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他汀类药传统上是作为调脂药应用的,4S研究确立了他汀类药在心脑血管病中治疗及预防的地位,并形成调脂外多功能效应的理论。冠心病患者在心血管病事件后,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各降低心血管病病死率25%,而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42%,作用强度最大,被誉为"心脏药物"〔1〕。经20余年临床实践,治疗适应症不断拓宽,有多种疾病能在治疗中获益且安全可靠。为更好地应用他汀类药物,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 标签: 他汀类药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骨关节炎及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决这类疾病的有效手段,且术后患者满意度良好。然而术后无菌性松动,是导致假体稳定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翻修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质吸收是造成无菌性松动的重要因素[1-2]。抗骨质疏松类药物通常通过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再生来发挥作用,这与防治假体松动的作用机制不谋而合。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抗骨质疏松药物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研究。本文就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抗骨质疏松药物 术后应用 类药物 老年性骨关节炎 无菌性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应用中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应如何临床中合理应用此类药物。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用药规律。结果研究数据表明皮肤、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是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器官(系统)。我院主要使用左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分别为14例和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0%和30.0%。结论临床治疗中,应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掌握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升治疗水平,尽量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妇科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共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延长用药间隔组30例和常规用药组30例。延长用药间隔组和常规用药组患者,于月经来潮后3天给予曲普瑞林(生产厂家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l0.1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648)4mg,肌内注射;延长用药间隔组用药间隔设为6周,共用4次;常规用药组每4周注射1次,共用6次。结果延长用药间隔组和常规用药组1、2、3、4月痛经程度分别为(8.5±2.3分、7.6±1.6分、5.8±1.8分、2.9±0.6分)、(9.2±2.1分、8.8±2.5分、7.4±2.0分、5.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延长Gn-RHa用药间隔较常规治疗手段能大幅降低子宫腺肌病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GnRHa 子宫腺肌病 间隔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9-02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发现,男性胃癌明显多于女性((2~3)1)。有研究发现,女性胃癌发生时间较男性推迟10~15年,绝经期后发病率与男性相近

  • 标签: 胃癌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m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对肿瘤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上肢浅静脉化疗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在距离肿胀1cm处局部环形封闭,然后用50%硫酸镁湿敷。实验组封闭方法同对照组,然后用如意金黄散湿敷药物渗漏部位,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3,5d后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如意金黄散湿敷化疗药物渗漏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 标签: 肿瘤 化疗 中药 湿敷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7-02
  • 简介:0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本文综述乳腺癌近年发病趋势及相关研究进展,简要评价,为今后乳腺癌发病的预防和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 标签: 乳腺癌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用药过程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儿科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300例儿科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结果对所选的300例患儿进行分析,其中17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有7例曾出现过药物不良反应史,12例存在皮肤不良反应,例如皮疹、荨麻疹等,1例有肝功能损害,2例出现腹泻呕吐症状,1例肾脏受到损伤。结论儿科患儿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抗菌药物的应用,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的降低儿科出现不良药物反应的几率。

  • 标签: 儿科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早期肝衰竭患者,观察选择糖皮质激素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早期肝衰竭患者11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早期肝衰竭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56例)临床选择常规内科治疗的方法;B1组(观察组56例)临床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早期肝衰竭患者在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以及黄疸症状消退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肝衰竭患者完成治疗后,B1组消化道症状缓解的时间为(1.71±0.6)天,黄疸症状消退的时间为(13.6±2.5)天;B2组消化道症状缓解的时间为(5.66±1.1)天,黄疸症状消退的时间为(26.5±3.5)天;B1组优于B2组肝衰竭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早期肝衰竭患者,临床选择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表现出显著优势,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获得有效缓解,最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早期肝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my,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情况、性别、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分型、相关生物化学指标和病理学特点加以分析。两组比较非参数统计采用秩和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对15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7例,女10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8岁;用药种类以中草药为主(66.0%),其次为抗生素(8.8%)、化疗药物(4.4%)。临床分型:肝细胞型104例(65.4%),胆汁淤积型21例(13.2%),混合型34例(21.4%)。【结论】药物性肝损伤以女性、中老年人多见。引起成人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依次为中草药、抗菌药、化疗药。肝细胞型为主要临床类型。大多数成人患者预后良好,肝衰竭者预后较差。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肝炎 临床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应急护理体会,使护理人员的救护意识得到提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损伤。方法从大连机场急救中心2013年门诊部输液病人中,选取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9例患者,密切关注病人的临床变化。结果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应急护理工作。结论做好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 标签: 药物过敏 应急护理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7-011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较易受到忽视的精神疾病。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本病治疗时间较长,多应用药物与精神疗法等方式共同治疗已达到控制病情,治愈疾病的目的。早期多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之后逐渐应用选择性5-HT冲摄取抑制剂等,该药物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逐渐取代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成为治疗本病的主导药物。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以及对抑郁症的基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已研制出多重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用于临床研究与治疗。

