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防接种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作出深入分析;方法: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选择6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其家长提供教育宣传、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确保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以及具体的接种过程与相关注意事项有准确、全面的了解;结果:健康教育实施后,98%的家长都进一步了解了预防接种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且全部儿童也都顺利的完成了免疫程序、强化免疫等。且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未在预防接种中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或是感染疾病;结论:对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提供护理时,到位落实对其家长的健康教育,既可以避免各类不良反应的产生,也能够增强接种效果,非常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预防接种护理 健康教育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科优质服务护理的实践体会。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介入科收治的96例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优质服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科患者护理中,优质服务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服务护理 体会 介入科 患者
  • 简介:   [摘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模拟教学是中医住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培训方式。本文通过基地实施分组模拟教学的方式,探讨分组教学在提高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的作用。

  • 标签: []分组教学,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参加基于临床药师对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的教学实践,分析医院药师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安全用药”这一问题存在的困难,探讨医院药师参与规范化培训的作用。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药师 医院药师 教学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护患沟通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实践。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儿科门诊人群(共10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2年4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患儿依从性。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患儿依从性,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护患沟通 小儿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无陪护病房来提高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预防压力伤措施的实施情况,并总结实践体会。方法:本研究采用对比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的100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其中50例患者在传统陪护模式下接受治疗,另外50例患者在无陪护病房环境下接受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压力伤措施的实施情况,评估无陪护病房对于预防压力伤的效果。结果:在传统陪护模式下,只有30%的患者实施了完整的预防压力伤措施,而在无陪护病房中,80%的患者得到了完整的预防压力伤措施。无陪护病房环境下,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压力伤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无陪护病房可以在提高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预防压力伤措施的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这种环境下,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和关注,导致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无陪护病房可以被看作是改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护理质量和预防压力伤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无陪护病房 长期卧床 压力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恢复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综合护理 恢复情况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妇科手术患者当中,对患者进行术中的护理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3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有35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病情对患者进行术中的相应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当,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没有手术失败的例子,手术的成功率为100%。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为7.5±1.5d,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术中出血较多的现象,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之后,患者好转。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得到,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2(75/78)。讨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手段,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完成以及患者的术后的康复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妇科手术 腹腔镜 开腹 术中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今年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选取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90例,取得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观察 患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检测梅毒的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易造成假阴性的实验比对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3月至 2018年8月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中,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的标本进行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将不能明确判断结果的标本分组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实验比对。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抗TP酶法(ELISA法)阳性率100%(P0.05),胶体金法阳性率84.1%(P>0.05),TPPA法阳性率68.2%。结论 梅毒化学发光法检测超出正常值的结果,筛选出的标本做TPPA试验并不能达到确证结果,有必要再进行酶法(ELISA法),为确保检测质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着临床早发现早治疗r的原则,更好的发挥检验科辅助临床医生快速高效诊治工作。关键词: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 明胶凝集试验(TPPA) 酶法(ELISA) 胶体金法 假阴性     梅毒是皮肤性病科属疾病,与感染者黏膜病损和体液接触均可导致病毒感染,一期表现为斑疹、溃疡,RPR血清试验与TPPA抗体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期用药方案会有区分,但RPR转化为非反应性(阴性)是目前临床康复判断依据。    