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人Seipin基因的真表达质粒并转染293T细胞后进行鉴定。方法采用PCR法从人睾丸组织中扩增人Seipin基因,通过BamHI/XhoI限制性酶切位点克隆入真表达载体pEGFP-C1内,构建含人Seipin基因的真表达质粒pEGFP-Seipin。运用真转染、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的方法,鉴定Seipin在真核细胞293T中的表达。结果克隆的人Seipin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完全正确。瞬时转染真核细胞293T后,采用Westernblot在预期的位置检测出目的条带,免疫荧光实验显示293T细胞中存在人Seipin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Seipin基因的真表达质粒。

  • 标签: Seipin基因 质粒 真核表达 免疫荧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纤维桩修复不同牙本质肩领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9例患者的150颗前磨牙及磨牙,行根管治疗后,根据不同牙本质肩领分为4组.A组,四壁有2mm以上的完整牙本质肩领;B组,四壁有1~2mm的完整牙本质肩领;C组,肩领不完整,至少有两个壁存在2mm以上的牙本质肩领;D组,肩领不完整,至少有两个壁存在1~2mm的牙本质肩领.进行纤维桩全冠修复,于修复后1、2年复查,观察修复体和基牙情况.结果修复治疗2年后,A组有1颗出现冠脱落,B组有1颗出现纤维桩脱落,C组有3颗出现冠脱落或纤维桩折断,D组有3颗出现纤维桩脱落或折断.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纤维桩;牙体缺损;牙本质肩领Effectofdifferentferruleofposteriorteethrestoredwithfiberposts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8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hrelin作用于伏神经元对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动物行为学测试技术,于双侧伏壳部微量注射ghrelin,并采用开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焦虑行为的改变.结果ghrelin将减少大鼠在开场测试中进入中心区域的次数和停留的时间;减少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的时间.结论中枢注射ghrelin有致焦虑的效应,为临床上使用ghrelin相关药物治疗焦虑情绪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Ghrelin;伏;焦虑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33-02

  • 标签:
  • 简介:探讨干因子(N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5例甲状腺腺瘤、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S的表达。58例PTC组织中,34例NS蛋白表达为阳性,阳性率58.6%;伴淋巴结转移的30例中,23例表达为阳性,阳性率76.7%;无淋巴结转移的28例表达阳性率46.4%;25例良性甲状腺瘤组织中NS表达阳性率16.0%。NS基因蛋白在PTC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腺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腺瘤组织无显著差异性。NS阳性表达率与PTC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浸润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S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过程,高表达的NS基因可能促进PTC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是其进展环节中的一个标志性基因。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核干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法碎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64眼)接受小切口手法碎治疗的小瞳孔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32眼)与观察组32例(32眼),观察组行小切口手法碎治疗,对照组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天内观察组矫正视力≥0.5的眼睛为81.25%,对照组只有46.88%,两组差异明显(P<0.05),1周、1个月视力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角膜水肿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65.6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 小瞳孔硬核白内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71例经皮腰椎间盘孔镜摘除髓并臭氧消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2专用穿刺经皮由椎旁入路达骶点,与X线定位后椎间盘孔镜下髓摘除并臭氧消融。结果171例患者均定成穿刺及切吸,臭氧消融治疗,平均随访1年以上,总有效率88%。结论经皮腰椎间盘的切吸落实氧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臭氧消融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髓摘除术(MED)保留黄韧带与不保留黄韧带干预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预后及硬膜外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206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其中A组91例行切除黄韧带常规MED,B组115例行保留黄韧带MED。在术前1d与术后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直腿抬高角度(SLR)评估患者的腰腿疼痛、功能恢复及神经松解程度,并在术后4周进行早期临床疗效评定。术后1年进行标准化调查问卷的填写以评价患者满意度,以CT扫描评定术后硬膜外纤维化程度。结果A组和B组术前1dVAS评分、ODI、SLR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是(7.75±1.23)分和(7.84±1.27)分,71.8%±9.4%和72.3%±9.1%,25.1°±2.33°和24.6°±2.28°,(50.59±5.59)min和(51.03±6.18)min,(43.56±8.02)mL和(42.88±8.76)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512、0.386、0.893、0.529、0.574,P值均〉0.05)。A、B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42、0.042,P值均〉0.05)。术后4周,A组和B组VAS、ODI、SLR分别是(3.13±1.24)分和(2.32±1.20)分,29.4%±6.7%和23.3%±7.6%,65.2°±4.84°和74.4°±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41、6.025、13.423,P值均〈0.01)。A、B组患者术后4周的VAS、ODI、SLR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4周,B组患者疗效等级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8,P〈0.01)。术后1年,A组硬膜外纤维化程度CT评分等级明显差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435,P〈0.01);且标准化问卷统计结果显示,A组手术治疗满意率为75.8%(69/91),B组为92.2%(106/

