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plateletantigen,HPA)基因多态性,根据分布频率来判断HPA抗原不配合比率以及抗体产生的机会,确定有临床意义的血小板抗原系统,并建立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和供者.采用SSP-PCR方法对邯郸地区148名随机献血者进行HPA1-16抗原32个等位基因的检测分析,并与不同人群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每个样本均检测到HPA-1a、2a、4a-14a、16a基因;HPA-4a、7a-14a、16a呈现单态性,未检测出相应的等位基因HPA-b;对于HPA-1、-2、-5、-6主要以a/a纯合子为多,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595、0.8108、0.9865、0.9797,没有b/b纯合子出现.在HPA1-16中,具有最高杂合度的是HPA-15,基因型HPA15a/15a、HPA15a/15b、HPA15b/15b频率分别是0.2230、0.5270、0.2500;HPA-3在其次,基因型HPA3a/3a、HPA3a/3b、HPA3b/3b频率分别是0.3851、0.5135、0.1014.经x2检验,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邯郸地区随机献血者HPA1-5系统基因频率与石家庄地区相似(P>0.05);与我国台湾人群进行HPA1-13、HPA-15的比较,HPA-1、-2、-6具有明显的不同(P<0.05),其它相似(P>0.05);与韩国人群进行HPA1-8的比较,除HPA-3具有明显不同外(P<0.05),其余均相似(P>0.05);与美国黑人进行HPA1-5的比较,HPA-1、-2、-5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与英国人进行HPA1-11的比较,HPA-1、-5具有明显的不同(P<0.05).结论:北方地区中国人群HPA-2、-3、5、-15系统具有多态性,且HPA抗原分布不配合比率较高,这必然造成免疫暴露的机会增加,提示在临床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同时,在此次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邯郸地区血小板基因频率数据和血小板已知型供者.

  • 标签: 人类血小板抗原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供者库
  • 简介:目的为探索提高血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出率.方法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30份抗-HCV阴性的血HCV-RNA.结果4530份血中HCV-RNA阳性55份,阳性率1.21%,其中个体献血者血液2110份,HCV-RNA阳性40份,阳性率1.90%;无偿献血者血液2420份,HCV-RNA阳性15份,阳性率0.62%.结论RT-PCR可用于检测血HCV-RNA,以减少因输血造成HCV感染.

  • 标签: HCV-RNA 库血 阳性率 血液 RT-PCR 检测分析
  • 简介:输血具有感染疾病的危险,其中尤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最为严重.对血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抽检,将有助于控制经输血途径传播的疾病,减少医患纠纷.因此,笔者随机抽检了1998~2000年间900份血的HBV、抗-HCV、抗-HⅣ等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900份血标本均来源于经泸州市中心血站检验合格,用于临床输注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

  • 标签: 库血 抗-HIV HBV 抗-HCV 输血 抽检结果分析
  • 简介:肌肉松驰药在破伤风治疗中一般不常用。我院从1998.10~2000.12运用机械通气加静注肌松药潘溴胺治疗应用大量镇静解痉剂仍无法控制肌痉挛的重型破伤风7例,全部成功救治,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21~50岁,其中5例发病前有铁器或竹器刺伤史,2例系产伤后引起。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5天。就治时创口有感染病灶5例。3例在伤后立即注射过TAT,4例未曾注射。5例首发症状为张口困难、颈项强直,2例首发症状即呈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入ICU时全部患者均有牙关紧闭、颈项、背肌强直、角弓反张、全身肌张力增高、口唇青紫。5例入科时神志清,2例神志不清(其中一例入科时已先行心肺复苏术)。

  • 标签: 呼吸机治疗 重症破伤风 合用 解痉剂 治疗中 肌痉挛
  • 简介:溴铵属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又名本可松、潘可罗宁或巴活朗,临床上主要作外科手术麻醉的辅助用药,用于抽搐治疗较为少见.本文报道用潘溴铵治疗有机氯农药中毒所致抽搐1例如下.

