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临床常见问题及其治疗方法对以往接收过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共入院治疗老年口腔修复患者数量60例,这60例患者均符合老年口腔修复相关标准,其中6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22例,整体年龄小于60岁为23例,60-70岁之间为25例,大于70岁为12例患者。整体平均年龄在(63.7±4.2)岁。将其对象纳入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出临床修复特点及效果。结果接收过6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分析后,这6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中有25例实施固定义齿修复,35例采用活动性义齿修复;其中42例要求提高牙齿咀嚼功能,其中进行活动义齿修复比例远大于固定义齿修复,而其中12例出现食物堵塞,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6例要求改善牙齿美观,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通过对接收老年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分析后得知,活动性义齿修复为主,该方式可以有有效治疗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并提高治疗效率,而不良反应几乎没有,同时对于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均有改善效果,所以活动性义齿修复方法可以老年口腔修复患者有效治疗,使得大力进行临床发展。

  • 标签: 心理治疗 老年口腔修复治疗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00名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对以上患者进行口腔的健康检查,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分析以上患者的治疗特点,并根据患者病情的类型与相关特征对患者进行修复术后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研究。结果以上100名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中,平均缺牙5.8颗,38(38.00%)例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术,另外62(62%)例患者为活动义齿修复术,经过术后随访分析,我们发现,患者在修复治疗后一年均未出现修复失败以及义齿变形,义齿损坏,义齿无法佩戴及使用的情况。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均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对自己的义齿进行维护与保养,并正确佩戴保护自己的义齿。结论在口腔的修复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口腔特点及全身性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正确处理和长期维护口内余留牙的牙体牙周疾病,在成功修复之后提高老年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加强对义齿维护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保障老年患者牙齿缺失的修复效果。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修复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血压变化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自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因长期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 40 例,按患者透析过程按血压的变化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血压维持在舒张压 ( 90-100 ) ±10 、收缩压( 140-160 ) ±10 ,对照组血压维持 舒张压 ( 60-70 ) ±10 、收缩压( 100-120 ) ±10 。最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 1 年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 发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死亡及瘘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将血压在一个较高水平中 ,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存活时间。

  • 标签: 血压 透析 存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新型城镇化的相关建设工作,需要面临很多的社会性问题,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新型城镇化对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提出的要求、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措施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有益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流动人口 健康教育 新型城镇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季节变化对血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460名到我院参加临床试验受试人员,按照季节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四组,各115名,分别测量受试人员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等含量,对其峰/谷值季节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MCH外,小组成员中的各项峰/谷值季节组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季节变化将会对部分血细胞检验结果形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测前,需要临床检验人员需要对季节因素进行考量。

  • 标签: 季节变化 血细胞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新旧产程标准下产科分娩结局,分析新产程对分娩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医院产科单胎、初产、头位、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84例产妇采用Friedman产程时限标准纳入对照组,80例产妇采用新产程时限标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潜伏期、第一产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二产程、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钳助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指征中产程原因76.32%、产科原因13.16%、社会原因10.53%,观察组产程原因41.18%、产科原因11.76%、社会原因4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对绝大多数单胎、初产、头位、足月分娩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也不会影响第二产程;新产程标准可影响剖宫产指征,显著延长潜伏期、第一产程,导致产妇及其家属主动要求剖宫产意愿增强。

  • 标签: 产程 分娩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常妊娠妇女血脂变化的特点,为临床孕期保健和膳食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58例不同孕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期分为三组,早孕期(8~﹤12周)135例、中孕期(13~﹤28周)95例、晚孕期(≧28周)128例;选择同期育龄期妇女健康体检者(备孕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血脂含量及变化特点。结果两组相比较发现,总胆固醇与在孕后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在孕中期及孕后期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怀孕周期的增加结果增高,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孕早期变化不大,孕中期增高,孕后期轻度降低。结论妊娠期血脂变化动态监测,并及时予以生活干预,可有助于降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围生期的保健和优生优育的目的。

  • 标签: 妊娠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模式的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流动人口100例未实施艾滋病预防措施作为常规组,选择2018年7月流动人口100例实施艾滋病预防干预模式作为实验组,两组疾病预防效果(自我保护、自我咨询、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艾滋病发生情况及干预情况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疾病预防效果显著,艾滋病发生率低,有效率高,P<0.05。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实施合理的疾病预防干预措施有利于强化流动人口对该疾病认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干预效果,加强流动人口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咨询意识,降低艾滋病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预防 干预模式 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老年人除了全身器官衰老、生理功能减退外,口腔组织也都在发生着增龄性改变。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老年人日常健康护理工作中,要对口腔健康进行全面检查和常规化监督,确保口腔疾病不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本文简述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对改善卫生院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疾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也越来越大,本文探讨观察对基层控制中心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健康教育的作用,对护理效果进行整合并谈谈体会。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比分析,先记录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疾控中心接受健康教育前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就诊情况,再对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疾控中心进行过健康教育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就诊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对两次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对比法进行效果判定。结果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之后,结合有效的护理工作,涂阳病例新登记的比例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肺结核患者的知识普及率也有了一定的增长,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了解程度也有所加深,随着工作的开展,肺结核病发症的发病率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的肺结核病的防治可以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科学的护理工作来改善,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病的预防有着显著的作用。

