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把心脏作为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来研究.最初,Kisch发现心房中存在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颗粒.接着Henry和Pearce报道当犬科动物的左心房发生囊性扩张后,尿量会随之明显增多.通过25年研究,DeBold在1984年证实了心房利钠肽(ANP)的结构.1988年在猪的大脑中分离出一种与ANP作用相似的多肽--脑利钠肽[1],但进一步研究表明BNP的主要合成位点在心室,为了与ANP英文缩写相呼应,故又称为B利钠肽(BNP).1990年科学家再次从猪脑中分离得到了C利钠肽(CNP).

  • 标签: B型利钠肽 ANP 心脏疾病 内分泌功能 心房利钠肽 左心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A急性主动脉夹层采用胸心脏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2例经手术证实的A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31例给予胸心脏超声诊断,对照组给予螺旋CT诊断,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评估诊断方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心脏超声在A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有较高的初筛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胸心脏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巨大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当中,腹腔镜下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6例巨大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腹腔镜治疗,对其治疗情况以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情况均较好,手术全部顺利完成,且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反应,术后病理结果确切。结论针对患有巨大卵巢肿瘤的患者,选择腹腔镜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巨大卵巢肿瘤 腹腔镜 分析 并发症 病理结果
  • 简介:1病历摘要女,29岁。于2008—10—21因乏力2a,进食后腹胀、解血便1a,加重0.5a就诊,患者于2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未在意,近1a来出现进成形食物后上腹胀痛,只能喝少量米汤、菜汤,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和肛门坠胀感,鲜血便,近0.5a来感症状加重,体重下降25kg,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血:肝功无明显异常,白蛋白26.8g/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行B超检查示:肝实质弥漫性损害,大量腹水,当地给予补蛋白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断治疗就诊我院,入院急查血:血Hb37g/L,WBC2.23×10^9/L,PLT450×10^9/L。

  • 标签: 结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 综合征 |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观察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房颤患者中实施地尔硫卓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房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n=43)接受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另接受地尔硫卓联合地高辛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总改善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房颤治疗中引入地尔硫卓联合地高辛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疗效和心功能,且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地尔硫卓 地高辛 风湿性心脏病 快速型房颤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综合护理对于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进行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统计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效果,建议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支架手术 综合护理 心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彩色超声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有左心力衰竭患者的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实验组,健康正常人40例为(正常组),对其分析心脏彩超的相关指标的观察及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心脏彩超的主要指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明显不同(P<0.01),心脏彩超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心脏彩超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同时合并有左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是合理的,心脏彩超可以作为常规检查来评价患者心功能状态。

  • 标签: 心脏彩超 左室肥厚 左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CHF)患者诊断以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Ⅰ+Ⅱ级慢性心衰患者26例,Ⅲ级慢性心衰患者25例,Ⅳ级慢性心衰患者29例),将其划分试验组,从体检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样本开展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研究样本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N末端B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以及HFEI评分,分析NT-proBNP与心衰超声参数、左室射血分数以及HFE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试验组慢性心衰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NT-proBNP和HFE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中NYHA等级越高,慢性心衰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NT-proBNP和HFEI评分越高(P<0.05),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越低(P<0.05);NT-proBNP得分与左室射血分数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NT-proBNP得分与HFEI评分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这充分表明心脏超声诊断结果能够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全面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建议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超声 慢性心衰 心脏功能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以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67例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疾病检出率。结果心脏彩超对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及主动脉扩张的检出率分别为73.13%、40.30%、34.33%、61.19%、14.93%,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29.85%、11.94%、10.45%、0.00%、0.00%,两种检测方式的检出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可作为临床检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选方式。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彩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对比。方法按照抽签法的原则选用在本院进行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70例疾病患者,并且将这70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诊断,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将采用心电图作为首选诊断方式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而另35例患者则是选择心脏彩超进行诊断且将其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左室扩大6例,左房增大9例,左室肥厚5例;而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有左室肥大10例,左室电压增高11例,左房增大3例。诊断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其诊断出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其阳性率结果显示为56.0%;对照组患者,其诊断出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其阳性率结果显示为56.0%;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两者患者的研究数据的差异值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运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在能够有效诊断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阳性率,特异性、敏感性两个因素较显著,能迅速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此法是值得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的最佳诊断方式。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高血压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提供心脏B超检查,后对检测结果阳性率进行分析讨论,以此来研究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提供心脏B超检查,并通过检测结果和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对比来综合分析患者情况。结果利用心脏B超对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100位患者中有52位患者被诊断出心脏左室壁增厚,而被诊出左室扩大的患者有25位,阳性诊断率为74%;而利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心脏检测,阳性检测率为60%,由此可知,利用B超诊,其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心电图诊诊断阳性率。结论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阳性率的检测中,准确性较高,医学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B超 高血压性心脏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治手术治疗局部巨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局部巨大晚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对40例患者均实施根治手术,在手术中进行预防消毒,观察根治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显著,患者的伤口并未出现皮瓣坏死、伤口开裂及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患者在术后进行系统化疗有六次,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一至三年,并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结论根治手术治疗局部巨大晚期乳腺癌病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是选择手术治疗的可行方法。

  • 标签: 根治手术 局部巨大晚期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心脏形态性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8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中,有38例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P=0.0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34例左心房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左心房伴有左心室增大的患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P=0.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果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的患者中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然而,相对于具体部位的诊断,心脏彩超更敏感;对于有形态改变的患者,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4例作为样本,以37例为一组,将其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延续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延续组患者呼吸(18.59±1.66)次/min、心率(95.28±0.74)次/min、SaO2(98.01±0.43)%、护理后焦虑评分(20.02±1.34)、抑郁评分(19.86±1.11)、疼痛评分(2.15±0.82)、住院时间(11.54±1.18)d、护理满意度1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心脏康复护理中,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心脏外科手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分析。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护理,管理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用药安全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值进行对比。结果管理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用药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用药时,采取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用药 安全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刀刺伤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例心脏刀刺伤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01年01月~2017年08月,所有心脏刀刺伤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所有8例患者中,其中有一例在使用各种抢救措施均无效而导致死亡,其余7例均抢救成功并顺利出院。结论在进行心脏刀刺伤的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救治标准进行治疗,准确掌握和把握就诊时间、诊断时间及抢救措施,提高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效果,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配合,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心脏刀刺伤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老年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麻醉效果的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2例老年心脏病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为布比卡因,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为甲磺酸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痛觉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痛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和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痛觉阻滞的维持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76%,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好。

  • 标签: 罗哌卡因 老年心脏病病人 非心脏手术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