  • 标签: 潘库溴铵 治疗 有机氯农药中毒 抽搐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的罗溴铵维持给药方法的药效学特点,探讨最佳给药方式.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病人随机分成罗溴铵持续泵注组(Ⅰ组)和间断给药组(Ⅱ组),采用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应用静脉麻醉药诱导和维持,术毕不用拮抗剂.记录罗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时间和罗溴铵的用量.结果:Ⅰ组平均泵注速率为(5.97±2.03)μg/(kg·min),Ⅱ组维持肌松追加用药间隔时间平均(30.2±16.2)min,即单位时间平均用量(5.43±2.17)μg/(kg·min),与Ⅰ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停药后,Ⅰ组恢复过程明显快于Ⅱ组(P<0.05).结论:持续泵注罗溴铵优于单次静脉给药.

  • 标签: 罗库溴铵 给药方式 方法
  • 简介:目的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建立临床颅骨缺损数字模型,探讨其在组织工程骨治疗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拟行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临床应用研究,全头颅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通过镜像复制原理及数据插补原理建立颅骨缺损的数字模型,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快速成型机制造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结果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可被快速成型设备数据读取并加工为个体化预制的修复体模型。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临床颅骨缺损建立数字模型,对未来以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复杂性颅颌面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骨缺损 组织工程 快速成型
  • 简介:电子病案信息是衡量医院管理及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病案首页的原始信息占医院管理指标的80%以上。因此,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达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一些医疗质量不达标,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临床科医师责任心欠缺,概念模糊,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漏录、错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将2002-2004年以来我院医疗质量数据不达标的部分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病案首页缺陷 达标 医疗数据 网络条件 医疗质量 医院管理
  • 简介:骨组织工程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可能在临床取得实际效益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种子细胞方面,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种子细胞的体外大规模扩增等是组织工程骨构建和临床应用的首要环节和基本要素.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在于新型仿生化、智能化生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方面,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的同步构建与应用研究是骨组织工程由基础向临床应用的关键性环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骨组织工程已得到初步临床应用,在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又为骨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本文从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骨组织工程研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骨组织工程进一步发展的若干策略.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研究进展 生物材料 种子细胞 成骨细胞
  • 简介:关节软骨因损伤而导致衰退,甚至发生退化性关节炎,有近70%的65岁以卜老年人受退化性关节炎的影响。目前,仍缺少一套治疗退化性关节炎及阻止其继续恶化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软骨组织工程 退化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中何种细胞最适宜作为体外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种子细胞.方法收集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50×106个细胞密度均匀接种于圆柱状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s,PGA)上,按细胞种类分为三组,每组n=3,体外培养,并于1、2、6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胶原定量测定和大体观察.结果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培养时有细胞外基质产生,六周时肌腱细胞组产生胶原量最多,明显优于真皮成纤维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1).免疫组化显示形成的主要为Ⅰ型胶原.结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肌腱时肌腱细胞合成胶原能力最强,在现有条件下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最佳种子细胞.

  • 标签: 组织工程化 肌腱种子细胞 比较研究 DERMAL FIBROBLASTS 真皮成纤维细胞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极为常见,对于少量缺损可行断端无张力的缝合,对于较大范围的缺损自体神经移植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也是研究其他方法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金标准".然而粗大的、长段的外周神经移植物较难找到,且有供区神经瘤形成和运动、感觉障碍等并发症,造成新的神经损伤,故这种方法难以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缺损 组织 周围神经损伤 外周神经移植物 自体神经移植 方法
  • 简介:组织工程学(tissueengineering)从1987年正式提出到目前,在短短不到二十年中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在免疫缺陷的小动物体内构建出各种组织工程化组织,而且成功地修复了免疫功能完全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各种组织缺损,更重要的是部分组织工程化组织已在初步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稳定而持久的疗效,在实践中从小动物到大动物到人

  • 标签: 组织工程材料 种子细胞 组织工程学 组织构建 骨髓基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