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2017-2019年度肺炎克雷伯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7-2019年度从医院患者的标本中分离鉴定的3400株肺炎克雷伯的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度分离到3400株肺炎克雷伯,其中65.1%来自痰标本,33.0%来自内科,53.6%来自60岁及以上人群。2017-2019年耐药率最高的药物均为头孢曲松(58.8%,56.0%,46.2%)。 结论 肺炎克雷伯的耐药性在2017-2019年度逐年下降,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痰热壅证应用清通腑汤治疗对症状、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痰热壅证患者 2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清通腑汤治疗,治疗 2周,观察症状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①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②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 PCT、 CRP、 IL-6、 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证患者,予以清通腑汤口服,可阻止炎症进展,促进症状消退,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痰热壅肺证 清肺通腑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耐药表型及医院感染控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经验。方法:我院于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集的 MDRKP临床分离株中,从中选择了 50株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用 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建立医院 PFGE指纹图谱库,分析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同源性。结果: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临床分布中,呼吸科和ICU占比最高,分别为 30.00%、 32.00%;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对 16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除对阿米卡星、多粘菌素的耐药率低外,对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等 14种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 88%;通过 PFGE得到 16个谱型中, K12、 K13、 K4、 K7、 K10、 K16的分型构成比分别为 24.00%、 14.00%、 10.00%、 8.00%、 6.00%、 4.00%相对于其他 12个谱型较高,其中以 K12为优势谱型。结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同病区菌株的分布具有一致性,,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耐药表型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我院分离培养的114株耐药碳青酶烯肺炎克雷伯( CRKP)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分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 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 送检标本 分离培养的114株 非重复性 耐药CRKP。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耐药重新进行菌种鉴定并验证其对碳青酶烯 以及其他临床抗菌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 的药敏分析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 mCIM)检测碳青霉烯酶,乙二胺四乙酸( 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酶, PCR 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 通过 脉冲场凝胶电泳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 114 株菌株 的 同源性。 结果 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鉴定结果表明上述耐药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位于 95%-10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 70%-75%、 82%-87%、 90-95%和 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该耐药对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碳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联合四环素类或氯霉素类的耐药率均位于 57%-66%、 61%-77%、 79%-84%和 6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14株 CRKP经 m CIM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阳性率为 100%; 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 8株为阳性,阳性率为 7.02%。经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结果比对显示, IMP、 KPC和 NDM的基因型别为 IMP-4、 KPC-2和 NDM-1。临床耐药发生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 P < 0.05)。拉丝试验结果显示高毒力 CRKP1检出率为 16.67%;同时 rep-PCR结果显示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以 A型为主( 80.71%)。通过 Bio Numerics 软件分析 PFGE条带的聚类情况,本研究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 A型为主( 80.71%, 92/114), B-F型分别为 4.39%(5/114)、 3.51%(4/114)、 3.51%(4/114)、 4.39%(5/114)和 3.51%(4/114),与 A型相比差异与统计学意义( χ2=15.736, P = 0.001)。 结论 CR-KP是导致临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极易发生多重耐药现象,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逐渐上升,提示加强临床用药过程对交叉感染的防护措施,并及时监测致病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对临床抗广谱耐药的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 ] 耐药菌 痰培养 肺炎克雷伯杆菌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有效性。方法 任选我院70例治疗重症肺炎的患者,均是2019年1月-2020年5月这个时段选择就医的患者,均分a、b两组,a组35例采用康复护理,b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a、b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0.65±15.56分,b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9.34±12.45分,与b组比较,a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吸入噬菌体联合头孢克肟治疗ICU多重/泛耐药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多重/泛耐药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吸入噬菌体,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七天的时间,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以及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吸入噬菌体 头孢克肟 ICU多重/泛耐药菌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超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进行检查诊断,对其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首次超声征象主要表现为受累肺脏局部胸膜线异常 (100%), A-线消失 (100%),肺泡 -间质综合征 (100%),胸膜下小范围实变 (65.1%)。治疗 4d后复查,各项异常指标较前次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胸膜线异常 (65.1%), A-线消失 (54.6%),肺泡 -间质综合征 (82.5%),实变 (55.8%)。出院时复查超声图像表现为胸膜线、 A-线基本恢复正常,野内无明显肺泡 -间质综合征,仅见散在的 B-线,无明显实变影。结论 肺部超声检查简便可行,能安全、便捷、动态的观察评估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减少复查次数,对疾病的发展与治疗提供有利信息。

  • 标签: 肺超声 支气管肺炎 小儿
  • 简介:摘 要: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又称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性、毛囊性丘疹,间有小脓疱,好发于躯干上部、颈、双肩。本文就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进行临床分析。

  • 标签: 糠秕孢子菌 毛囊炎 临床 皮肤真菌病 痤疮 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神经外科肺炎患者致病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导致多重耐药(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神经外科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痰培养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感染MDRO的危险因素。结果159例患者共分离出致病病原体174株,革兰阴性135株(77.6%)为主要病原微生物,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3株(24.7%)、肺炎克雷伯39株(22.4%)和铜绿假单胞28株(16.1%);革兰阳性33株(19.0%)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13.8%)。其中MDRO有103株(59.2%),非MDRO有71株(40.8%)。MDRO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37株(35.9%)、肺炎克雷伯19株(18.4%)、铜绿假单胞17株(16.