梅毒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性医院的常见检验项目,用人单位对新人入职体检、无偿献血者体检、参军入伍的体检、婚检等都要做梅毒抗体检测的,梅毒检测结果关系个人隐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是检验科的宗旨。    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全自动分析仪已走进医院各个科室,满足了前来就诊和健康体检的人们快速能完成检查并能很快得到检查结果的需求,也提高了临床医生尽快尽早医治病患的诊治效率,临床中诊断梅毒主要采取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法(ELISA法)和明胶凝集TPPA试验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人对工作中对于梅毒阳性标本的酶法和明胶凝集法TPPA试验的对比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3月初至2018年8月末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440人,女性:2880人。1.2仪器:    深圳爱康全自动酶免仪、旋转仪、澳鑫脱帽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30001.3试剂: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试剂盒、英科新创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有限公司的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1.4方法与检测:     对进行梅毒检测的4320份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出122份抗-TP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进行具体酶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试验TPPA实验比对。按标准操作规程:标本血清分离,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确定血清达到上机检测标准,将梅毒抗体结果大于正常值的标本,继续做RPR试验和TPPA试验。通过TPPA试验结果确证该标本梅毒阳性,确诊梅毒患者;TPPA结果阴性,考虑化学发光值的假阳性存在可能。RPR结果阴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既往梅毒患者;RPR结果阳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现症梅毒,正是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感染活动期。2、结果:     将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梅毒“阳”性标本,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法试验TPPA三种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结果分组: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同样将两组标本进行了酶法、胶体金标、TPPA明胶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A酶法100%,胶体金标100%,TPPA93.6%;B酶法90.9%,胶体金标84.1%,TPPA68.2%。详见附表1。3、讨论:在TPPA检测化学发光值高的标本时,曾多次遇到结果并不明确的现象:这种TPPA结果评目测判断是否出现分散或聚集,对于一些看似凝集的“阴”性标本,继续做酶法(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是阳性。基于TPPA检测方法的干扰因素多[1]:1.试验操作产生的偶然误差:重复使用的U型板在清洗时,用硬质刷导致内孔划痕较多,阴性样本的致敏粒子不能正常沉淀而看上去像凝集图像、静置过程中意外震动(导致沉淀粒子散开)。2.因为样本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与致敏粒子包被的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的因子,造成异常结果。根据文献中对于异常结果分析,可能会造成异常结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肿瘤(淋巴肉瘤、脑膜瘤、结肠癌)、皮肤病(皮肤相关的螺旋体引起)生殖器疱疹、麻风、热性病、莱姆病、地方性密螺旋体病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的高精确度,在高出正常范围的一部分标本中,用胶体金标进行实验比对,将筛出的抗-TP“阴”性的标本,采用酶法进行了检测,可以将那些早期感染者含量不高的标本检测出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不能单一只做TPPA试验来检测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标本,有必要对TPPA结果不确定的标本做酶法实验比对。真正体现检验工作不漏检不谎报结果的检验目标。附表1:组实验化学发光法酶法(ELISA)胶体金TPPA78人A抗-TP≥10S/CO78阳性100%78阳100%73阳93.6%44人B抗-TP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孩急腹症是属于急性炎症,出现这种病情可能会引起患儿恶心呕吐,肚子疼痛等症状,从而引起宝宝哭闹,并且对宝宝的饮食都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拉血的情况。接诊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下简单分析一下诊治经验。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检测梅毒的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易造成假阴性的实验比对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3月至 2018年8月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中,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的标本进行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将不能明确判断结果的标本分组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实验比对。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抗TP酶法(ELISA法)阳性率100%(P0.05),胶体金法阳性率84.1%(P>0.05),TPPA法阳性率68.2%。结论 梅毒化学发光法检测超出正常值的结果,筛选出的标本做TPPA试验并不能达到确证结果,有必要再进行酶法(ELISA法),为确保检测质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着临床早发现早治疗r的原则,更好的发挥检验科辅助临床医生快速高效诊治工作。关键词: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 明胶凝集试验(TPPA) 酶法(ELISA) 胶体金法 假阴性     梅毒是皮肤性病科属疾病,与感染者黏膜病损和体液接触均可导致病毒感染,一期表现为斑疹、溃疡,RPR血清试验与TPPA抗体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期用药方案会有区分,但RPR转化为非反应性(阴性)是目前临床康复判断依据。    梅毒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性医院的常见检验项目,用人单位对新人入职体检、无偿献血者体检、参军入伍的体检、婚检等都要做梅毒抗体检测的,梅毒检测结果关系个人隐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是检验科的宗旨。    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全自动分析仪已走进医院各个科室,满足了前来就诊和健康体检的人们快速能完成检查并能很快得到检查结果的需求,也提高了临床医生尽快尽早医治病患的诊治效率,临床中诊断梅毒主要采取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法(ELISA法)和明胶凝集TPPA试验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人对工作中对于梅毒阳性标本的酶法和明胶凝集法TPPA试验的对比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3月初至2018年8月末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440人,女性:2880人。1.2仪器:    深圳爱康全自动酶免仪、旋转仪、澳鑫脱帽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30001.3试剂: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试剂盒、英科新创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有限公司的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1.4方法与检测:     对进行梅毒检测的4320份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出122份抗-TP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进行具体酶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试验TPPA实验比对。按标准操作规程:标本血清分离,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确定血清达到上机检测标准,将梅毒抗体结果大于正常值的标本,继续做RPR试验和TPPA试验。