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甲状腺自动拉钩,并规范此自动拉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将自研的甲状腺自动拉钩应用于临床,并总结、分析甲状腺自动拉钩的使用效果、使用技巧。结果所有使用自研的甲状腺拉钩协助手术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共63例,平均出血量为12.79克、平均的手术时间为87.83分。结论本自研的甲状腺拉钩安装、操作方便,可提供稳定的、充分的术野,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同时能减轻手术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拉钩 研制
  • 简介:当今社会是一个视频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视频信号中进行目标跟踪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受到物体姿态变化、非刚体运动、遮挡、光照变化、相机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稳定鲁棒的目标跟踪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系统地对目标跟踪技术的关键技术和最新方法进行了概括性论述。主要从目标建模(描述子)和目标检测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领域内的典型方法、研究进展和最新水平,并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最后,总结了目标跟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 标签: 目标跟踪 视频信号处理 特征描述子 目标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ail参与调控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过程及卵巢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病理诊断中心2010-2014年期间病理诊断为卵巢癌的病例,外科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64例,用RT-PCR法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基因的表达。用Transwell实验来观察Snail对卵巢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nail基因在III期和IV期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期和II期(P<0.05)。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下降(P<0.05)。Snail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Transwell实验显示Snail能够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侵袭。结论Snail可能通过靶向控制E-cadherin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进程,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侵袭。

  • 标签: Snail 上皮间质转化 卵巢癌
  • 简介:Notch受体基因由遗传学家Morgan等首次在果蝇中发现并命名。1983年Notch基因被成功克隆,发现其编码两千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类大的跨膜受体即Notch受体,后续研究中,研究者把与之相关表达的信号通路称为Notch信号通路。

  • 标签: Notch信号通路 TIP 内皮细胞 血管外科学 细胞分化 分子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患者数正逐年增加。WHO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患者1.75亿,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我国现有糖尿患者约3千多万,居世界第2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各个系统的器官及组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绝对人数已居世界各国之首。所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积极预防和治疗,并且进行正确的护理是降低本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关键环节。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显著改变了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生存及预后。长期服用TKI药物常常伴随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发生慢性不良反应的风险。目前,无治疗缓解(treatment-freeremission,TFR)逐渐被视为CML治疗研究的新目标。临床试验报道,伊马替尼治疗后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的患者,在停止TKI治疗后仍然可以维持分子学缓解。本文结合TKI停药临床试验数据及最新研究进展,对CML患者能否治愈和如何把握安全的停药策略等问题作一综述。当然,CML获得彻底的治愈,还需更多停药试验予以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无治疗缓解
  • 简介:TGF-β超家族蛋白成员作为一种多效细胞信号分子普遍存在于各种基本生物进程当中,包括诱导胚胎胚芽层生长、维持成人组织体内稳态等[1]。与其多效性相对应的,TGF-β信号通路缺陷与癌症发生、组织纤维化、生长缺陷密切相关[2]。TGF-β配体与胞膜上的跨膜激酶受体复合体结合,导致R-SMAD的丝氨酸C端残基磷酸化,磷酸化后的R-SMADs与SMAD4结合转运至胞核,与转录因子特异性启动子相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 标签: 泛素化 SMAD4 TGF 体内稳态 信号通路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手术室作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组织结构中最为特殊的科室,手术中会受到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本文着重分析阐述有效沟通在病人手术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积极提倡各临床各科室,尤其是手术室,重视有效沟通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有效沟通的各个条例及相关规定,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加强病人医疗过程中各个医疗环节的有效沟通,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整体医疗环境文明生态规划建设。

  • 标签: 有效沟通 手术室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感染对腹膜淋巴孔的影响,以及选择性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PD123319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腹腔感染组:按经典盲肠穿孔结扎实验建立腹腔感染模型.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建立腹腔感染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D123319水溶液(0.2g/kg).假手术组仅打开腹腔,翻动肠道后,即关闭腹腔.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均经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2h后处死大鼠,采集腹膜组织标本.(1)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腹膜淋巴孔变化,检测孔径及开放密度.(2)采用NO硝酸还原法,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腹膜组织NO浓度.(3)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腹膜组织NO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Phospho-eNOS(P-eNOS)表达量.(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膜间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分别为(2.3±0.4)μm、(2.5±0.5)μm、(4.7±0.5)μm、(3.8±0.5)μm,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分别为(2.0±0.8)×10^8/m^2、(2.1±0.7)×10^8/m^2、(6.2±1.3)×10^8/m^2、(4.6±1.4)×10^8/m^2.4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8.130,56.780,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81,0.514,P>0.05).腹腔感染组大鼠腹膜淋巴孔孔径、腹膜淋巴孔开放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86,8.573,P<0.05);腹腔感染组与腹腔感染药物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4,3.098,P<0.05)

  • 标签: 腹腔感染 腹膜淋巴孔 一氧化氮 选择性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简介: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成脂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SREBP-1对SIRT1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BMMSC成脂分化;RT-PCR检测AP2、LPL、SREBF-1和SIRT1的mRNA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SREBP-1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验证SREBP-1与SIRT1启动子之间的结合情况。结果:成脂诱导培养液中的BMMSC14d后被诱导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RT-PCR显示AP2、LPL和SREBF-1、SIRT1在BMMSC成脂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SREBP-1的蛋白水平也明显高表达;SREBP-1抗体免疫沉淀的基因组DNA成功扩增出SIRT1基因条带。结论:在BMMSC成脂分化过程中,SREBP-1能与SIRT1启动子区域特异性结合,可能参与SIRT1表达的调控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SREBP-1 SIRT1 染色质免疫沉淀
  • 简介:克罗恩病在我国已逐渐成为常见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但由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常存在全身状况差、手术并发症风险因素多等原因,手术质量难以保证。本研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生命,缓解临床症状;治疗目标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缓复发。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手术并发症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营养不良,合并感染,术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提出了克罗恩病外科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尤其强调了医患双方充分的心理准备、纠正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控制合并感染等措施在术前准备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具体方法,强调遵循简单、微创、节约肠管的基本原则,主张通过建立临床路径提高外科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克罗恩病 并发症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P53是否在骨髓瘤细胞中对ran进行转录调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OPM-2、RPMI-8226、U-266、KAS6/1、ANML-6、H-929、MM1.S、MOLP-8中ran转录水平,使用Nutlin-3a培养骨髓瘤细胞株MM1.S24、48和72h后检测ran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ra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使用不同剂量的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检测ran表达水平。结果:在8株人骨髓瘤细胞株中H-929和MM1.S细胞中ran的转录活性最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utlin-3a处理MM1.S细胞后ran转录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同时在蛋白表达水平这种变化呈现时间依赖性;P53蛋白表达增多(r=1.00,P=0.06),相应的ran蛋白表达减少(r=-1.00,P=0.04)。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发现,在质粒增加至25ng后ran转录水平开始下降(P<0.05)。结论:通过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P53转录调控ran转录水平的实验证明了ran是受p53调控的一个靶基因。

  • 标签: P53 RAN 多发性骨髓瘤 转录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