  • 标签: 抑郁症 抗抑郁药物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38-02
  • 简介:目的:探讨骨矿物盐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过程中改变的意义。方法:选用5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激素造模组每周一次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辉瑞生物)4mg/kg,至第8周末停药,该组动物分别在四个不同时间段处死。正常对照组每周一次臀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上述各组动物均肌内注射青霉素钠15万u/只,每周2次预防感染。各组分别于处理后的第2、4、8、10周测定股骨头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并检测血清钙、磷水平,同时观察其体重、精神、毛发情况等一般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素造模组动物造模1周后体重开始进行性下降,股骨颈骨密度从第2周开始、股骨头骨密度从第4周开始显著下降(P〈0.05,P〈O.01),且激素造模组10周时股骨颈骨密度明显低于第8周时(火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素造模组血清钙、磷水平均从第2周开始即显著显著降低(火0.05,P〈O.01),且激素造模组10周时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第8周时(P〈0.05)。结论:本次实验发现,给予激素后,动物模型中的股骨头坏死迅速出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股骨头、颈骨密度降低及骨矿物盐平衡的破坏有关。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激素 骨密度 血钙 血磷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NKI、WanFangData、VIP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1年12月,纳入有关GC治疗DMD的RCT。由2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合计303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GC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儿的平均肌力、举重能力、用力肺活量、生存质量情感因子分和总分、Gowers’时间、步行9米时间、爬4层楼梯时间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患儿的体重增加、行为改变、食欲、库欣面容、多毛症发生情况增加显著,但未增加骨质疏松/骨折、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发生率。结论GC可显著改善DMD患儿的肌力、肌肉功能及肺功能,延长独立行走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但应需密切关注GC的不良反应。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一、骨关节外科相关感染概况骨和关节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骨组织或关节造成的感染,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主要有急、慢性的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以及与植入物相关的感染,即人工关节的感染和内固定植入物的感染;特异性感染主要是指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其他还包括有糖尿病足感染,术后或创伤后感染,脊椎骨髓炎等特殊类型。各种感染的入侵途径包括病原菌经血行播散、临近部位蔓延感染以及直接种植等。

  • 标签: 骨关节外科 相关感染 抗菌药物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非特异性感染 内固定植入物
  • 简介:摘要分析我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结论精神病专科医师抗生素使用需加强规范化培训,提高药敏检测,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指导临床医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标签: 专科医院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放射性损伤对人类造成近期及远期的严重损害,有关对放射性损伤的防治有了一些进展。方法:对国外放射性损伤的防治近些年的进展作一综述。结果: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关于放射性损伤的文章,以“放射性损伤”或“radiationinjury”为检索词检索。选择文章与放射性损伤防治有关,初检得到80余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放射性损伤防治的文献35篇进行综述。结论:放射造成的肺脏、心脏、胃肠道、肾脏、肝脏、皮肤、血液、DNA等损伤,针对这些损伤的防治有多种药物

  • 标签: 放射性损伤 药物 防治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对于那些已经不适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单纯的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显然并不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面世使得HCC的治疗有了新的治疗方案。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HCC的临床试验当中,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多靶点抑制剂、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分子靶向药与TACE的联合等已经显示出了潜在的疗效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使用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多靶点抑制剂等联合TACE治疗HCC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分子靶向药物 肝细胞癌 动脉化疗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