酯酶 中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管状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骨外固定支架的治疗方法治疗,并为患者配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骨外固定 四肢长管状骨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