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的药理特性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方法对20例消化道癌病人使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其中10例每天分两次口服卡培他滨,每次剂量为2500mg/m2,连续使用14天;另外10例联合使用草酸铂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130mg/m2,1个治疗周期均为3周,观察卡培他滨的药理特性及其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CT对病灶进行观察,根据病灶的大小来评定治疗的效果。其中3例完全缓解,占15%;7例部分缓解,占35%;8例病情稳定,占40%;2例病情恶化,占10%;总有效率为50%(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结论对晚期的消化道癌及其他实瘤体使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具有疗效良好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 标签: 卡培他滨 药理特性 临床应用 疗效
  • 简介:1(延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133000)2(延边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13300)摘要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共发现龙葵品种3个、变种1个,分别是龙葵(SolanumnigrumL)、少花龙葵(S.paucifloum)、红果龙葵(S.alatumMoench)和黄果龙葵(S.nigrumL.var.flauouire-ns)。本文综述了中药龙葵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概况,进而说明龙葵在医药、食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 标签: 龙葵 药理作用 癌症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油橄榄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归纳综述,以期为该植物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 标签: 橄榄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程,实用性极强。但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实习器材缺乏,学生见习机会少等问题。为此,笔者就课堂教学、实训基地、临床见习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基础护理学》改革。

  • 标签: 护理基础,实训,临床见习,临床实践
  • 简介: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s,AVFs)者生存期最长,感染率最低且最不易形成血栓,因此被推荐作为有条件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于2000年制订及2006年补充更新的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指南(K/DOQI)推荐在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需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至少50%的患者应主要依赖自体AVFs作为血管通路,而最终这个比例应达到65%。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伦理学问题 静脉导管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尝试将循证护理教育应用于护理教学领域,以期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学习积极性,强化护理专业学生对文献检索和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同时加强学生专业英语及计算机能力培养,不断推进护理基础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护理教学质量和学生护理科研能力。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循证护理 探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让患者消除悲观情绪和顾虑,以轻松自然的心态接受肠造口术。方法从调查肠造口患者健康需求入手,确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术

  • 标签: 肠造口术健康教育需求临床护理
  • 简介: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ML)是常见的胃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癌以外胃恶性肿瘤的70%~80%[1]。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升高趋势[2]。PGML缺乏特异性,活检组织学确诊率低,易漏诊或误诊为腺癌。本次研究总结了53例PGML患者的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旨在提高内镜医师对胃淋巴瘤的认识。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胃淋巴瘤 内镜表现 病理学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组织学发生机制。方法总结CFT患者13例资料,通过分析其组织学形态特点与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来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的肿块,均为单发性肿块且手术切除后无复发。影像学结果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无包膜肿块(实质内散高密度的钙化灶现象),肿瘤直径范围1cm-15cm,肿瘤切面存在淡黄色斑点形状的钙化灶(有沙粒感)。免疫化学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内梭形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仅有1例表达CD34),与炎性组织不同的是CFT组织中lgG和lgG4被显著性表达(lgG4+/lgG+>50%),而lgG1和lgG3表达的细胞比较少见。结论CFT患者肿块的病理学特征比较突出,该类肿瘤可能是lgG4硬化性疾病中一种新的独立实体。CFT发病的重要诱因是随炎性病变或者创伤。

  • 标签: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病理学特征,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