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真实的产房护理中突发或常发不良事件以及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宏观的分析,从而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防范计划,改良产房护理的缺失。方法将我院2015年2017年出现产房护理的不良事件,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等进行整合分析。结果从调查结果显示,产房不良事件的起因具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不足与沟通不畅等多重因素,工作年限较少、初级职称和学历不高的护理人员发生产房不良事件,及后期未及时处理安抚家属情绪,甚至产生与产妇或家属正面冲突的情况较为多见,相对的工作年限较长,职称较高与学历较高的护理人员出现产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较低,其中还包含其他的外在因素影响。结论引起产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不可一概而论,应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及时调控不良事件的蔓延机会,舒缓产妇的情绪避免出现心灵与身体的创伤,将产房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第一时间降为最低,减少病患对医院的不良反馈。

  • 标签: 产房护理 不良事件 分析及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62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伦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62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原因,责任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及发生时间分布。结果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3位的是管道滑脱、给药错误、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占63.9%;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体人群占86.1%;工作年限在3年内护士最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占64.8%;中午、中班和夜班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风险时段共占55.2%。结论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建立非惩罚性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系统,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不良 原因分析 伦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眼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眼科护理中出现的34例不良事件,对这些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34例不良事件主要为患者伤口裂开、用药出现错误、医患沟通不当、意外跌落以及其他等。结论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因此,应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院就诊并住院的患儿967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015年1—12月住院患儿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2016年1—12月的住院患儿为实验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在液体外渗、跌倒坠床和烫伤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对传统的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液体外渗、跌倒、坠床以及烫伤四种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发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要低于传统模式(P<0.05),在使用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不同性别患儿发生4种不良事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家长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其对医护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相对更高(χ2=80.304,P<0.001)。结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尤其对低年龄段儿童加强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儿科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科一位患者投诉的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这次投诉护理不良事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规范进出NICU入室标准、落实6s管理、提高护士基础护理落实率、丰富沟通方式等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我科此次投诉事件提供了一种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6s管理为一项有效、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不良事件 6s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不同护理路径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的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以及肌肉痉挛等诸多不良情况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护理成效,并且有效的减少了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病率,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预后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不同护理干预 慢性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处理及预防。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8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医疗失误的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采取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风险事件 预防和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营养不良的状况以及相应临床护理途径的方法进行临床。方法选取在2017年4月-2017年10月入住我院并将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的102儿童患者随机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在临床上面均采取基本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护理方法上却有所不同,对照组本组的51例患儿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该病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组本组的51例患儿则是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实施临床护理途径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与护理后,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进行临床专业对比。结果在进行护理与研究之前,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经过专业对比后差异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观察组的患儿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途径对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收获的满意度高,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途径 小儿营养不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对护理部确认的80例风险事件进行风险程度的评定及原因分析。结果意外伤害、给药错误、病情观察不及时、静脉留置针问题是儿科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分别占25.0%、15.7%、12.6%、10.6%;以高风险事件居多,占59.4%护理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为主,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2.5%。结论针对儿科临床护理患儿,如要降低护理风险,必须全面分析其原因,按照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应对措施,进而提升护理质量,使风险发生率得以降低。在日常护理中应加强风险监控同时重视护龄在2年以下护士的防范教育和培训,加强高危环境的监管和风险监控。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要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4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50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9例(38%)为胃肠道反应,14例(28%)为过敏反应,8例(16%)为水杨酸反应,6例(12%)为瑞氏综合征,3例(6%)为肝损害。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发应后均立即停止用药,给予对症处理后以上症状自行消失。