  • 标签: 基层疾控中心 流动人口 肺结核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对计划生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中心接待的育龄女性1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70例女性接受常规计划生育服务,70例女性在常规计划生育服务基础上接受避孕节育干预,比较两组女性干预前后接受计划生育服务情况和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女性接受宣教、咨询、技术指导和随访服务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服务满意率为94.29%,对照组为72.86%,P<0.05。结论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育龄女性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依从性,对于提高女性对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避孕节育干预 生育服务 需求 流动人口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病病人血清检验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5月 间 收治的3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我院 收治的30例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样,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 ALP、 GGT、 DBIL、 TBA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及 T3、 T4、 FT3、 FT4、 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 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临床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消瘦、腹泻、黄疸、多汗等症状表现,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功能损害,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代谢异常,通过化验肝功能、胆碱酷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fA)、血清钙,测量骨密度(BM)D,发现肝硬化患者骨密度与胆碱酷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正相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BTil)无相关性。方法采用QCT骨密度测量仪对47例肝硬化患者和36例健康男性的BMD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血清Ca和P水平。结果随肝硬化肝功损害程度的加重,BMD、BGP、Ga、P均降低,PTH升高。结论BMD降低是长期慢性肝病缓慢作用所致,故提倡在治疗肝硬化同时,也要进行预防OP的治疗。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胆碱醋酶 凝血酶原活动度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接受诊疗的320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研究,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167例和对照组153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情况及治疗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开展健康促进前),观察组(开展健康促进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97.01%>81.04%)、治愈率(89.82%>73.20%)及其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91.02%>75.16%)、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3.26±3.28)分>(71.14±3.94)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87.36±5.12)分>(75.39±4.18)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88.34±4.58)分>(79.15±5.26)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依从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大量输血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6年1~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需大输血(24小时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0U(2000m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40例患者输血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以及凝血功能变化(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患者输血前的血小板计数与输血后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输血前的凝血功能变化与输血后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大量输血后的患者,在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变化上均呈现下降趋势,医护人员需再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一系列生命指标,并适当给予血小板、血浆等补充,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输血的有效性、安全性。

  • 标签: 大量输血 血小板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龄孕妇在妊娠晚期之中心电图变化及妊娠结局间的关系。方法选出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高龄孕妇224例,并依据不同年龄时期分成两个组别,组一112例孕妇(<35岁),组二112例孕妇(>35岁),比照两组孕妇的常规心电图监测成果、心电图异常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常规心电图的异常率加以比照,P<0.05,其中,在心电图异常之中,心律失常与ST-T变化加以比照,P<0.05,两组孕妇导联低电压与电轴左偏的异常率加以比照,P>0.05。组二孕妇的剖宫产率、早产率与低体质量儿率都多于组一孕妇,P<0.05。结论高龄孕妇在孕期之中,特别是孕晚期之中,要增强心电图方面的检测,以预先辅以防范与治疗;只要心电图产生异常后,应立即辅以有关的对策,科学施药,防范高危要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维护母婴的安全。

  • 标签: 心电图 高龄孕妇 妊娠结局 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喉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变化及护理干预。方法入选本次研究中的40例喉癌围术期患者均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选择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护理干预。结果对于喉癌患者围术期时期和手术方式不同产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对其予以相应的护理,进而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结论应对喉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变化进行了解,并选择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喉癌患者 围术期 心理变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发心肌梗死和血尿酸水平的关联性,以指导疾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例(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血尿酸水平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BMI)、尿酸(UA)、甘油三酯(TG)、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Grac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FS)分别为(0.54±0.12)、(0.28±0.07),与对照组(0.62±0.12)、(0.34±0.09)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尿酸水平和年龄、LDL-C、NT-ProBNP、Grace评分、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存在正相关性(P<0.05),和LVEF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高尿酸水平和新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存在相关性,高尿酸症可能为新发心肌梗死的独立性因素,新发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水平越高,心功能相对降低,心肌损伤越严重。

  • 标签: 新发心肌梗死 血尿酸 心功能 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