  • 标签: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椎间盘移位 显微椎间盘镜 黄韧带 硬膜 纤维化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下三叉神经脊束尾侧亚(spinaltrigeminalnucleuscaudalsubnucleus,Vc)内P物质(substanceP,SP)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antagonists,NMDAR),以及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ganglia,TG)内前速激肽原A(preprotachykininA,ppTA)、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β-calcition-generelatedpeptide,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法选取3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5Gz组(5G),+10Gz组(10G),将各组大鼠依次固定于实验用小动物离心机。在不同+Gz数值条件下行高+Gz模拟处理程序:在+5Gz条件下(+5Gz峰值持续作用时间为30s,间隔峰值为+1Gz、60s)持续离心5min,每天连续离心5次,每周4d,持续3周;在+10Gz条件下(+10Gz峰值持续作用时间为30s,间隔峰值+1Gz、60s)保持离心5min,每天连续离心5次,每周4d,持续3周;对照组大鼠依照上述同样作用时间和频次,只在离心机的相同固定装置上保持固定5min,不做任何持续高+Gz离心实验干预。实验完成后即刻取大鼠三叉神经节与三叉神经脊束尾侧亚,提取总蛋白,Western-Blot检测SP、NMDAR、ppTA、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结果和对照组比较,+5Gz组、+10Gz组TG与Vc内的SP、NMDAR、ppTA、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说明在高压环境下,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生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神经活性物质在颞下颌关节疾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TMD)引起的疼痛传导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表明高压环境下上述神经活性物质与颞颌关节疼痛的外周及中枢的传导作用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正加速度 P物质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简介:综合评价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痔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收集2010年1月—2014年4月208例临床混合痔患者,将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痔剥切术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A组);采用传统的外切内扎手术的50例患者设为B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术)结合痔剥切术的52例患者设为C组;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术)配合痔剥切术的52例患者设为D组。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4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量少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A组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痔剥切技术治疗混合痔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是一种微创、便捷、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混合痔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 痔核剥切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体入路在经皮内镜下进行颈椎间盘髓摘除神经减压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3—9月,选取4具新鲜冰冻尸体标本进行前瞻性研究,男女各2具,年龄50~70岁。术前CT检查确定手术靶点和设计骨性通道,经C4、C5、C6、C7椎体入路手术各1具。于血管鞘和气管食管鞘之间进行椎体穿刺,置入工作外鞘于椎体内,镜下磨钻磨除骨质建立骨性通道,经皮内镜直视下去除突出的髓及骨赘。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曝光次数,术后CT检查解剖术区相应组织结构。结果4具尸体均完成经椎体入路的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摘除术操作,C4和C5骨性通道方向为前上至后下,C6和C7为前下至后上。手术时间分别为92、73、65和60min,平均72.5min;术中透视次数24、21、19和18次,平均20.5次。术后CT检查证实骨性通道完整,椎体无骨折塌陷。结论经椎体入路在经皮内镜下进行颈椎间盘髓摘除脊髓与神经根减压是可行的,该手术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解剖学 局部 经椎体入路 颈椎
  • 简介:背景: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可促进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复患肢的血液供应。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细胞自体移植对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在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中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建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连续5d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单个细胞,第7天接受外周血单个细胞移植,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给予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造模后足背部体温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下肢溃疡面积明显增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动员后第6天白细胞数量及CD34^+细胞占单个细胞的百分比增加,外周血单个细胞移植之后1个月时足背部体温与建模前接近,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提示外周血单个细胞内源性增加后进行自体移植,可提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调节性T细胞比例,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 标签: 血管炎 干细胞移植 T淋巴细胞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