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硬联合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6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输尿管硬联合软治疗)与对照组(微创经皮肾治疗),每组各34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硬联合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术中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软镜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与经皮肾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肾结石患者,均分成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进行经皮肾治疗,实验组进行输尿管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碎石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经皮肾手术,可有减少手术带给患者的损伤,缩短康复速度。

  • 标签: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与经皮肾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经皮肾组(68例)经皮肾碎石术治疗,给予输尿管软组(68例)输尿管软碎石术治疗。探讨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输尿管软组临床有效率为95.59%,与经皮肾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输尿管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1%,明显低于经皮肾组(p<0.05)。结论相比经皮肾碎石术治疗而言,输尿管软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疗效更佳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内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为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3月到2018年5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LACC)n=30,30例给予腹腔胆囊切除术(LC)及30例给予胆管保胆取石(CC),比较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损伤量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①LACC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高于LC组和CC组(P<0.05),LC和C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②LACC手术时间较CC组和LC组明显延长(P<0.05),CC组和LC组比较无差异(P>0.05);③LACC组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损伤量显著少于CC组和LC组(P<0.05),LC略高于C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④LACC组的并发症显著低于CC组和LC组(P<0.05),组间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联合内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能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伤害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和结肠联合微创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 30 例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 2018年 08月 -2019年 07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 15 例和研究组 15 例。其中参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和结肠联合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 结论 在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和结肠联合微创术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镜 双镜联合微创术 结直肠良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的内护理配合对策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行ERCP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全过程护理配合,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可确保ERCP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ERCP 内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肾和经输尿管软两种方式对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从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7 月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分别抽取 45 例经皮肾经和 45 例经输尿管软治疗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的相关疗效指标,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疗效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实验组( 6.7% )明显低于对照组( 22.2% ),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实验组更优。 结论: 使用经输尿管软方式治疗肾结石,与经皮肾治疗方式相比,效果更加明显,即可缩减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又可提高对结石的清除效果,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安全性更好,临床治疗作用更加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经皮肾镜 经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结石患者经腹腔+软治疗的效果。方法遵循抽签方式分组,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撷取的110例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结石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均为(n=55)。甲组采用腹腔+软治疗,乙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对比为3.64%、14.55%,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甲组和乙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腹腔+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结石,治疗效果较好,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并能减少患者的手术、住院、拔管、术后胃肠道恢复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存在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腹腔镜 软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类癌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近60%类癌发生在消化道,直肠类癌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类癌20%~55%,占类癌总发病率10%~17%[1-3]。直肠类癌组织分化与良性肿瘤相似,病理组织学表现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具有强烈恶变倾向及容易复发和发生转移等特点,加之发病缓慢、起病隐匿,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4]。近年来随着消化内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类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5],尤其是超声内(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和内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内技术的兴起,直肠类癌的内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对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超声内诊断并经ESD治疗的类癌患者23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内联合ESD治疗在直肠类癌诊疗中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

  • 标签: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 剥离术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肾和经输尿管软两种方式对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分别抽取45例经皮肾经和45例经输尿管软治疗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的相关疗效指标,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疗效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实验组(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更优。结论使用经输尿管软方式治疗肾结石,与经皮肾治疗方式相比,效果更加明显,即可缩减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又可提高对结石的清除效果,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安全性更好,临床治疗作用更加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经皮肾镜 经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痛胃肠和常规胃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某院行胃肠检查的17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88)和观察组(n=88),分别给予常规胃肠和无痛胃肠检查,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18%(82/88)、72.73%(64/88),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咽喉反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肠检查可以有效的诊断患者的胃肠疾病,效果显著,适应性高,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常规胃肠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96例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经输尿管成功取出结石,成功率为93.7%;其中上段7例(成功率为57.1%),中段10例(成功率为90.0%),下段79例(成功率为97.4%)。结论应用输尿管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碎石、排石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经尿道输尿管软与经皮肾治疗单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年 1月 -12月收治的 56例单侧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 2组,每组 28例, A组行经尿道输尿管软治疗, B组行经皮肾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石率。结果 术后 4周时, A组直径> 20mm患者的总清石率低于 B组( P< 0.05),手术时间长于 B组( P< 0.05),术中出血量较 B组偏少( P< 0.05)。结论 针对单侧直径≤ 20mm的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较适用,而直径> 20mm者,则经皮肾适用。

  • 标签: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在提高内下肠手术肠道清洁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的60例内下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的肠道清洁度。结果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度合格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肠道清洁度合格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有利于提高内下肠手术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 内镜下肠镜手术 肠道清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输尿管软与经皮肾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肾结石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31例,应用输尿管软治疗方法)和对照组(31例,应用经皮肾碎石术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结石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结石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结石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经皮肾碎石术。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输尿管软与经皮肾治疗单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56例单侧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A组行经尿道输尿管软治疗,B组行经皮肾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石率。结果术后4周时,A组直径>20mm患者的总清石率低于B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B组偏少(P<0.05)。结论针对单侧直径≤20mm的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较适用,而直径>20mm者,则经皮肾适用。

  • 标签: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内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为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3月到2018年5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LACC)n=30,30例给予腹腔胆囊切除术(LC)及30例给予胆管保胆取石(CC),比较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损伤量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①LACC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高于LC组和CC组(P<0.05),LC和C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②LACC手术时间较CC组和LC组明显延长(P<0.05),CC组和LC组比较无差异(P>0.05);③LACC组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损伤量显著少于CC组和LC组(P<0.05),LC略高于C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④LACC组的并发症显著低于CC组和LC组(P<0.05),组间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联合内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能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伤害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