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在肿瘤内科的使用较为普遍,适用于需要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恶性肿瘤患者。笔者近年来肿瘤内科使用PICC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 简介: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由于多数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如因各种原因造成药物外渗.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而且易发生医疗纠纷。据国外学者统计,

  • 标签: 门诊医疗 输注 静脉内/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效果。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5ml+尿激酶25万U,患肢股动脉内加压注射,每日1次,连用10d。结果34例患者治疗后血流通畅16例次,部分再通,血流缓慢12例次,6例次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为82.3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投药和剂量 动脉闭塞性疾病/药物疗法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 标签: 导管 留置/护理
  • 简介:1病历摘要男,36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2a,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2a前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伴心前区不适,短暂休息后即好转,未作任何检查及治疗,发作不频繁,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发作较频繁,较长时间休息稍好转。

  • 标签: 主动脉瓣/畸形 病例报告
  • 简介:为了使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能够在尽早时间内恢复满意功能,避免再植成活后,手的功能恢复不佳,形同废手的不良后果。我科从2009-06-2011-06对380例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教育和护理,获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0例,男220例,女160例,年龄17~

  • 标签: 指损伤/外科学 再植术 手术后护理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冷霜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静脉快滴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观察组局部用磺胺嘧啶银冷霜外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65.oo%),x2==14.58,P〈0.01。结论磺胺嘧啶银冷霜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局部单纯硫酸镁湿热敷。

  • 标签: 甘露醇/副作用 静脉炎/化学诱导/药物疗法 磺胺嘧啶银/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氯化钠溶液与肝素钠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肝素钠和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并对其留置针保留时间、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凝血功能、自发性出血倾向进行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素钠封管堵管率明显低于氯化钠溶液,而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高于氯化钠溶液。结论肝素钠封管不良反应与氯化钠溶液封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优点显著,可以在儿科1~6岁患儿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 盐水 高渗/治疗应用 肝素/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编号分为快速康复护理实验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调查等有效性指标。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少,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胆囊切除术 康复护理