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位保存(Sitepreservation)是指在拔牙的同时或随后,采取一定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牙槽嵴的吸收,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足够的骨量和良好的骨质。目的应用Bio-OssCollagen技术,确保牙齿拔除后,预防及减少牙槽嵴的废用性萎缩和吸收,使牙槽嵴骨量的高度、宽度及密度满足后期种植的需要,同时又能减轻患者痛苦,为义齿种植的美观和稳定提供良好保障。方法选择拔牙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择拔牙后有种植意向的患者,先拔出患牙,清理拔牙窝,应用Bio-OssCollagen技术进行种植保存。自然愈合。对照组患者拔牙后常规处理。1a后比较两者拔牙前后骨量及黏膜量变化的差别。结果拔牙窝愈合1a后试验组拔牙前后骨量和黏膜的量的变化与对照组拔牙前后骨量和黏膜的量的变化比较,试验组骨量和黏膜的保留量比对照组大,二者存在明显差别。结论应用Bio-OssCollagen技术进行种植保存对骨量和黏膜的保留量其疗效和常规保存有一样的效果,可减少患者痛苦,为义齿种植的美观和稳定提供良好保障。

  • 标签: 种植 位点保存 Bio-Oss Collage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与磷酸钙骨水泥(CPC)应用于拔牙后种植保存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7年3月,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进行拔牙后保存的对象20例入组,根据患者的意愿分组,PRP组10例、CPC组10例。PRP组、CPC组分别采用PRP、磷酸钙骨水泥按照19比例与BIo-oss骨粉末混合,填满骨缺损处及牙槽窝,进行保存。结果术后6个月,PRP组牙槽嵴高度、宽度丢失量低于CPC组,PRP组CT值低于C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混合CPC进行拔牙后种植保存有助于减少骨损失量,但会导致密度偏低,可能会影响种植。

  • 标签: 拔牙 种植 位点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感染控制风险及对策。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通过岗位组长质量控制日查、护士长日查与上级部门(院感科、护理部)督导检查去污区对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风险,并根据所发现的风险制定出一系列整改方案,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对去污区感染控制的制度管理、将有缺陷流程进一步完善、对工作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并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维护环境卫生等。结果经整改方案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在感染控制在存在的风险控制良好,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岗位组长质量控制日查、护士长日查不合格率明显降低,整体工作质量得以提升。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实施整改措施后,可提早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采取有效控制,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去污区 感染控制 风险点
  • 简介:摘要对于中心血站的采血工作,其对整个血站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中心血站的采血护士,其需要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做好所有的环节工作,同时保证细节处理,防止细节问题影响采血工作质量,导致采血工作出现问题。对于规范性的采血操作流程,其包含的内容有健康征询表和体检等,在这一流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导致采集的血液不合格。

  • 标签: 中心血站 采血 环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早期半卧与平卧的优缺点。 方法 随机将 200 例全麻患者分为两组,在全麻苏醒后分别取半卧和平卧,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和舒适度 。结果 全麻术后早期半卧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舒适度有明显效果 。结论 全麻术后早期半卧比平卧更利于病人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麻术后 半卧位 平卧位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术后早期半卧与平卧的优缺点。方法随机将200例全麻患者分为两组,在全麻苏醒后分别取半卧和平卧,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和舒适度。结果全麻术后早期半卧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舒适度有明显效果。结论全麻术后早期半卧比平卧更利于病人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麻术后 半卧位 平卧位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仰卧和俯卧对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实施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患者90例,纳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体位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患者给予仰卧,B组患者给予俯卧,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各部位细菌阳性检出率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手术结束后,B组患者呼吸机各部位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A组,B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4.44%,A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22.22%,P<0.05证明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在患者全身麻醉术中给予其俯卧,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仰卧位 俯卧位 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IL-10基因T-819G与自发性早产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病例组样本包括569例SPTB新生儿,对照组包括673例足月新生儿。采用最新的SequenomMassARRAY?SNP检测技术对IL-10基因T-819C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结果】与携带IL-10基因T-819C的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至少一个C等位基因型(TC+C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极早产的风险显著升高。【结论】在中国人群中,IL-10基因T-819G与极早产患病风险的增加存在显著的遗传学关联。

  • 标签: 白介素10 自发性早产 胎膜早破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横与枕后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出100例进行研究,其中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采用床上卧的方式待产,其余50例产妇的第一产程为自由体位方法待产,分别列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观察与记录分析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时间,妊娠结局以及出现的宫缩乏力、骨盆异常等异常状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的时间均比对照组产妇更短,P<0.05,最终顺产的有24例,顺产率达到48%,高于对照组的22%,剖宫产率为52%则低于对照组的78%,P<0.05,发生宫缩乏力、骨盆异常等异常情况的概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枕前与枕后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选择自由体位,能够确保产妇在适合自己的舒适体位中推进产程,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和产程异常率,更能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具有较高的产科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科 第一产程 自由体位 枕横位 枕后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X线诊断与X线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及个人经验,分析胸部X线诊断与X线征象。结论深入研究胸部X线诊断及X线征象,并应用这些征象,作为影像诊断的依据,可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及效率。

