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修复足踝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修复足踝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患者女,34岁,左下肢被汽车碾轧,伤后2h入院。急诊清创后左大腿下端形成约15cm×10cm的皮肤缺损,股直肌、股内肌、缝匠肌断端及部分股骨干外露(图1),但左大腿无骨折。创面换药及对症治疗,伤后27d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左小腿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转移术。沿左侧腘窝后正中线纵向切开皮肤至深筋膜层,将小隐静脉及腓总神经牵向外侧进行保护。沿腓肠肌内、外侧头间脂肪线自上而下将内侧头肌肉钝性分离,并用手指将其与比目鱼肌钝性分离至皮肤切口。内侧头下端达内踝上约8cm,将内侧头腱膜向前横断,将大隐静脉于切口远端结扎,近端保留在肌内,腓肠肌前面及其远端的连筋膜一并切取。的上端为腘窝,在深筋膜深层分离出用腘窝部的神经和血管。

  • 标签: 腓肠肌内侧头 岛状肌皮瓣 对症治疗 左大腿 碾挫伤 肌皮瓣转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修复足踝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目的探讨腓肠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20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患者,8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12例采用腓肠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实验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治疗72h后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率、治愈率、治愈所需时间、复发率等。结果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率、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复发率0%。结论腓肠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疗效稳定、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腓肠肌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胫骨骨髓炎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修复进行总结,介绍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术联合VSD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21例患者,总结术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术后肌血运护理的经验。结果21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2例术后伤口有轻度感染,经换药愈合,住院90天出院。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9-24个月,其中10例经19个月以上随访,未见骨髓炎复发。结论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术联合VSD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理想方式,创面恢复快,缩短病程,已经大大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护理人员主要做到肌的保暖工作;加强体位护理,防止血管受牵拉、痉挛;特别要注意血运的观察,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给予耐心的安慰、疏导,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 移位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肌转移术配合负压封闭吸引(VSD)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慢性胫骨骨髓炎进行彻底病灶清理后采用VSD治疗,治疗7-21d后用腓肠肌内侧头肌转移闭合创面。结果VSD治疗后慢性骨髓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直接缝合或修复后,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未出现感染复发。结论腓肠肌内侧头肌转移手术联合VSD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修复手部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腓肠肌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于2012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运用腓肠肌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的14例病人临床资料,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修复12例,采用外侧头肌治疗2例。结果皮存活率85.71%(12/14),2例远端坏死,进行清创以及修复治疗愈合;住院时间14日~76日,中位时间36日,术后随访(7.4±1.2)个月,未见复发;患者对外形满意,未见神经功能缺损、感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骨髓炎感染控制率100.00%。结论腓肠肌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疗效肯定,感染控制率高,但仍有患者无法存活。

  • 标签: 胫骨创伤 慢性骨髓炎 软组织缺损 腓肠肌 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局部穿支修复股前外侧供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急诊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 cm×7.5 cm~8.5 cm×12.0 cm,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设计穿支血管蒂顺行推进、逆行旋转等修复股前外侧供区。股前外侧大小为5.5 cm×8.0 cm~9.0 cm×12.5 cm,局部穿支的大小为2.0 cm×3.0 cm~5.0 cm×8.0 cm。结果术后均存活良好。随访时间为8~19个月,平均14.5个月。前臂或手部及股前外侧供区修复后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感觉未见明显减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结论局部穿支修复股前外侧供区,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是股前外侧供区有效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穿支 皮瓣供区
  • 简介:目的通过对传统游离与穿支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两种皮、手术风险、成活率及术后功能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找出预防、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对2000年至2010年,1320例游离、肌及穿支病案资料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300例,(180例传统、120例穿支)进行随访研究。随访1.5~5年。从选择、设计、切取、移植、供受区的处理以及修复后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找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项分析原因,并根据临床经验和教训,提出预防、应对的措施和方法。结果300例,因故放弃和失败10例,成功率为96.7%,术后坏死率为3.3%。术中发生血管危象38例,其中传统16例,穿支22例,传统经对症处理解除危象27例,手术挽救成功1例;穿支对症处理解除危象19例,1例失败放弃,2例穿支部分坏死。完全失败10例。本组急诊手术32例,感染率仅为3.2%。慢性创面268例,感染率为8.58%,慢性创面感染率远高于急诊创面。其它还有:边缘愈合不良及部分坏死、与受区匹配问题、供区遗留创面、瘢痕,功能障碍等问题。结论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障成活的关健。严格遵守切取原则,控制好修饰性切取适应证,注意张力是手术的技术要求。手术供区正确封闭处理方式,是预防、解决并发症及功能不良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传统皮瓣 游离皮瓣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旋转和改良菱形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54例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旋转、改良菱形。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长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切口长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满意度,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缺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旋转和改良菱形修复面部缺损的疗效相当,临床上需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面部缺损 旋转皮瓣 改良菱形皮瓣
  • 简介:临床上,股前外侧(tALT)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有不损伤大动脉的风险,功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该文旨在评价股前外侧与前臂桡侧(RFFF)修复口腔缺损后供区的美学效果。对2003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42例口腔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4岁,所有患者接受显微外科组织重建。17例应用RFFF。25例应用tALT。结果:RFFF组成功率94.2%。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桡侧皮瓣 供区并发症 皮瓣修复 口腔缺损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岛状及其组合在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1例外鼻肿瘤切除后存在鼻翼贯通或全层缺损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1~89岁。依据鼻翼缺损范围,选择岛状、岛状联合鼻唇沟或V-Y推进、岛状联合双叶等进行修复。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59个月,鼻部外观及通气功能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对于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的患者,选择适合的岛状或组合进行修复,可以重建较为理想的鼻部外观和功能。

  • 标签: 鼻肿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