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产科临床路径实施的利弊及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归纳总结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产科进入临床路径的自然分娩病例782例及计划性剖宫产病例183例,统计入径人数、出径人数、退出人数、变异人数、平均住院日、使用抗生素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分别与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同数量的未实施临床路径的自然分娩及计划性剖宫产病例比较。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的自然分娩及计划性剖宫产病例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均下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良好,满意度较高,但个别医务人员积极性不足。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统一了医疗行为,降低了医疗成本,可扩大病种,推广执行。

  • 标签: 临床路径 自然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并评价相关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科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接收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能够提高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信息中心512026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如何对临床护理路径系统进行有效的设计以及应用,为以后应用该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以往应用的传统临床护理路径在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对当前使用的信息化临床护理路径系统在设计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介绍。结果应用了信息化临床护理路径系统之后,我院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均出现了有效的提高,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临床护理路径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得医院的护理行为更加具有条理性,全面实现护理工作的智能化。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系统 有效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1月至3013年1月间收治的35例脑出血患者,依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率比较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率,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 常规护理 平均住院时间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3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对其尿液标本分别使用显微镜检验(A组)和分析仪检验(B组),对两组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检验方法在检验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尿液潜血检验的方法,尿常规检验和显微镜检验都具有良好的检验的效果,为了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 标签: 尿液潜血 显微镜 尿常规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一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导通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导通术治疗能够有效的疏通患者的输卵管,改善输卵管阻塞情况,达到治愈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卵管阻塞 临床诊治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门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门诊护理风险,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处理的50例门诊护理纠纷,探讨风险管理的对策结果通过分析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因素、医院管理存在因素、工作质量和法制观念因素以及缺乏风险意识等结论通过总结风险因素,制定管理对策措施,提高门诊护理的质量,促进医患关系

  • 标签: 风险管理门诊护理管理应用 风险意识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中药的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作用机理,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中药炮制的时间、方法、辅料等都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中药加工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改善炮制工艺,提高重要的疗效。本文对二者的关系展开探究。

  • 标签: 中药炮制 临床疗效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康复理疗方法在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58例,将其随机分成68例的对照组,以及90例的观察组,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开展基础治疗及物理治疗,对治疗一月后患者的颈部功能、疼痛状况、颈伸肌群的峰力矩变化进行对比,以衡量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病状况均呈现出明显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疗效更为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结论以康复理疗方法治疗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颈椎病 康复理疗 临床效果
  • 简介:广州市中医医院510000摘要目的具体分析169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充分明确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保证女性身体健康。方法在常规检查的同时,选择革兰氏染色法对线索细胞、真菌、滴虫进行分析。结果1690例检查者中,患者具体阴道炎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表现为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其他阴道炎。结论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物病原菌主要表现为真菌、细菌、滴虫,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所以需要加以重视。

  • 标签: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病原菌真菌 细菌滴虫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引用颅脑损伤的典型病例,来讨论综合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之间来我院脑外科进行就诊的颅脑损伤病人135例,回顾性分析此135例病人的病历资料,并分为两组,75例研究组病人接受综合路径进行护理,60例常规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多项指标进行比较,有时间、心理、并发症与死亡率等。结果研究组的时间、并发症与死亡例数指标比常规组明显要低,且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理状态比常规组明显要好。结论综合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综合护理路径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白内障护理方法,实验组按照自定的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比较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更加有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52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均分为早期手术组(A组)与延期手术组(B组),早期手术组在患者发病48小时以内进行,延期手术组在患者发病48小时以后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均消失,无死亡病例。在肠坏死发生率上,早期手术组肠坏死2例,发生率为7.7%;延期手术组肠坏死7例,发生率为26.9%。在并发症发生率上,都发生在肠坏死肠切除患者,早期手术组电解质紊乱1例,发生率为3.8%;延期手术组电解质紊乱4例,中度贫血.需输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采取保守治疗环节中,临床医生应当尽早发现早期肠绞窄的线索,选择的最佳手术时机应当在48小时以内,这样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肠坏死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参考。

  • 标签: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时机 早期手术 肠坏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肠梗阻患者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疗方法。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诊收治的300例肠梗阻患者对其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并给予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影像学的诊断,其中病因明确的285例(95%),病因未明的15例(5%);非手术治疗132例,手术治疗168例。确定了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为肿瘤或黏连,影像学检查中CT检查较X线和B超诊断均有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最佳方法为CT检查,对于手术指征明确的患者应及早对其手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肠梗阻 急诊 CT X 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与血清铁蛋白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治。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体检的老年健康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为(306.16±169.24)n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169.98±128.29)ng?ml﹣1,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血清铁蛋白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心血管患者诊治过程中检测血清铁蛋白有助于对患者进行诊治,并判断治疗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检测指标。

  • 标签: 老年心血管 心血管 血清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将2010年4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进行临床资料观察,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状况。结果经过调查分析,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34例,4例是家族遗传,不合理饮食2例,经过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有38例,只有2例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尤其重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合理的治疗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抑制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二次手术原因,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中,围手术期二次手术患者5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主要包括术后出血患者42例(急性出血36例,慢性出血6例),膈疝患者4例,还有4例为食管胃吻合口瘘。其余70例为一次手术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口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组11例(22.00%),对照组6例(8.57%),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果胸外科手术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过程中认真操作,手术之后进行严密监测,可以降低二次手术的概率。

  • 标签: 胸外科 围手术期 二次手术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文选取的资料探析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接收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这些患者资料,探讨患者采取前路、后路或者是前后路相结合入路进行固定、植骨融合或者是减压的效果。术后进行6周到2年的随访。结果120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手术治疗之后,身体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脊柱稳定性得以重建。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关键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科学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骨折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标准化管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护理,在患者出院前采用NOSIE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满意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失误的发生率。结果在NOSIE的因子评分、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失误的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分裂症患者 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