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8 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 45 例患者。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桩 修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5.6% ( 43/4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71.1% ( 32/45 ),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X²=9.3254 ; P < 0.05 )。根据对两组患者疼痛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 0.05 )。结论: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治疗的有效率高,采取 预成纤维桩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度较低,缓解了患者的不适,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桩冠修复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所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每棵纤维桩安装时间为(64.89±9.3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0.52±10.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100%(5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2%(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可塑纤维桩相比,预成纤维桩安装时间短,能够显著提高桩冠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桩冠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实施分级检验的26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传统检验的2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Cr检出阳性、BUN检出阳性、CysC-CC检出阳性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临床检验中便常规检验的意义、方法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本院便常规检验患者 85 例作为样本,所有患者的便常规检验方法一致,观察 85 例患者的标本检验结果。 结果: 85 例患者中, 47.1% 的患者,粪便呈黄褐色, 35.3% 的患者,粪便中存在食物残渣。粪便中存在蛔虫及绦虫卵的患者,分别占比 11.8% 及 12.9% 。腹泻患者占比 20% 、消化不良占比 34.1% 、肠炎占比 23.5% 、痢疾占比 18.8% 、其他疾病占比 2.4% ,与患者的疾病类型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便常规检验方法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检出率较高,且可引导治疗,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消化系统 颜色 性状 虫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40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治疗,观察组使用预成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111.3±10.5)min,观察组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61.3±1.6)min,两组患者纤维桩所需时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操作时间、成功率、治疗满意度,均显示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均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相对而言预成纤维桩临床操作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提高修复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进行临床血脂生化检验时,具体的检验效果。方法在我院采取80例临床血脂生化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观察组采用分级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I和载脂蛋白B,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分析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进行临床血脂生化检验时,具体的检验效果。结果两组TC、TG和HDL的检测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LDL、载脂蛋白AI和载脂蛋白B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进行临床血脂生化检验时,可减少患者的检测费用,提高血脂生化检验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8月开始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实行分级检验方法,本文将30例采用分级检验的肾脏生化检验患者设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挑选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同时纳入分级检验实行前的30例采用拉网式检验的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挑选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7年7月,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在检验方法上,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拉网式检验,观察组实行分级检验检验内容包括CysC、SCr、BUN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AI等血脂指标,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结果进行各自检验以后,实行分级检验的观察组患者在SCr、BUN、LDL和载脂蛋白AI等各项指标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方面,均远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分级检验应用于肾脏生化指标的检验中,可显著降低检测费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脏 生化检验 拉网式检验 分级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试验的血型相同志愿者80例,血液细胞检测的过程可以分为采集,抗凝,储存,检测时间。分析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的因素以及控制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的方法。结果血液稀释的比例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的结果,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的结果,在检测过程中标本的处理,抗凝剂比例不准,相关仪器的使用以及检测结果的审核均会对血液细胞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结论在临床上血液稀释比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比例不准,标本的处理,相关的仪器的使用以及检测结果的审核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的结果。

  • 标签: 医学检验科学 血液安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用于丙肝检验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丙肝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各50例。甲组为胶体金法检验,乙组为酶联免疫法检验,应用化学发光法确诊,对两种不同检验方法在丙型肝炎临床检验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甲组胶体金法检验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率(84%)要明显高于乙组酶联免疫法检验诊断率(60%),胶体金法检验丙型肝炎平均成本(5.0±0.5)元、检验时间(5.0±1.5)min,酶联免疫法检验丙型肝炎平均成本(8.0±0.5)元、检验时间(9.0±8.0)min。即甲组胶体金法检验结果更准确、诊断率更高,且检验成本和检验时间均明显少于乙组酶联免疫法检验,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相较于酶联免疫法在丙肝检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且胶体金法的检测成本更低、检测时间更快,能够有效保证丙肝患者后期的疾病治疗和健康恢复,在临床实践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丙肝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尿常规检验患者施予尿液干化学检验法联合尿沉渣检验法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的资料,对全部患者施予尿液干化学检验法(A组)、尿沉渣检验法(B组)、尿液干化学检验法联合尿沉渣检验法(C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A组红细胞检出率大于B组,白细胞检出率小于B组,C组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大于A组、B组,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检验法联合尿沉渣检验法在运用到对尿常规施予监测后,监测的成效较优。

