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期间至我院消化科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常规治疗的同时,抑酸药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胃镜表现来评估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中兰索拉唑的联合应用更能良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胃镜愈合率,良好减轻患者病情。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兰索拉唑,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3例患者(其中HBeAg阳性患者22例)服用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1次/日,观察24周。分别在基线时、治疗12周时和24周时采集血样,检测患者血清HBVDNA、ALT、AST、HBeAg、抗-HBe,肌酸激酶。结果12周及24周HBVDNA较基线分别下降3.03log(10)copies/mL、3.34log(10)copies/mL,12周、24周HBVDNA检测不到率分别为81.1%(43/53)、92.5%(49/53);22例HBeAg阳性患者12周、24周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是9.1%(2/22)、18.2%(4/22);12周、24周ALT复常率分别是为58.5%(31/53)、79.2%(42/53);12周、24周AST复常率为54.2%(26/48)、75%(36/48),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抑制乙肝病毒近期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放疗联合CF方案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按临床分期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给予CF方案化疗联合盆腔常规放疗总剂量50Gy,2Gy/d。放疗结束后休息6-8周,按TME原则进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本研究入组病例共96例,8例患者肿瘤临床完全消退,88例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RO),实际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者93例(96.8%)。肿瘤完全消退率(CR)达29.2%,未见疾病进展(PD)。病理有效率或降期为83.4%。3年总复发率6.87%,无病生存率(DFS)81.5%。总生存率(OS)78.2%。3级毒副反应见放射性肠炎2例(2.08%),III度骨髓抑制2例。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采用放疗联合CF方案是高度有效和安全的;明显增加了切除率和保肛手术率,疗效确切。

  • 标签: 直肠癌 化疗 保肛率 毒副作用
  • 简介:[目的]评价希美纳作为放疗增敏剂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希美纳组:30例采用希美纳放疗增敏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同期隔日1次在放疗前1h给予希美纳治疗(希美纳800mg/m2,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溶解,于30min内完成静脉滴注).单纯放疗组:30例放射治疗方法与希美纳组相同.[结果]希美纳组与单纯放疗组肺原发灶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3.3%(P<0.05).毒副反应不增加(P>0.05).[结论]希美纳放疗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放疗比较,近期疗效有提高,毒副反应可耐受,希美纳有放疗增敏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希美纳 三维适形放疗 增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早期溶栓临床参考指标提示再通病例,通过溶栓后近期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再通情况。方法2011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冠心病STEMI33例,其中下壁MI9例,下壁和后壁MI18例,广泛前壁MI3例,前壁MI3例,没有溶栓禁忌症。早期进行溶栓(选择尿激酶30例,阿替普酶3例)有效,溶栓后近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完全再通3例,狭窄再通18例,仍有血管完全闭塞12例。结论冠心病STEMI早期溶栓治疗仍是冠心病STEMI再灌注治疗有效方法,溶栓治疗通过侧枝循环及微循环的再通,可使部分罪犯血管未再通AMI患者获益。

  • 标签: 冠心病 STEMI 溶栓 冠脉造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