  • 标签: 胸部 X线诊断 X线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难产的临床表现、原因、处置方法。方法选取202例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难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112例)和阴道分娩组(90例),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临床效果、产程、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在宫缩乏力发生率、胎方位、枕后、宫颈水肿的差异明显(P>0.05),引产率差别不大(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因素、产力异常、心理因素可导致头难产。通过心理疏导、产前检查、保健可降低头难产对母婴的伤害。

  • 标签: 头位难产 患者 临床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文中简述俯卧手术眼部护理的改良方法,得出该方法优势有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俯卧位手术 眼部护理 改良
  • 简介:目的探讨肱桡肌止的解剖特点及其在桡骨远端骨折茎突骨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3-9月选取14例成人新鲜尸体上肢标本,观察肱桡肌肌腱的解剖结构及其止的位置、形态,测量止范围长度、宽度、面积以及与桡骨茎突尖的距离.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29例伴有茎突骨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正位X线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茎突骨块分为完整型和碎裂型,茎突骨块完整型测量茎突骨块长度,茎突骨块碎裂型分别测量干骺端骨块长度和关节面骨块长度.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解剖学和X线片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尸体上肢标本解剖测量显示:肱桡肌肌腱向远端走行途中分别与前臂深筋膜、旋前方肌及第二伸肌间隔的腱膜组织通过坚韧的纤维组织相接续;肱桡肌肌腱以纤维形式牢固附着于桡骨茎突表面,止形态近似水滴状,尖部指向近端;肱桡肌肌腱止范围长(18.80±3.67)mm,宽(11.23±2.06)mm,止附着面积(141.53±4.55)mm2,肌腱附着部近端距桡骨茎突尖距离(26.59±3.76)mm.临床X线测量结果显示:11例茎突骨块完整型的茎突骨块长(24.42±4.30)mm;18例茎突骨块碎裂型,茎突骨块总长(28.08±4.93)mm,其中干骺端骨块长(16.32±3.87)mm、关节面骨块长(11.76±3.46)mm.与标本解剖测量结果比较,茎突骨块完整型和碎裂型的茎突骨块长度与肌腱附着部近端至茎突尖的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5、1.334,P值均〉0.05),茎突骨块碎裂型的干骺端骨块长度与肱桡肌止长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839,P〉0.05).结论肱桡肌肌腱止牢固附着于桡骨茎突,是桡骨远端骨折形成茎突部干骺端骨块的解剖基础.

  • 标签: 桡骨骨折 桡骨茎突 肱桡肌 解剖学 局部 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和枕后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待产产妇 92例,收治时间为 2015年 7月 20日 -2017年 7月 20日,其中一组选择一般治疗方案,另外一组选择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 80.43%与 39.13%,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 4.35%与 21.74%,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产伤率分别为 2.17%与 28.26%, P< 0.05。结论 对枕横和枕后难产产妇选择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治疗便于对胎头位置进行纠正,利于将自然分娩率提高,值得采纳。

  • 标签: 枕横位难产 枕后位难产 徒手旋转胎头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脱垂分娩方式选择,分娩时间与新生儿预后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住院患者中发生头脐带脱垂8例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性脱垂5例,隐形脱垂3例,剖宫产7例,阴道分娩1例,正常评分新生儿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新生儿死亡1例。发现隐性脐带脱垂多发生在临产前,显性脐带脱垂多发生于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结论脐带脱垂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增加,脐带受压的程度和脱垂的时间长短与新生儿预后密切相关。脐带脱垂重在预防,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脐带脱垂 剖宫产率 围产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妇头难产的具体情况,分析造成难产的原因并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其分娩的影响情况。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分娩的头难产产妇共102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1例与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51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中新生儿窒息1例(2%)、剖宫产2例(3.9%)、胎儿窘迫5例(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对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顺利分娩,改善妊娠结局;结论对头难产产妇积极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水平,减少新生婴儿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 妊娠 分娩 头位难产 针对性
  • 简介:摘要胸痛中心对完善急救体系及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时间要求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的管理包括时钟的统一相关人员、设备、各种场合;时间的管理时间节点的定义、记录分析与持续改进。

  • 标签: 胸痛中心 时间节点
  • 简介:▲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一篇论文中如只有1个表格,则表序编为表1,表题即表格的名称,应准确得体并能确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且简短精练。

  • 标签: 三线表 特定内容 表格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5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样本,对其卧与休息的护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从术前、术后与出院三个阶段入手,指出了患者卧选择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由俯卧所带来的各种不适的解决办法,强调了合理活动与休息的重要性。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患者 卧位 休息 护理
  • 简介:摘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可以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而对于一个患者来说,获得舒适的护理便是他们健康快乐生活的一种重要标志。所以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无论患者的病情是否可以康复,护士都应该做到舒适护理,减轻患者的担忧和痛苦。因此,本文对舒适护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