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管理中,感管理时期重要的组成环节,目前很多大城市的医院不断的提升感管理水平,并且严格按照我国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管理,社会反响良好。而大部分基层乡镇卫生感管理方面却存在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不规范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等,阻碍了乡镇卫生的医疗体制改革与医疗卫生进步,更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院感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在乡镇卫生的所有科室中,妇产科的急诊相对比较常见,由于孕妇送来时多数已经临产,因此都需要及时处理。同时急诊的妇产科患者以大出血、难产的紧急状况较为常见,这时的患者通常已经不具备转院的条件,需要在乡镇进行紧急救治,因此此时乡镇卫生的急诊救治水平就至关重要。但是长期以来,乡镇卫生由于条件简陋、医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等原因,急诊救治水平长期达不到理想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救治,因此乡镇卫生采取一定措施提升妇产科急诊救治水平。

  • 标签: 乡镇卫生医院 妇产科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乡镇卫生内科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内科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比实行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模式改进后的安全管理、护理文书以及危重患者护理评分均高于改进前,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满意度97.22%,对照组为72.22%,数据对比X2=8.100,P=0.001。结论在乡镇卫生内科护理中,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且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内科护理安全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对于生活环境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卫生监督工作也正是人民生活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该文结合当前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文献,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的内涵和特点,总结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卫生监督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卫生监督的工作职能没有落实到位以及卫生监督机构中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等都是现阶段卫生监督工作的问题所在。公共卫生管理能够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使卫生监督工作在各项管理方面得到了提升,对于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卫生监督工作发展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近些年在广大基层地区相关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卫生监督三级网络管理模式。虽然进步是巨大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规范建设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人员缺乏培训及内容涵盖不全等1。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现状,然后剖析了我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性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三级网络管理模式 卫生监督协管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中的应用措施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96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与临床效果,进一步分析前急救转运及护理的意义,指导临床前护理实践。结果通过细致、周密的转运前准备,96例脑卒中患者在前综合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后,治愈好转92例,死亡4例.在前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前后,NIHSS、GCS评分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病情凶险危急,前急救护理路径拓展了护理范畴,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为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应用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正确有效的前急救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院急救中心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2例,由于早期处理得当,除4例在到达现场时患者已心跳、呼吸停止死亡外,其余均抢救成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击伤患者的前急救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97例2014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现场急救的电击伤患者,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前急救护理资料。结果在30min内存活的患者人数有95例,30min内死亡的患者人数有2例,则30min内存活率为97.94%;50例轻型患者大多无损伤或者仅局部肢体电损伤,转送医院进行观察或治疗;47例重型患者中出现现场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有44例,36例患者在接受电话治疗后进行单纯胸外心脏按压至专业急救人员持续复苏,有2例患者在30min内死亡。结论前急救应用于电击伤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第一目击者将电源安全切断、积极进行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医护人员现场急救等措施能够有效挽救电击伤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电击伤患者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前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行CPR处理的25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的复苏总有效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对口、面罩给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多发性外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VA、无脉电活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通气方式、原发疾病、CPR前ECG(P<0.05)。结论前心肺复苏患者自发循环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原发疾病、通气方式、ECG表现。

  • 标签: 急救 心肺复苏 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肺骤停前心肺复苏抢救的抢救方法和抢救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心肺骤停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院内心肺复苏抢救,观察组患者行院前心肺复苏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3.33%,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为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心肺复苏抢救有效提升了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可通过完善急救网络、普及急救知识以及规范和完善前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和流程,临床进一步推广前心肺复苏抢救,提升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院前心肺复苏抢救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随着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引入与和谐社区概念的提出,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社区的研究开始逐渐升温,主要集中在社区的精髓———社区心理意识的研究之上,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心理卫生服务。文章从社区心理意识的概念与内涵、社区心理意识形态与影响因素等多方面介绍研究成果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社区心理意识;社区归属感;社区情感

  • 标签: 社区心理意识 社区归属感 社区情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为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进行细菌学监测,采集患者咽拭子、鼻拭子做培养,结合临床资料及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对多重耐药菌的定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标本中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定植率为33.93%,包括产ESBLs大肠埃希菌6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0株,产ESBLs阴沟肠杆菌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5株,MRSA10株.结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率高,临床诊治过程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监测措施,以避免多重耐药菌的暴发流行。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定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疗养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本疗养临床送检培养的标本当中分离出的1000株病原菌建立研究,对所有的菌株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病原菌当中革兰阴性菌数量最多,共有802株(80.2%);研究经过耐药分析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对于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药物的等耐药性相对较低,均低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属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各类病原菌菌种对于抗菌药物存在有一定的耐药性;在临床上应当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结合机械能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起到有效地防治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疗养院 感染病原菌 耐药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医疗区(下文简称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方法全面分析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现存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后的管理质量。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后,南临床科室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抢救车药品、常用备用药品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后,南临床科室药品的去向明确率与有效使用率均明显提升,且药患纠纷率明显减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强化管理,可明显提升药品达标率、去向明确率与有效使用率,且有助于降低药患纠纷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科室药品 管理 问题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提出院感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47例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严格遵循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实验,分析检查结果和感染科室。结果检出最多的多重耐药菌是大肠埃希菌;最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是呼吸科;发生感染最多的部位是呼吸系统。结论定期检测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制订防控策略,是减少医院感染、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临床分析 医院感染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经验总结与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快速出诊及电话指导、病情评估、现场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转运救护、患者交接方面对脑卒中65例患者实施眼前急救护理干预。结果除1例脑出血患者中途死亡外,其他64例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结论前急救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础护理流程在感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与基础护理流程,观察院感控制效果。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布主要科室包括呼吸科、脑外科、普外科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与伤口感染;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患者35例,治疗有效患者为14例,治疗无效患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50例患者中,发生恶心与呕吐不良反应患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结论院内感染对医院的医疗效果以及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需要经由多种手段对其给予控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出,在常规感染控制的基础上参与基础护理流程,能够实现更为显著的感染控制效果,对提升感控制效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基础护理流程 院感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当面对这一系列的由于道德沦陷或是人性扭曲所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老百姓的态度已变得麻木。当前中国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离不开监督管理部门的严守,食品安全问题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只增不减,成为人们越发重视的问题。

  • 标签: 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机制 防患未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机构理化检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措施,把误差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确保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通过对获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核,系统的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积极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做好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为社会提供公正、可靠的数据。结论领导的重视,相关人员的努力,实验室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和仪器设备的持续更新,是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实验室 质量控制 方法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