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囊仿生助产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选取120例自然分娩产妇,将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能够有效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生产质量。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术 自然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囊助产在分娩过程中缩短产程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即将在我院生产的88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方法,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气囊助产方法,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结果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所需时间比较并无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与总产程所需时间均比对照组产妇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助产在分娩过程中有效的缩短了产程时间,气囊助产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得到了临床与产妇的认可。

  • 标签: 气囊助产 分娩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更有助于生产、辅助生产效果好的临床方法;方法对样本时间内46例孕妇,进行分组试验。试验组患者23人,采用自由分娩配合气囊助产仿生仪进行分娩;比较组患者23人,采用自由分娩,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术后并发症、分娩耗时、以及治疗满意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好、分娩方式更顺利、产妇分娩用时较短,选择自然分娩的比率更大。两组产妇的数据差异性明显。结论根据临床统计结果,对分娩的孕妇选择自由体位配合气囊助产仿生仪产妇生产更加顺利,生产耗时较小,术后病发几率低,患者很满意,值得在基层意义推广。

  • 标签: 助产仿生仪 自由分娩体位 分娩方式 分娩用时 产妇意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囊加力助产术在经阴道分娩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头位难产产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气囊加力助产,对照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比较两组产程、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Apg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加力助产术可以显著提高头位难产中产妇的临床效果,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气囊 头位难产 助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在产妇助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准备生产的14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助产技术)与实验组(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对比两组产妇应用效果。结果①实验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所需时间均比对照组产妇短,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在第三产程所需时间比较并无差异(P>0.05)。②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产妇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在产妇助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缩短了产程时间,更降低了剖宫产率,对产妇及新生儿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得到临床与产妇的认可。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技术 分娩球 产妇助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的重度冠心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气囊漂浮导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衰竭1例,心肌梗死1例,脑血管意外0例,二次开胸0例,总计2例;对照组患者肾功能衰竭2例,心肌梗死2例,脑血管意外3例,二次开胸1例,总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飘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气囊漂浮导管 重度冠心病 冠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的重度冠心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气囊漂浮导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衰竭1例,心肌梗死1例,脑血管意外0例,二次开胸0例,总计2例;对照组患者肾功能衰竭2例,心肌梗死2例,脑血管意外3例,二次开胸1例,总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飘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气囊漂浮导管 重度冠心病 冠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病症的治疗中实施空气灌肠复位护理的最佳应用方法。方法挑选出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取80例符合试验研究的患儿进行入组试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层面进行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焦虑情况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10,P=0.043);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为(31.99±6.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40.52±6.8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中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结合心理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焦虑程度,且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空气灌肠复位 小儿急性肠套叠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全程动态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成分,为研究消除手术烟雾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电钩切割组织时、切割后5、10、15、20min、手术结束时检测距地面高度1.5m、距手术切口30cm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监测打卡戳卡后10s内PM2.5和PM10浓度。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手术烟雾中有机物成分。结果在使用电刀切割组织即刻开始CO和CO_2浓度随着手术的进行逐渐升高。PM2.5和PM10在打开戳卡阀门均迅速升高,在第4s时分别达到最高峰(659.42±26.29)μg/m~3和(735.41±17.09)μg/m~3。手术烟雾中检测出七氟烷、环戊烷、乙苯、壬烯醛、苯乙烯、环己酮、五甲基-庚烷、十烷、2-乙基己醇、十一烷、十二烷等有害物质。结论手术烟雾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部分物质超过环保标准值,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需要全方位防护措施。

  • 标签: 手术烟雾 有毒物质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使用橡皮障对减少牙科治疗中产生细菌性气溶胶的作用。方法在志愿者头部等高离口腔30cm处放置普通琼脂平板,用空气沉降法收集细菌5min,分组对未使用橡皮障及使用橡皮障龋齿治疗中、治疗完成后5min的气雾做菌落计数。结果治疗过程中无论是否使用橡皮障,高速涡轮机产生的气雾中细菌含量均有明显增加,未使用橡皮障组增加的更多。治疗过程中空气中细菌分别为2613.10CFU/m³,1846.25CFU/m³。在治疗完成后5min,气雾中仍有较多细菌残留。结论使用橡皮障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龋齿治疗术中空气菌落数。在治疗完成后一段时间内,空气中仍有较多细菌残留,需要注意防护。

  • 标签: 细菌性气溶胶 儿童龋齿治疗 橡皮障
  • 简介:【摘 要】目的:对紫外线应用与微生物实验室空气消毒的效果进行试验性分析,并对紫外线的应用原理和要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以某地区微生物实验室为例。将紫外线应用到微生物实验室空气消毒工作中,并对不同消毒模式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研究。在对实验室进行消毒之前,相关科研团队需要对参照组以及研究组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还要做好微生物实验室紫外线消毒前后对比的信息记录工作,以此来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结果:根据相关数据信息显示,经过紫外线消毒的微生物实验室空气质量要高于参照组的消毒效果。结论:通过紫外线消毒方式能够有效的对微生物实验室空气进行消毒,有利于空气中细菌数量的降低,为相关微生物实验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消毒方式,适用于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

  • 标签: 紫外线 微生物 检验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氧气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法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最佳雾化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例患儿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作为观察组,40例患儿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血氧饱和度水平,对于提高哮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 空气压缩泵雾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哮喘患儿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于我院治疗哮喘的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5例。其中参照组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通过氧驱动雾化吸入予以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相关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咳喘缓解时长、呼吸不畅缓解时长、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氧饱和度较高,实验组哮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参照组(77.14%),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儿血氧饱和度,缩短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长,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哮喘疾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号的单双号分对照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研究组(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各45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aO2)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aO2指数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胸闷消失时间、反复喘息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呼气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疾病时可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但氧驱动雾化治疗的疗效更为理想,且更为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性和推广性较大。

  • 标签: 小儿哮喘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氧驱动雾化吸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7年1-2018年5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哮喘的58例小儿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样本,以住院期间所接受的临床治疗手段的差异将样本进行分组,对照组28例,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30例,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基础临床治疗与护理。在相同周期的临床治疗后,对比两组小儿患者血氧饱和度平均水平,并对于预后过程中症状改善有效性展开分析。结果经临床对症治疗,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4.29±2.45)%>(91.05±2.43)%,P<0.05。预后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症状改善有效性为93.3%(28/30),对照组有效性为71.4%(20/28),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过程中,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症状,缓解病情,其中氧驱动雾化吸入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优,值得深入研究及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