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芒针配合隔物灸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芒针配合隔药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配合红外线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8.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12.7%,总有效率76.4%: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但芒针配合隔药灸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背肌筋膜炎 芒针疗法 隔药灸
  • 简介:0引言疮是指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1]。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及时应用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压疮 护理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动脉皮瓣修复蹰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动脉皮瓣修复躅趾皮肤缺损患者9例,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皮肤相近。1例皮瓣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3周后Ⅱ期愈合。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两点辨别觉为6~13mm,患者行走正常,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患者对外观、功能满意。结论相较于传统第一跖动脉皮瓣,远端筋膜蒂第一跖动脉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覆盖范围增大,皮瓣血供更有保障,供区影响小,术后外形良好,是修复躅趾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躅趾 跖背动脉 外科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真空高负引流瓶与双管负引流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引流效果.方法将9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2组,各46例.Ⅰ组应用真空高负引流,Ⅱ组应用双管负引流.比较2种方法的引流效果.结果两组术后72h引流量、皮下积液率及平均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高负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效果明显优于双管负引流,值得推广.

  • 标签: 真空高负压引流 双管负压引流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简介:老年人营养状态普遍低于中青年,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卧床、疾病消耗加之营养摄入减少、利用能力下降,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导致低蛋白血症,易发生疮。针对老年疮高危患者,实施早期评估,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及护理,保证患者足够营养和能量供给,对降低压疮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压疮 营养不良 营养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自制昏迷瘫痪患者床头翻身卡,增加护士防范疮责任意识,有利于护理管理者的床边检查指导,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将预防疮的实施方式、皮肤情况观察、采取的措施设计成表格并应用于临床。结果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细节性,增强了护士工作主动性,责任护士的护理服务得到患者或家属的评价,使护理管理者到床边检查指导评价护士工作有据可查,从而防止了疮的发生。结论翻身卡设计简洁,记录方便,定时翻身是经济而有效的减压措施之一。

  • 标签: 昏迷瘫痪患者 床头翻身卡 设计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豆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耳穴豆预防手术后尿潴留的观察,我院于2013年7月开始至2014年7月,采用手术前耳穴豆的方法进行预防,将600例普外科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耳穴豆组及非耳穴豆组,其中,术前耳穴豆患者300例,术前未予耳穴豆的患者300例,观察病人手术后,小便易解程度,发生尿潴留的概率。结果手术前采用耳穴豆的患者小便易解,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二组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中术前采用耳穴豆预防尿潴留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小便自解,此方法安全、经济、方便、无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外科腹部手术患者 手术前耳穴压豆 尿潴留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17-02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正负手术室在降低职业暴露中的应用,得出正负手术室在降低职业暴露中的正确应用措施。良好的规范能降低医护职业暴露,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正负压手术室 职业暴露 降低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疮的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35例老年疮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9例采用自制生肌膏外敷治疗,16例采用常规创面消炎换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生肌膏用于治疗老年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制生肌膏 老年压疮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20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患者,8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12例采用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封闭引流治疗(实验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治疗72h后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率、治愈率、治愈所需时间、复发率等。结果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率、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复发率0%。结论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疗效稳定、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腓肠肌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胫骨骨髓炎 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比较应用负封闭引流(VSD)和常规换药两种方法处理开放性骨折后其创面细菌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1例开放性骨折且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资料,男88例,女33例;年龄为4~75岁,平均39.9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16h,平均6.0h.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急诊行清创及内固定、外固定或截肢术,根据术后伤口处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VSD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0.6±17.0)岁,术后伤口应用VSD持续创面引流;换药组61例,男43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37.3±13.4)岁,术后创面常规换药处理.分别取两组患者的感染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比较其创面的细菌学结果.结果VSD组60例患者分离出60株细菌,共8种病原菌.换药组61例患者分离出69株细菌,共11种病原菌.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细菌多为革兰阴性菌[VSD组占83.3%(50/60),换药组占91.3%(63/69)];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致病菌[VSD组为36.7%(22/60),换药组为49.3%(34/69)].VSD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0.0%(12/60),换药组为60.9%(42/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中仍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VSD组占83.3%(10/12),换药组占81.0%(34/42)],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VSD组为9.1%(2/22),换药组为44.1%(1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开放性骨折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创面行VSD能明显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

  • 标签: 骨折 开放性 细菌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 引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负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全厚植皮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严重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20例,采用VSD治疗7天,然后采用游离全厚植皮+VSD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19例游离全厚植皮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结论VSD结合游离全厚植皮术是治疗严重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较好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VSD 植皮术 皮肤撕脱
  • 简介:随着核磁共振(MRI)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胼胝体部孤立病变可偶被发现,而且很多是可逆性损害,被称为伴有胼胝体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1](MERS)。胼胝体部病变的病因:炎症、梗死、肿瘤、脱髓鞘、癫痫持续状态后、抗癫痫药物突然停药等。对于感染所致胼胝体病变报道不多,且多为小儿,成人少见报道。现将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中发现的8例累及胼胝体部的儿童、成人感染性疾病分析如下。

  • 标签: 胼胝体压部 可逆性损害 临床症状 磁共振成像诊断 脑病 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