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1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住NICU时间、抗菌药物天数、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联合、抗菌药物“升阶梯”、使用糖皮质激素、肺炎类型、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9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升阶梯”(OR:4.824,95%CI:1.439~16.169,P=0.011)、抗菌药物联合(OR=4.615,95%CI:1.338~15.922,P=0.016)和气管插管(OR:2.627,95%CI:1.166~5.918,P=0.020)是神经外科肺炎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神经外科肺炎MDRO感染的高危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防控和干预措施,以降低MDRO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肺炎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拟清消支汤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3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自拟清消支汤治疗)与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退热时间、住院时长、咳嗽消退时间以及胸片恢复时间等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使用西药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者采取自拟清消支汤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炎性因子,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清肺消支汤 支原体肺炎 C反应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阳地区细菌性肺炎患儿分离的病原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药敏结果,为本地区儿科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肺炎患儿分离的呼吸道病原,统计其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细菌分布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呼吸道病原1932株,革兰氏阴性1258株(65.11%),革兰氏阳性674株(34.89%),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流感嗜血杆菌(30.23%)、肺炎链球菌(24.22%)、卡他莫拉(23.71%)、金黄色葡萄球菌(9.27%)、大肠埃希(4.55%)、肺炎克雷伯(2.07%),共1838株,占比例达95.13%。从年龄分布来看,婴儿期患儿最多,占56.5%,且病原的分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好发,达69. 6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耐药率均高,流感嗜血杆菌对二代头孢耐药率也较高,卡他莫拉则较低,二者对头孢噻肟、利福平、氧费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4%。结论:本地区儿童细菌性肺炎以革兰阴性多见,好发于婴儿期儿童,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主要阴性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对氨苄西林均属于高耐药,临床需实时检测病原的耐药情况,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耐药性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討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壅肺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2 例痰热壅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41 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 P<0.05 ),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6 ( IL-6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 P<0.05 ),且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清 IL-6 、 TNF-α 、 hs-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痰热壅肺炎可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 关键词 ] 肺炎 ; 痰热壅型 ; 宣白承气汤 ; 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分析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新冠肺炎合并不张的疗效。方法:以我院在 2020 年 1 月 24 日至今收治的新冠肺炎合并不张患者 18 例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9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感染及阿奇霉素静滴、祛痰、止咳等对症处理,研究组患者不仅使用了对照组的用药,还联合乙酰半胱氨酸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肺部复张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新冠肺炎合并不张患者治疗时,运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肺部复张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冠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 肺不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患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肺炎患者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2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PEF、FVC、FEV1等各项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肺炎护理 肺功能 应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患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肺炎患者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2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PEF、FVC、FEV1等各项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肺炎护理 肺功能 应用影响
  • 简介:  【摘 要】目的:比较分析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的 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的 I组和 II组患儿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护理干预, II组患儿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 I组患者( P<0.05)。 II组患儿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由于对照组,功能恢复情况更优( 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儿恢复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 ;优质护理 ;功能 ;护理措施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outine nursing and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bronchopneumonia. Methods: 6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hildren in group I and group I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and high quality nursing respective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ulmonary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igns and the recovery time of imaging examination in group II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group I (P < 0.05). The improvement of lung function index in group II was obvious, and the recovery of lung function was better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bronchopneumonia can better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help children recover lung funct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及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肺炎患者治疗结果,根据治疗方式设置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功能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对应呼吸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更优,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1.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益汤进行治疗,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加快呼吸功能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益肺汤 慢性支气管肺炎 患者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治疗痰热郁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之间收治的60例痰热郁型CAP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根据病情对于退热、解痉、止咳以及抗感染等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口服清金化痰汤。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等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结果显著(P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阻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 7月 -2018年 8月收治老年慢阻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76例,按照患者入院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 38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阿奇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 91 .67%)高于对照组( 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5)。结论: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慢阻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抗生素 ;老年慢阻 ;社区获得性肺炎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ibiotic combination on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August 2018, 76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and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ere trea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8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ouble number sequence of admission lis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oxicillin / clavulanate potassium alone. The study group was added with azithromycin on this basi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91.6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2.22%) (p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and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s safe and reliable.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