  • 标签: 尿沉渣检验法 监测 尿液干化学检验法 效果 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意义与检验结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2017年接收的140例产妇,将其分为了常规检查组和免疫检查组两组,每组各有70例产妇。对常规检查组产妇进行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对免疫检查组产妇进行免疫检查,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高危妊娠产妇检出率和产妇检查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意义。结果免疫检查组产妇的高危妊娠产妇检出率和产妇检查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常规检查组产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免疫检验项目在产妇产前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妇的高危妊娠产妇检出率和产妇检查满意度。

  • 标签: 产前免疫检验 检验意义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对尿液潜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需要检验尿液的患者650例,分别进行尿液镜检以及尿液分析仪检验其尿液样本,分析两种不同检验尿液潜血检验结果。结果650例尿液样本经尿液分析仪检验后,其中尿液潜血阳性样本144例(22.15%),镜检尿液潜血阳性样本129例(19.85%);尿液分析仪检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尿液分析仪经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尿液潜血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促使传统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检验医学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需要用现代最新检测技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证据,循证检验医学也由此诞生。

  • 标签: 循证医学 检验医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脂生化检验应用分级检验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进行临床血脂生化检验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应用分级检验方法,对照组应用拉网式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等血脂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脂生化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血脂生化指标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分级检验方法可提高临床血脂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经济性强,易被患者接受,可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 血脂 生化检验 拉网式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方法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于我院接受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 80例进行研究,包括 40例肾脏疾病观察组患者和 40例健康体检对照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的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检验方式对所有患者的血液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结果:分级检验方式对观察组患者的检验在胱抑素 C、血尿素氮、血肌酐异常检出率方面均明显高于传统的拉网检验方式( p< 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一级检验、二级检验各项生化指标值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使用分级检验方式对患者进行肾脏生化检验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查结果,检测的灵敏性也比较高,是一种理想的肾脏生化检验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肾脏 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应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过程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500份尿液样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存在明显误差的样本70份作为复检研究对象。对所有尿液样本均开展尿液检查,对70份存疑样本进行复检,记录影响复检样本尿液检验的因素。结果70份复检样本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中,容器不合格占5.71%、采集时间不当占14.29%、样本受污染占15.71%、温度过高占2.86%、样本量不足占11.43%、送检不及时占11.43%、标识模糊不清占14.29%、药物因素占8.57%、其他占11.57%。结论临床检验过程中易对尿液检验结果带来不良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容器不合格、样本量不足、采集时间不当、送检不及时、样本受污染、标识模糊不清等,有针对性进行干预十分必要。

  • 标签: 临床检验 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体检中心的100份尿液样本进行观察。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试纸,对尿液标本进行常规干化学分析检验,对上述来检的随机尿液标本掺入多种人为干扰因素后,并记录前后相应尿液分析结果。结果球蛋白、尿素、碱性物质会使尿蛋白分析的过程中产生假阳性,而青霉素、球蛋白则会产生假阴性;维生素C会使尿隐血分析过程中产生假阴性,过氧化物、结晶则会出现假阳性;蛋白、糖对尿白细胞分析会出现假阴性现象,标本放置过久则会导致出现假阳性;维生素C会使尿糖分析产生假阴性,过氧化物则产生假阳性。结论尿液常规干化学分析检验的结果非常重要,严格操作手法、避免各环节的失误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常规 干化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微生物检验标本前开展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78例呼吸道感染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两组均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和药敏试验,并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微生物检验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观察检验结果和治疗结果。结果药敏试验后,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P<0.05);经质量控制后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检出病原菌种类更多,且检出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微生物检验前进行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准确率及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方式,为临床检验及诊断做出参考。方法将我院检验检验血液作为样本,将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提出,总结提升血液检测的方法。结果检验科血液检测影响因素有人为因素、仪器因素、患者因素等,所以检验科人员需要经过相应的培训及舒适的工作环境,并将血液及时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血液报告,使检测质量符合标准。讨论血液检测为临床常规检测方式,检测结果影响因素较多,对临床诊断会产生影响,所以提升血液检测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检验科 血液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细菌检验中PCR检验法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84例阴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进行细菌检验,对比检查结果。结果PCR检验法其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且加特纳菌与棒状杆菌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球菌检出率细菌培养法虽优于PCR检验法,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PCR检验法满意度明显优于细菌培养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细菌检验中PCR检验法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细菌检验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