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中标准物质的分析情况。方法通过目前的中药标准物质在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对中药饮片中标准物质的质量控制现状进行总结,对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水平的建议。结果与结论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过程中结合先进技术和中药标准物质,将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趋向完善和合理,并且解决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饮片的质量控制前景做进一步的展望。

  • 标签: 中药饮片 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针对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奥氮平、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9月 ~2016年 9月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 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 n=48)和对照组( n=4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PANSS总分和 PASS减分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较大差异性( P>0.05)。结论: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奥氮平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差异小。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马多预先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缺血区和非缺血区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探讨痛觉干预在缺血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270~300g,随机分为三组(n=6)假手术组(S组)、单纯冠状动脉结扎组(I组)和曲马多干预冠状动脉结扎组(T组)。S组大鼠开胸后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I组大鼠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T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曲马多12.5mg·kg-1,15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各组在手术后计时3h。采用免疫组化、酶免疫试验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蛋白和基因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SP的表达。结果I组大鼠缺血区与非缺血区心肌SP和SPmRNA的水平均较S组升高(P<0.05),T组低于I组(P<0.05),但仍高于S组(P<0.05)。结论曲马多预先给药可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SP的表达,提示曲马多痛觉干预可能参与缺血心肌的保护。

  • 标签: 曲马多 预先给药 P物质 心肌缺血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5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救治,10例(22.0%)痊愈出院,30例(66.7%)好转出院,2例(4.44%)转上级医院,2例(4.44%)放弃抢救,1例死亡(2.22%).应用前与应用后2小时血气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危重症,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减少及减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PaO(81.63±23.51)mmHg(12mmHg=0.1333kPa)、PaCO_2(35.44±10.21)mmHg、肺泡动脉氧分压差(0.43±0.15)、氧合指数(4.32±1.08)、PH(7.33±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机械通气参数FIO_2(0.51±0.04)%、吸气峰压(2.01±0.07)kPa、呼气末正压(0.24±0.06)KPa、呼吸频率(41.09±0.75)次/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机械通气参数。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的新生儿治疗中,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3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样本,分组参考应用的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差异性,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各有19例患儿,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参照组患儿,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实验组患儿,记录并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数据及并发症合计数据值。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数据和参照组患儿参比,P<0.05,显示统计学对比意义,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合计数据值和参照组患儿参比,P>0.05,未显示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采取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效果优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提升治疗有效数值。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探讨和研究采取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接受基础治疗基础上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设为对照组,而接受基础治疗基础上+盐酸氨溴索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则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助于增加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效果确切,值得推荐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盐酸氨溴索 肺表面活性物质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