结论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但也会发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应确保临床用药剂量和途径正确,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阿司匹林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及临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SGA1方法进行评估;观察近6个月的体重、饮食、消化道、生理功能、疾病营养需求等变化情况。结果确定轻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的人为36例、45例。并制定营养支持计划。结论对于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评估,可以确定为老年人进行肠内营养、较地热卡营养、药理营养或是肠内营养检测和调整等治疗的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营养不良 SGA 营养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西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展开分析并探讨在临床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出现西药不良反应进行诊治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呕吐恶心、头晕头痛、身体忽冷忽热、水肿、水肿等为西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中使用西药时需要更加谨慎、合理,使得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西药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研究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我院接受相关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对其相应临床记录资料以及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UKCSM)的相关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回顾,最后得出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结论。结果通过对相关的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分析得到,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肌病、腹痛、便秘、胃肠道不适、疲乏、头痛、脱发、感觉神经紊乱、皮疹、视觉障碍、手指关节疼痛等,而且伴随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升高和ALT的升高以及相应肾功能和肝脏功能的损害等。根据资料文献分析得出,发生不良反应还与药物的剂量有关系。相应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有,当辛伐他汀和香豆素的衍生物抗凝血剂、致肌病的药(如贝特类的降脂药物)、相关的代谢类酶P450(CYP3A4)抑制剂、葡萄柚汁以及流感病毒的疫苗进行联合使用时,会到导致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辛伐他汀与多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时,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合理的对患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并且选择合适的使用对象以及药物的相关剂量等,还要对相关的CPK、肾功能以及肝脏进行监测,这些对于预防产生相关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辛伐他汀 相应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相互作用 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导诊过程中,对突发事件如何进行正确的应急处理,以获得更多抢救时间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内科导诊护士把自己在临床从事20余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应用于候诊时发生突发事件的患者中,回顾性总结抢救128例急性突发事件的护理体会。结果其中116例患者安全送入专科病房,12例转入上级医院救治,未有1例因候诊时观察不利而导致延误抢救。结论通过导诊护士的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即能让导诊工作井条有序,又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导诊护士 就诊 突发事件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发生原因,分析预防肿瘤内科风险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6年11月到2017年5月该院肿瘤内科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与预防的方法。结果50例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主要包括化学药物外渗24例,跌倒磕碰16例,医院感染7例,自杀3例。其中以化学药物外渗最为多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较多,需要护士提高警惕,高度重视护理风险事件,积极总结临床经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肿瘤内科 护理风险 预防 护理 防范
  • 简介:摘要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在无偿献血的具体工作中,满足当前临床用血的需求下,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最大限度的心理护理,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性化服务,扩大无偿献血队伍。并且分析各种原因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及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心理的相互作用。在做好心理护理方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护理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50例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涉及到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胆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等,还有患者同时会合并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临床用药时,要对其适应征进行严格掌握,并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对用药安全性进行有效确保。

  • 标签: 氟喹诺酮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误诊为慢性胃炎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其均被误诊为慢性胃炎,时间为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按照其就诊顺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多潘立酮治疗,实验组联合多潘立酮与阿米替林治疗,对比2组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33%),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误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为其实施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可以较好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误诊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药物中使用的防腐剂对药物和机体的影响,促进眼科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对武进人民医院使用的眼科用药说明书进行分析,并对临床使用进行调查。进一步探讨防腐剂对药物和机体的影响情况。结果眼科用药中的防腐剂对药物和机体存在一定影响,患者需按照医嘱合理使用,减少含防腐剂的药物对患者的二次伤害。结论在临床使用中,对目前市场供应的、符合国家药典标准添加防腐剂的眼科药物,还需严格关注对使用含防腐剂的眼科药物会产生疾病的影响,并提前告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眼科药物的种类繁多,根据统计百分之九十的眼科药物中含有防腐剂,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武进医院眼科疾病中治疗的药物及所含的防腐剂种类,药物中是否含防腐剂之间的比较,防腐剂对眼表损伤的机理、使用建议、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 标签: 防腐剂 眼科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腋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湿润烧伤膏治疗,分析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腋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共计5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进行湿润烧伤膏治疗、碘伏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时的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时的疼痛程度数据指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且研究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更短,且换药时的疼痛程度更轻微。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腋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疼痛感。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腋臭 切口愈合 疗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