通过TPPA试验结果确证该标本梅毒阳性,确诊梅毒患者;TPPA结果阴性,考虑化学发光值的假阳性存在可能。RPR结果阴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既往梅毒患者;RPR结果阳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现症梅毒,正是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感染活动期。2、结果:     将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梅毒“阳”性标本,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法试验TPPA三种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结果分组: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同样将两组标本进行了酶法、胶体金标、TPPA明胶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A酶法100%,胶体金标100%,TPPA93.6%;B酶法90.9%,胶体金标84.1%,TPPA68.2%。详见附表1。3、讨论:在TPPA检测化学发光值高的标本时,曾多次遇到结果并不明确的现象:这种TPPA结果评目测判断是否出现分散或聚集,对于一些看似凝集的“阴”性标本,继续做酶法(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是阳性。基于TPPA检测方法的干扰因素多[1]:1.试验操作产生的偶然误差:重复使用的U型板在清洗时,用硬质刷导致内孔划痕较多,阴性样本的致敏粒子不能正常沉淀而看上去像凝集图像、静置过程中意外震动(导致沉淀粒子散开)。2.因为样本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与致敏粒子包被的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的因子,造成异常结果。根据文献中对于异常结果分析,可能会造成异常结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肿瘤(淋巴肉瘤、脑膜瘤、结肠癌)、皮肤病(皮肤相关的螺旋体引起)生殖器疱疹、麻风、热性病、莱姆病、地方性密螺旋体病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的高精确度,在高出正常范围的一部分标本中,用胶体金标进行实验比对,将筛出的抗-TP“阴”性的标本,采用酶法进行了检测,可以将那些早期感染者含量不高的标本检测出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不能单一只做TPPA试验来检测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标本,有必要对TPPA结果不确定的标本做酶法实验比对。真正体现检验工作不漏检不谎报结果的检验目标。附表1:组实验化学发光法酶法(ELISA)胶体金TPPA78人A抗-TP≥10S/CO78阳性100%78阳100%73阳93.6%44人B抗-T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对采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接收的行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展开研究,遵循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额外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平均值43.81±9.72,对照组疼痛程度平均值65.36±11.2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采血时间平均值3.82±0.96分钟,对照组采血时间平均值5.21±1.43分钟,采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达93.33%,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6.67%,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6.67%,而对照组满意度仅81.67%,前者显然高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采血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采血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门诊 静脉采血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产后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患者女性,19岁,产后一月,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CT提示脑梗塞并脑出血,头颅核磁共振提示:出血性脑梗塞。凝血功能实验提示高凝血状态,血小板减少,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无异常。按脑梗塞、脑出血、脑炎治疗,入院7天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请上级医院会诊,确诊为“产后静脉窦血栓形成”,给予规律脱水降脑压、醒脑、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防治并发症、补充水盐电解质、营养支持治疗,未抗凝,未介入治疗,治愈出院。报道该病例旨在增加同行对该疾病的认识,遇到孕产妇有类似症状要排除本病。

  • 标签:   产后  静脉窦血栓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老年肺炎患者在社区中进行临床护理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以此来探析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采用社区综合护理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不同方法下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可以得知,实验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社区中的老年肺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效果不佳,但是在此基础上应用社区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各项指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肺炎 社区综合护理 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原因和护理体会进行了探讨。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中,在征求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最终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40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最后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护理的模式干预下,实验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以及痊愈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可以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的概率,还可以促进患者更好的痊愈,患者对综合护理具有很高的评价,对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很大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外渗 预防
  • 简介:【摘要】急性腹痛是较为普遍、多发的急诊内科病症之一,是一种由于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腹腔内外脏器发生的急性病变,临床表现通常是急性剧烈腹痛。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猛,且因致使急性腹痛的原因非常多、且原因复杂,治疗的方式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对病因进行诊断,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 标签: 急诊内科 腹痛 临床治疗 急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小儿癫痫症状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癫痫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头颅CT、脑电图等手段收集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研究抗癫痫药物用于小儿癫痫的作用。结果:引发小儿癫痫的病因较为复杂。患者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也因个体存在差异、在所选取的30例小儿癫痫患者之中,共有22例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有效率高达84%。 药物联合治疗对癫痫病症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发病的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对于预后十分重要。尽管小儿癫痫患者所具有的临床特点及表征比较复杂。但若医学上能够提供持续的对症治疗,便能有效的控制、稳定其病情。

  • 标签:     小儿癫痫 临床 治疗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